欢迎来到淄博职业学院图书馆!

信息参考2016年第3期(下)

时间: 2016-05-31 10:12:56     来源: 淄博职业学院图书馆 访问次数:
编者按:

516日,《中国青年报》刊载了一篇题为《大学好课“寥寥”》的文章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本期《信息参考》转载了此文并撷取了网络上的部分热议话题,籍抛砖引玉引发我院广大教师对如何上好课进行深入思考并有效行动。另选取了微信公众号“康桥留学”525日的一篇文章《如何在美国大学选到一门好课?》,希望能够引起我们对现有大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点思考。

★ 《大学“好课寥寥”》

★ 《谈到大学“好课寥寥”,我们想到什么?》

★ 《关于大学“好课寥寥”的几点思考》

★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 《如何在美国大学选到一门好课?

《大学“好课寥寥”》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2016051609 版 作者:王景烁 马婧 杜珂 江山

这个时代老师存在的意义:学生在网上可能看到一点、两点,涉猎的整体是比较新颖、个别和孤立的知识,而老师是去弥补这种网络学习的不连续性和不系统性。

学生认为:一堂好课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受益;其次是带给学生的感觉,和蔼可亲,表达准确利索;最后则是课堂的趣味性。

教授认为:讲授一门能收获学生“好评”和“点赞”的课,老师最起码要做到三点:全面掌握这门课的“学问”;切中社会新的脉搏;讲“需要讲的东西”,同时还得“打到点子上”。

“大二的课件,老师现在又拿出来讲一遍。其实好好备一次课也挺省事的。”就读于某985高校新闻学院研究生一年级的章林忍不住在朋友圈“吐了槽”。

从本科“直升”同校同院读研,章林在课堂上邂逅的老师多是熟悉面孔。但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在研一下学期一门与大二名称相近的课上,曾教过章林的老师直接“甩”出了原版课件,他只得硬着头皮又听了一遍。“那些案例早都过时了。”章林说。

在大学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江湖”里,学生对老师的反馈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还可以,一般般”,是最为平常但也勉强及格的答案;“精彩绝伦,学到了很多东西”实属可遇而不可求;而另一种比较普遍的情况是,老师的科研能力和知识水平也许很高,但一讲起课,却遭到学生的频频拍砖——“讲得太烂了”。

很多老师也有这种焦虑。“大学老师如何才能讲好一门课?”这个问题被写在了知乎上,吸引了8400多人关注,最高票数的答案已经达到2.1万个赞。

“你就是个小锁匠,你的工作就是打开一扇门,孩子们自己会选择的:进去晃悠晃悠,或安心坐在门口。”作者梁边妖在这个最高赞同的答案里说道。

讲好课怎么成了老师的噩梦

告别讲台已好几年的april li,在知乎的问题下坦承,她时不时就做噩梦:“学生在梦中严肃地说,老师你讲的我们在网上都查得到,为啥要来上你的课?”

这样“提心吊胆”的经历,不少老师都有过。在大学的课堂上,老师往往面临着多重压力:教务要对自己考核,有了评教系统之后,学生意见权重增加。除了正规“打分”以外,其他“显而易见”的反馈也不少——比如,选课的人是爆满还是寥寥无几;教室空出的位子前排多还是后排多;学生选择抬头听讲还是更愿意齐刷刷地埋头玩手机?

即使在中国的顶尖学府北京大学,肖炎每学期都会遇到这样的老师——几个学期开同一门课,PPT常年不换,照本宣科地朗读,没有太多板书,所出的试题里甚至经常“照搬”往年原题。

每当身临这样的课,肖炎和许多同学一样选择不听讲。

“虽说大学主要靠个人的自觉性,但一个课讲得好又能教给学生生活技巧和生活体验的老师更重要。”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的本科生林曦表示。吉林大学政治学专业的研究生陈哲也说,“很多课程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老师的魅力和情怀”。

“课越来越难讲反映的是老师的一种心态,因为现在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副院长王济军,目前还在坚持做一线教师,在给学生讲授新闻摄影课程的这些年,他体会到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变化。

学生喜欢的好课首先是老师有魅力

王济军认为,在这个时代老师存在的意义是:学生在网上可能看到一点、两点,涉猎的多是比较新颖、个别和孤立的知识。而老师去弥补这种网络学习的不连续性和不系统性。

“老师要通过穿针引线,把学生那儿的‘珍珠’系统化地整合起来。”王济军说。

在教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征看来,“成为优秀的思政课教师,的确很不容易,综合素质要非常高。”

多数的思政课理论条目多,教学起来相对僵化,课程本身就给李征带来不小的挑战。她记得,有一天,同学们甚至为此和她争执起来:他们不喜欢马克思恩格斯,讨厌书本上各种僵硬的理论,“他们起劲地商量如何运用各种方法来对付这门‘无聊’的课程”。

有同学甚至对她说:“若不是看老师的面子,我们早就像其他班那样爱去不去了。”但李征却无法为这种“特别的面子”高兴。“这一刻我突然明白,光动之以情是不够的,还必须晓之以理。”

为了这个“理”,李征开始告诉学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不“高高在上”,不是心中只揣着“阶级斗争”和“人类解放”。她讲到了马克思下跳棋,恩格斯会马术,讲到他们的文艺品位等等。

“如果我们能从简单化的脸谱转向丰富生动的历史面庞,就会使革命导师及其科学理论走下神坛,走进我们的生活。”李征说。

目前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读博五的蒋梦颖,与大学课堂“打交道”已经快10个年头了。在学校,她最怕的就是“课本身没意思,老师又讲得昏昏欲睡”。

但求学这几年,蒋梦颖还是遇见了几位好老师。本科时,一个教“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老师让她对这门课的态度“反转”。“本来以为自己不感兴趣,但这个老师说话特别犀利、特别逗,只要老师讲得好我还是乐意去上的。”

蒋梦颖对“好课”还有更多的认知:“当然不是每门课都能追求趣味性的,我大学时高等数学的老师都挺棒的,那类课谁也不会说有意思,但是不排除它是一门好课。”

蒋梦颖觉得,对大学老师而言,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受益;其次是带给学生的感觉,和蔼可亲,表达准确利索;最后则是趣味性。

让肖炎念念不忘的,则是大二上学期选修的一门新制度经济学。这门课的授课老师是中国顶尖的经济学家周其仁,在课上,周其仁总是不断启发学生“问出点儿名堂来”。

周其仁要求学生课下把自己思考的问题发邮件给他。每周,他都会挑出最有意思的几封,邀请发送者共进午餐。

肖炎第一次被选中参加这个大名鼎鼎的“学术午餐”时,激动而惶恐地发了一个朋友圈:“我要和周老师一起吃饭啦。”当如约坐在周其仁身边时,肖炎的心立马落地了。“周老师很亲切,文章他都很认真地看了,他会把你写的内容大致跟其他几位同学介绍,让大家一起参与讨论。”这顿“学术午餐”,通常会吃34个小时。

肖炎发现,周其仁每学期都会更新讲课的内容,有时候还会推翻去年讲的东西。“周老师衣着很整洁,从细节上就能让人感受到一个优秀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可遇不可求?

现在的许多大学,课堂都有着不小的容量,甚至,三四百人同时就坐的大课也并不“新鲜”。

一个好的大学课堂应该是什么样子?首先,人数不能“超负荷”。“如果让我回忆最喜欢的课,我最先想到的是你能参与其中的,只是老师在上面讲、我在下面听的课,我一定回忆不到。”蒋梦颖说。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庄永志,现在开设了“非虚构写作训练”的课程。最初,他只想招10名学生,后来选课的人数“翻了倍”。他只好在课上明确地告诉同学:“想写长作品的可以选,如果只是为了分数,最好别选。”

“一门优秀的课首先是能够让所有人参与,寓教于乐更佳。”林曦表示,在她曾经选修的一门志愿服务类的课上,每次老师都会设计小游戏,“看似普通的游戏,其实都有对应的点。”

王济军进一步提出,“好的课应该是教学相长的课”。同时带两个新闻班的摄影课,王济军看着学生们上交的片子,好几次都不禁想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故事,也受到了很多新的触动。“学生们是在用心观察,很多被我忽略的东西,在他们的片子里能看到,这对我也是一种启发。”

为什么好课总是寥寥

在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阮齐林看来,讲授一门能收获学生“好评”和“点赞”的课程,老师最起码要做到三点:全面掌握这门课的“学问”;切中社会新的脉搏;讲“需要讲的东西”,同时还得“打到点子上”。

对于大学老师而言,教学和科研是绕不开的话题。这也就产生了部分人的“尴尬”——“教学好的老师可能科研不太强,科研强的老师有些真讲起了课又不太像回事儿”。

个性签名为“非典型大学老师”的常子冠在知乎上表示,自己更愿意把时间花在琢磨教学上。“应该说,课堂上获得的成就感绝不是拿什么比赛的奖,发表几篇没人看的论文能相提并论的。”

但这个让他能产生成就感的课堂,也存在着一些烦恼。相比于科研成果能为评职称和年终考核加分,这个教学的产出却总是“看不见摸不着”,无法具象化,“能量化的只有时间,把课时数填在年终总结里而已。”

复旦大学哲学系青年讲师郁喆隽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科研压力迫使青年教师在时间分配上以科研为先,“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每年都必须申报研究项目,在国内高校普遍‘重研轻教’的背景下,青年教师着力课堂教学缺乏制度性的保障。”

“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大环境中,偶尔会有单兵作战的孤独。尽管不是刻意为之,但仍感觉自己就是那只‘特立独行’的猪。”常子冠在知乎上这样写道。

《谈到大学“好课寥寥”,我们想到什么?》

信息来源:荆楚网 2016519日 作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姜玲

要是我们只限于梦想,那么谁来使生活成为美丽的呢?

“你说,我们上大学是为了什么?每天重复着这样枯燥的课程,日复一日,激情都被磨褪。”同桌忽然在课上扭头问我。我愣住,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

正在这时,手机亮了,推送了一则来自《中国青年报》516日的消息《大学“好课寥寥”》。文中说道,现如今,中国大学生感叹大学“好课寥寥”。一方面,老师们常年案例都不更新,PPT也不换,真正让学生们感到精彩绝伦、颇有收获的,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课程,现在越来越少了。另一方面,现今大学对于教师的考核制度重科研轻教学,同时大学课程设置上很多时候几百人的大课削弱了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

诚然,作为学生我不得不承认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但是,问题并不仅仅在于教师,还在于大学和学生。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一方面,随着高考的离去,大学生阶段性的达成了他们高中时代的目标,与繁重忙碌和管束性强的高中课业不同的是,大学更多的是一种自主学习。于是,在历经磨难的进入大学以后,部分学生们对忽然到来的放松和少管束的不适应,使他们开始由放松进一步的发展为放纵,于是逃课成了常态,课堂上的出勤率越发的低,进而导致教师教学兴致缺缺,教学变成了单纯的应付差事。这样的课堂能成为好课么?答案显而易见。

另一方面,除了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则是大学制度本身的问题。课程的设置缺少灵活性和自主性,虽然有所谓的选课存在,但是很大程度上,可选课程都是一些通选课,而且所占比重小,仅仅只有一两门课,更多的就是一些所谓的思想基础课。像毛概,马原这样的课,对于文科生来说,高中时期文综天天见,而大学却又重复进行,甚至很大程度上,教师也只是单纯的ppt阅读者,其意义到底何在?理想的大学应该是除了专业课以外的课程都可以自助选择,文科生也可以选相对理科的课程,来丰富自身知识,而理科生也可以选择文科课程,来提高自身的文学底蕴。大学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以及《大学“好课寥寥”》中提到的大学对于教师审核重科研而非教学,也是导致“好课寥寥”的重要原因。

想要真正解决“好课寥寥”的问题,除了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和魅力之外,更多的则重在改革大学制度和提升学生课程兴趣。然而,制度的变革是一个缓慢且难以立见成效的过程,作为一名学生,大学好课增多是我们的一个梦想,而我们不应仅限于梦和想,与其期盼学校外部方面的改革,如何提高我们自身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度才是我们能够让梦想变为现实的方法。

那么,谈到大学“好课寥寥”,你想到了什么?

《关于大学“好课寥寥”的几点思考》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 2016518日 作者:张涨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不少大学生感叹,如今大学里“好课寥寥”。有的老师案例都不更新,PPT也不换。真正让学生们感到精彩绝伦、颇有收获的课程,现在越来越少了。

“好课寥寥”的说法,近年来确实屡屡听到大学生群体提起。但在我看来,这个说法可能不够准确——评价一门课“好”还是“不好”,不能单以学生的直观感受来评价。至于PPT换不换,各门课程都有自身特性,很多经典课程保持讲义的稳定反而是理所应当的。学生们之所以吐槽,更准确地说,应是如今学生越来越难以被老师和课堂吸引了,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首先必须认清,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已发生了改变,眼下大学生学习的渠道不再局限在教室里。在有了比较和竞争后,大学生感叹大学里“好课寥寥”,更多是在与其他教育渠道上的课程进行对比而得出的结论,比如培训机构、网络课堂、视频网站上的名师讲座等等。如今,网易公开课、慕课、coursera等在线教育日益受到学生欢迎,相当于给大学生的学习打开了更多大门,只要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在,甚至没有必要过分担心,反而该为他们拥有更开放的学习视野而感到高兴。但站在学校的角度,理应有更强的危机感。

其次,是一些大学课程自身存在问题,尤其表现在与社会现实脱节,更新速度太慢。学生缺少学习热情吗?看看新东方里现代版的“头悬梁锥刺股”,恐怕很难说今天的大学生比前辈“懒惰”。只不过是学生们意识到,很多在大学里学习的知识已经过时,学了也没用,于是拿玩手机、逃课作消极抵抗。这一方面有老师主观上的原因,比如备课松懈、缺乏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等等,但也有客观上的原因——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大学老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也许已经落在了时代后面。比如如今学生们感兴趣的创新创业、动漫二次元、无人机、新媒体等,大学老师未必比学生更了解。面对这种情况,大学应当对部分课程调整教育方向,将传统的课程设计融合进最新的社会实践当中,以提升课程的实用性和时效性。

但话说回来,“受学生欢迎的课”并不完全等于“好课”,大学课程在升级更新的过程中,也不能矫枉过正一味去迎合学生兴趣。有鉴于此,高校在打造“好课”的过程中、学生在追逐“好课”的时候,都应保持一个清醒的态度。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信息来源:微信公众号-新学校研究院 2016520日 作者:魏勇

好课的标准有哪些?我认为,好课应以学生为中心,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同时又是有边界的。

一、好课以学生为中心

我们以往打造优质课,往往是利用教研组的力量集体备课,反复打磨、切磋、演示,然后下面教研组的老师听课、挑刺,这个地方要改一改,那个地方增加一点,最终整个流程成熟之后,就拿出去了。

此时授课老师就有优势了。我见过的很多优质课老师,他们自己对那个文本或者那段历史并没有特别深刻的理解,但是在教学组同仁的帮助下,设计了一个比较好的课件、一个好的教案,然后凭借他表演的才能把这个课很完美地展示出来了。往往这种课还能够在目前的优质课比赛中获大奖。

那么,这种课的设计究竟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理念呢?我觉得是着重表现教师对文本的理解,表现教师的基本素质,但是这个课里面缺少学生,学生成了教师手下的道具,学生存在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配合教师,就好像学生是群众演员,教师是主角。

究竟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得到什么?2005年成都的一个优质课评比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那次优质课评比采取了一种新颖的形式。三位上课老师都是全国的名师,课后,学生留下来和听课的老师一起评课,结果学生的看法和听课老师的看法大相径庭。老师们觉得课很好,体现出名师的专业素养很高——这个细节过渡得很好,那个地方挖掘得很好。但是学生不买账,学生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这个老师态度很亲切,很和蔼,仅此而已,他们并没有从老师上课的过程中获得东西。

当时,我的课堂观是那种老师自我展示的理念,恨不得一整堂课把自己对历史自以为独到、深刻的见解都讲出来,不但感染学生,还要顺便感染老师。但学生的评价却让我感触很深。我们理论上是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但实际上,我们上课的时候还是非常强调老师的强势地位,往往还是目中无人。

在老师很精心设置的课堂里面,为什么学生感受最多的是老师的教态或者老师的口才,而不是思想和认识上的收获呢?我们都当过学生,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想一想,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才有收获?事实上,只有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愿意和老师一起进行一场精神上的历险时,老师才能够真正地走入学生的心灵,否则,学生跟老师对话只是为了迎合老师。正如法国作家安东尼• 德 • 圣-埃克苏佩里所说,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鼓励人们去伐木、去分配工作、去发号施令。你应该做的是,教会人们去渴望大海的宽广无边和高深莫测。

优质课评选时学生大都聪明、体贴,平时不怎么专心的学生可能在那个时候都很专心。此时,他是消极的、被动的,他是在揣摩我们老师上课的意图,而这个问题他是否感兴趣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老师需要他回答什么,他怎么回答才能够出彩。因此,他有一种压抑感、紧张感。

我们作为成年人可以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在这样的课堂里如果你是学生,始终有一种下意识的紧张感,生怕出丑,那你能够从这样的课堂里面获得多少东西呢?这样的课再好,恐怕也只是盆景,剪裁得再精致也没有生命的气息,缺乏野生植物的那种活力。

人只有在松弛、自由的状态下才能产生灵感和思想的火花。怎么才能让学生有松弛、自由的状态呢?课堂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为中心,一切为顺应学生的成长而设置。只有学生感觉到了自己是课堂的主人,他们才会放松下来。主人是不紧张的,只有客人才紧张。

所以,好课的第一个标准是,以学生为中心,尤其以学生的学科素养发展为中心。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学生状态自然松弛,才能够讲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才能够在原有基础上,生成新的知识、兴趣、见解以及情怀。

要做到这一点,课堂必须有适量的不确定性、异常性,甚至我们允许它有一定的无效性。所谓高效课堂,并不是说从头到尾都是干货,如果让学生的脑袋一刻也不闲着,一直在高速运转,学生的收获反而不大,学生可能难以消化。为什么课堂需要老师重复一些内容甚至留白,就是要放慢节奏,让学生有时间反刍知识;为什么课堂中出现的幽默能带来更好的效果,因为幽默的时段里虽然并无干货,但却给了学生一个愉悦的环境,使学生有好心情来接受干货或者思考干货;为什么课堂里有一些无效的环节和内容是必要的,因为这跟生活中的真实情形一样,这有助于学生将生活中形成的聪明才智用于学术。

现在的课堂有一个隐蔽而巨大的误区,那就是将生活与学术完全隔绝,学生在现实中形成的聪明才智无法用在学术思考中。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把上课搞得过于严肃,过于高大上,仿佛课堂是教堂,讲的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情。也就是说,课堂不够生活化,从而妨碍了学生的生活频道被打开。

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总想让每一堂课都实现最大的容量,都实现最有效率的利用,就好像在一块土地上我们要把它全都种上粮食,不要一根草,不要一点其他的杂物,恨不能24小时都给它施肥。这样做最后的结果,不是丰收,而是烧苗。

二、好课有一定的模糊性

好课有一定的模糊性,这个模糊性指的是课堂流程粗线条,并不是指知识和逻辑模糊,更不是否认老师备课的作用。老师上课必须得备课,必须得对他的课有自己的理解和设计,但是不能够精确到在哪个地方做什么表情,在哪个地方要停顿。我们应该关注在课堂上和学生对话时自然生成的一些话题,捕捉其中的一些学生智慧的闪光点,进而展开。也许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是出乎老师意料的,不在设计教案和备课当中,而那个话题、那个回答也许比我们老师事先准备、事先理解的东西更有价值。但有的老师就把这个问题淡化了,然后导向自己事先预设的那个情景或者结论。好的老师在这个时候是怎么处理的呢?好老师可以放弃自己事先的理解,顺着学生提出的很重要的、有价值的话题展开。

这样,学生的精神才会真正地生长。所以,好课还有一个标准,就是教师能够迅速地捕捉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成思想的碰撞,达到认知的升华。

三、好课有一定的开放性

好课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师生均随时准备接受他人合理的观点,修正、完善对问题的认识;二是指能够打破学科界限,例如,语文课中可以有音乐、地理、物理、化学等各学科知识相互渗透,自然融合。

例如,美国老师在教物理学科中的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及速度的向量分解、摩擦力测算等知识时,设计出调查车祸中车辆是否超速的实践问题,进而将之具体化为三项任务:第一,车祸中的两个车主被控超速,每个小组要作为一个律师团队向法官证明他们超速或不超速,证明时需要使用数字、图表、演示等手段。第二,地方新闻频道不间断地报道这起车祸。学生扮演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地方台的记者、物理学专家或其他角色解释事故的细节,要使用视觉图像以帮助说明其中的物理现象。第三,给美国联合通讯社写一篇文章,详细报道这次事故,其中要有证据显示的物理事实,并使用图表。这些任务都是相关行业的实践任务,学生既需要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掌握将这些知识灵活运用于具体情境的能力,同时需要了解和运用一点相关行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法庭辩论的知识技能、新闻报道的写作技能等,这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又如,《美国语文》中有篇课文叫《“有趣的故事”》,讲的是终止奴隶贸易的故事。教学要求有以下几条:“利用图书馆资源收集奴隶贸易的事实。组织你的信息,最好画一张地图表明奴隶贸易的路线、日期和其他关键细节。”这跟历史有关。设计电影海报,“要求设计一个好莱坞版《有趣的故事》的海报。”这跟美术和平面设计有关。写一篇社论,“想象你是一名1789年的美国报社记者,当时艾库维阿诺的《有趣的故事》刚刚上市。作为一名主张废除奴隶制的废奴主义者,请你写一篇社论作为对该书的反响。”这跟论证式写作有关。一堂语文课可以自然地把历史、科学、艺术等教育结合起来,这才是好课。

有些时候,我们受制于专业性,主动画地为牢,使知识支离破碎,在狭隘的专业圈子里转来转去,找不到出路。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没有专业意识,只有问题意识,只要能解决问题,能满足好奇心,他们很多知识都愿意学。因此,重要的是调动并满足学生思考的欲望,而非强调老师所谓的专业性。

语文教育界有种观点,叫作“让语文回到语文,为语文而语文”,这有排斥其他学科进入语文的意思。我觉得这种课堂是可疑的,最多只能够把我们的学生训练得表达清晰、层次清楚、中心思想正确。但他的表达没有特色,没有见地。什么是见地?是积累的结果,你都不让学生见识语文以外的东西,他怎么能在语文课堂中表现出见地呢?

为了训练表达而训练表达不是好办法,而应让学生先有思考的素材,这素材可以来自任何学科,思有所得,然后才有表达的欲望,才有好的表达。如果一个人对一幅画或一段音乐没有感觉,无动于衷,他能够表达出很精彩的东西吗?

中国现在的文科教育的现状是狭隘的,这是客观存在的,但并不等于是合理的。一个“优秀”的历史老师可以把虚假的史实讲得活灵活现,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有本事可以把一篇文章,无论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都讲得非常生动。比如,峻青的《秋色赋》、杨朔的《荔枝蜜》,许多老师都可以讲得花团锦簇一般。

实际上,这些文本很少经过我们的思考,如果老师缺乏历史视角和历史思考,就可能将红肿之处看作艳如桃花。《秋色赋》写于20世纪60年代初,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然而文本里面到处是丰收景象。然后,我们的语文老师在阐释文本的时候,便淋漓尽致地把所谓的美、风格、诗意发挥到一种很高的程度。但是,那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年代吗?

如果我们没有思考,没有了解这个历史背景,我们怎么可能把这堂课、这个文本真正地解读好?对于有的文本是建构性解读,对于有的文本则是解构性解读。好的文本,我们要建构,帮助它、挖掘它;不好的文本,要么不学,要么从解构的角度来学。

所以,好的课堂不会局限于学科,而是根据教学需要,自然地引入其他学科信息和知识。或者说在老师的心目中根本就没有语文课或是历史课,眼前只有这段史料或者一篇课文,需要音乐就让音乐进来,需要历史就阐释历史,需要物理就让物理进来,需要什么就拿什么进来。

四、好课是有边界的

好的课堂是开放的,即对文本的解读是开放的,最后的历史结论也是开放的,同时好的课堂又是有边界的。

俗话说,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体现了解读的多元性,但是这个多元性不等于解读没有边界或者可以随意解读。我们在解读的时候需要逻辑,需要将解释严格化。比如,海子的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我们语文老师在讲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往往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劈柴、喂马都是常人的生活,很简单,为什么海子要从明天开始而不是从今天开始,或者是从后天开始?对海子这首诗歌的解读,我们就必须结合作者的生平及作者的价值取向来看。

1989年,海子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他为什么自杀?他对生活持什么信念?自杀和他的诗歌、和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什么关系?我们在分析这些问题的时候要讲究逻辑性,要将我们的解释严格化。

为什么是从明天开始而不是从今天开始?因为海子本人是一个虚无感很强的人,他与我们生活的这个世俗世界格格不入,他觉得现实的世界实际上对他而言是荒诞的世界,而他自身的世界无法与现实的世界接轨。

这种折磨、这种焦虑让他痛苦了很长时间,他很想做一个幸福的人,他千百次地下决心,要做一个平常人,想避免自己的精神被撕裂,想解除自己的痛苦。他知道这样可能会令自己发疯,所以他说要从明天开始。

这就像一个染上了毒瘾的人,下定决心要戒毒,但每次下决心都不能马上就戒了,每次都对自己说从明天开始。因此这个“从明天起”,实际上表达了海子对生活的一种绝望,而不是一种对美好未来的一种追求。

有人认为诗句表达了海子对平凡生活的向往,我觉得不能这样理解。如果他真的有这样的想法,那他就不用自杀了。我们看他的诗歌,他表现得更多的是一种虚无,而不是沉醉在现实生活的幸福中。

把这些东西联系起来才能够对他进行一种解读,这样我们的解释才相对严肃。当然,我这个解释不一定是最贴切的,但是这个解释是有内在逻辑的。对文本的解读,应该既遵循其内在逻辑,又能够在开放的前提下得出一个比较严格的解释,这样,才能在解读中建构一节美好的课堂。

对历史课而言,课堂的边界指的是对事实、证据和逻辑的坚守,离开了这些东西的言论,不是新颖,而是胡说八道。(文章选自魏勇著《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4月出版)

《如何在美国大学选到一门好课?

信息来源:微信公众号-康桥留学 2016525

最近,参加了我们Go Campus项目的学生在近期将陆续收到美国大学给出的奖学金报告,在收到奖学金报告之后,同学将要选择其中两所大学进行报读,然后就要等学校给出OfferI-20了。那么我们同学收到Offer之后是不是就没什么事情要做了呢?其实同学们还需要做一件事:选课准备。

可能同学们会觉得选课很简单啊,登陆学校选课系统,点击就可以啦。这之中似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那你就错了!美国大学的选课绝对是一门技术活儿,特别是我们大一新生的第一学期的选课,学生刚刚到美国,面对周围陌生的环境,学习和生活都需要一定的适应期,如果选课没有选好,很容易直接影响到能否顺利毕业!

下面让小编带大家来看看我们新生应该怎么选课吧!

1.美国大学的课程分类有哪些?

美国大学的课程一般有四类:全校必修课(也叫核心课程)、全校自选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及补充课。

这里需要单独解释一下补充课,在美国大学中,都有明确的毕业学分,一般是120个学分左右,专业必修课加学校必修课的学分,不一定就是可以毕业的学分,还要再上几门别的课,一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学校提供的课程进行选择学习,以达到毕业的学分要求。还有些同学会利用补充课的机会,再修一个副修专业。

2.如何选好课

当同学去到美国后,都会参加Orientation,会有机会去见你的课程顾问,他们会为大家提供选课的咨询和建议,但是不要100%听从他们的建议,建议同学们自己提前研究一下选课的事宜。这里会有人问: 课程顾问是美国大学里的老师,他们的建议应该是非常专业的,为什么不能100%听从课程顾问的建议呢?那是因为大部分课程顾问为了让学生在毕业时能够满足全校必修课和自选课的要求,他们会推荐大一学生广泛选课,比如:文、史、数学、科学以及专业课中各选一项来增强大一学习的广泛性。

这样的选课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对于刚刚到美国开始学习的中国学生来说,实际上是增加了负担——刚刚到美国的大一新生往往要面对很多问题,比如语言环境的不适应、课程模式的不适应、人际圈的建立需要时间、丰富的社团活动需要参加等等,如果选择课程的面涉猎太广,学生很容易因为不适应而造成学业困难,甚至进入瓶颈。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选课呢?

1不要贪多,贪快

新生选课前,需要给自己做个计划,现在就可以开始去学生系统里查一下毕业学分及课程情况的信息,然后开始着手做计划——每学期大概修多少个学分,修什么样的课程,不要一味想着多修学分可以缩短毕业时间,或者不要造成前两年课程选的少,给后面的压力太大的局面,合理安排最重要。

2慎选高难度文史类课程

在美国文史学科需要较大的阅读量,并非像中国的学校那样,文史一般只靠“死记硬背”,即使我们同学英语能力不错,中国的学生想要完成大量的阅读资料以及正确抒发表达自己的见解也是稍显困难的,很容易造成GPA偏低,不但会影响学生整体的GPA,还会对今后的留学造成心理影响。

3优先选择商科or数理

商科课程相对于化学,生物乃至心理学等专业课程来说,我们国内学生接受能力相对较强,相对容易理解课程的内容。而即使学生在中国国内是文科生,也不要畏惧数学、计算机等基础课程,中国的文科生应对大学一年级的数学、计算机等理科基础课程一般都没有太大压力,比较容易能获得较高的GPA

4把握好试听课

对于大部分美国高校来说,每个学期开始的前两周是选课试听周,学生可以随意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听讲,但不一定要选择这门课,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建议在试听课之前,做好相关准备,认真阅读和研究课程的大纲及内容,有一个良好的准备,更能帮你分辨是否要选择这门课程。

5利用好drop的机会

如果真的在选课上由于经验不足而吃亏了,你还有最后的补救机会——Drop Course。一般学校会有一个Drop的日期,如果学生上了课程后,对课程不感兴趣,或者感到课程难度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或者是其他因素,可选择在学校规定的日期内drop courseDrop Course一般不会在成绩单上显示,并且那门课程的费用还有机会全额退款。与Drop类似,还有一种叫做“Withdraw Course”,即“撤销课程”,通常是在drop course规定的期限之后,学期结束之前,也有的学校会规定必须在完成课程进度的特定百分比之后才能撤销,一般会在课程会在成绩单上标注“W”,这种一般就会对学生产生不太好的影响了。

1.注意学分

美国对学生每学期修的学分数量是有一定要求的,一般每学期修够12个学分才算是Full-Time 学生,持F1签证的学生要尤其注意这一点,如果Drop课程后少于12学分,可以找Advisor寻求帮助,看是否可以添加课程来弥补,或者看学校能否出文件来继续保持F1的学生身份;如果Withdraw课程太多,很可能F1的学生身份就不保了。

2.注意课程代码

很多学生在选课时会发现,同样的课程会出现好几次。这样的情况下,你就需要看清楚课程代码了。比如,同样是Mathematics课程,课程代码可能会有101,201,301这样区分,一般来说,101是最基础的,难度依次加大。这里就要注意一点,要看清楚你的毕业要求里的Mathematics课程是哪个课程代码的,如果毕业要求为301,而你只修了101,将会导致无法如期顺利毕业。

3.根据自身生理情况安排课表

看到这条许多同学可能会觉得很搞笑,但是也确实是十分需要注意的。美国大学的选课是比较自由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安排选课,所以,请尊重你自己的习惯,在可选择的情况下,如果你不能早起,就尽量别选早上的课程;你白天精力充沛,就尽量不要选择晚上的课程,除非你想挑战自我的新境界,但是多数时候你会发现:这种挑战是不明智的。

4.选个好教授

在美国大学里面,一般每门课都会有几个教授供学生选择,每个教授的喜好和习惯都不尽相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授非常重要。学生可以查询系统中的教授评论,可以向学校师兄师姐们询问等等,如果你想选择的课程只剩下评论很差的教授的课程可以选,如果不是本学期必须要上的课程,建议可以换其他课程,下个学期再选择,这样的迂回战术,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5.切忌跟风选课

有些学生会有“从众心理”,看到大家选什么课,就跟风去选。小编在此强调:一定要针对自身的情况和实际的情况来选课,千万不要跟风。

6.不要急着选与专业相关的课程

在美国,一般的大学在大一大二期间都是上基础课General course,到了大三才开始修专业课的。你可以用两年的时间来决定你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提前选太多专业课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万一你这两年的兴趣从历史变成了计算机,那么之前如果修了太多有关历史的专业课程,对于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要求肯定是不够的。

7.多跟课程顾问沟通

之前说了不要100%听从课程顾问的选课建议,但是不代表完全反对课程顾问所给出的建议。美国大学相对比较自由的环境,你有任何选课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和课程顾问沟通商讨,熟悉之后你会发现,也许课程顾问能给你的帮助,远远多于选课。

8.宜使用二手课本

在美国,书本的费用是很贵的,学生可以在选课后,根据课程信息和教材要求,淘一些二手书,不仅会省下一大笔的费用而且很环保。


关键词:信息参考2016年第3期(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