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淄博职业学院图书馆!

信息参考2016年第2期(下)

时间: 2016-04-29 11:29:48     来源: 淄博职业学院图书馆 访问次数:
编者按:

青年一词在世界各国不同社会中的定义是不同的,并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停变幻而变。根据世卫组织确定新的年龄分段,青年人的年龄上限已经提高到44岁。

至今年,1990年出生的人也有26岁了。90后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先验者。由于国家计生政策的影响,90后普遍为独生子女。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90后的思想与理念与老一辈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在这批90后国民中,95后以年轻、活跃、勇于接受新鲜事物的态度,被大众定义为“玩得酷靠得住”的一代。“玩得酷靠得住”的性格标签也逐渐成为90后这一代人共同的先锋宣言。

值此“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信息参考》将连续推出两期有关青年与人生的话题,敬请关注。

怎样实现自我激励?

请尊重老师管教学生的权力

这一代年轻人的成长,是不是真出了问题

对于90后而言,集体意味着什么

90后,孤独的一代?

和国外同学比 我一点也不特立独行

我不漂亮不富裕却有着好人缘

《怎样实现自我激励?》

信息来源:微信公众号 青春武铁 2016423

生活中,你志向高远,可总三分钟热度?或许,你不缺追梦勇气,缺的是激励自己的方法。

1.目标合理:开始新项目时,我们会非常兴奋,但用不了多久,就因为能力、时间等因素的限制,热情衰退。因此,在一开始时,不要什么都想做。只做你想做的事的50%70%。学会合理调控能量,才可以走得更远。

2.把目标贴在看得到的地方:把目标贴在看得到的地方。比如,设成电脑桌面、贴在办公桌上,使你专注于目标。因为专注能够长期激励你。

3.迈出第一步:不要想目标有多难,告诉自己:你必须要开始做。畏首畏尾,止步不前,只会一事无成。一旦你开始去做,其实它并不像你想象得那么难。

4.记录进步:无论如何,都要追踪你的目标。可以用图表记录当天活动,做到的画勾,没做到的画叉。刚开始,图表中可能有些叉,不要让它阻碍你前进,努力用对勾来取代吧。

5.把目标变成乐趣:有时候,我们不想去完成一件事,是因为对它毫无兴趣。所以,试着找到一个办法,让要做的事情变得有意思,把你要达成目标的努力变成一种乐趣,你就会开始期待它。

6.分成小目标:有时太大的目标,会让人觉得喘不过气来,几周之后,可能就会失去动力。对一个单独的目标保持长时间的激情和动力是很难的。解决办法:设置持续的小目标。

7.找个志向相同的伙伴:要想长期保持被激励的状态是很难的,如果你可以找到一个同样需要动力的人,比如你的亲人、朋友,不论他们要坚持的目标是什么,你没必要和他们完全一致,都可以相互鼓励、督促。

8.耐心一点:很多人的问题在于,总是期待一个速成的结果。当你考虑你的目标时,想得长远一些。如果你没有很快地看到你想要的结果,不要放弃,给它一些时间。同时,对于你现在的进步感到高兴,对于你坚持目标感到高兴。如果你给它时间,目标总是会实现。

9.每天鼓励自己:鼓励是最好的动力,每天都要寻找鼓励,它能帮助你保持动力达成长久目标。鼓励的资源可以是:网上的案例、朋友和家庭、杂志、名言、音乐、照片,和你遇见的人。

10.经常奖励自己:每一个小目标都应对应一个奖励。把小目标列出,在旁边写一个合适奖励。奖励的大小要和目标大小成比例。奖励不会破坏你的目标,而会让你更愿意行动。

11.写下努力的理由:了解你的理由,多思考它们,然后写下来。如果你有挚爱,你正在为他们而实现目标,比起为了自己兴趣,这个理由更有力量。因此,写下一些真正希望发生的事,这会让你更有动力。

12.每天想象你的目标:闭上眼睛,仔细地想象你成功的样子。尽量形成一幅清晰的画面,关键是经常想象,每天至少几分钟。这是保持长时间激励的方法。

13.远离消极的关系:你所交往的人会影响你的生活。结交那些乐观的、希望你快乐和成功的人,他们对生活的热情会具有感染力,让你看到更多希望。

14.迎接恐惧:世上最秘而不宣的秘密是,战胜恐惧后迎来的是某种安全有益的东西。哪怕克服的是小小的恐惧,也会增强你创造生活的信心。如果一味想避开恐惧,它们会穷追不舍。

15.加强排练:先“排演”一场比你要面对的更复杂的战斗。如果手上有棘手活而自己又犹豫不决,不妨挑件更难的事先做。成功的真谛是:对自己越苛刻,生活对你越宽容。

16.敢于竞争:竞争给了我们宝贵的经验,无论你多么出色,总会人外有人。所以你需要学会谦虚。努力胜过别人,能使自己更深地认识自己。要明白最终超过别人远没有超越自己更重要。

17.内省:大多数人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印象来看自己,尤其正面反馈。但是,仅凭别人的一面之辞,会面临严重束缚自己的危险。把这些溢美之词当作生活中的点缀,人生的棋局应该由自己来掌握。

18.敢于犯错:有时候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做好一件事,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情放在一边。不要这样!如果有些事你知道需要做却又提不起劲,尽管去做,不怕犯错。一旦做起来了就会发现乐在其中。

19.不要怕拒绝:你的要求落空时,把这种拒绝当作一个问题:“自己能不能更多一点创意呢?”不要听见不字就打退堂鼓,应该让这种拒绝激励你更大的创造力。

20.把握好情绪:人开心的时候,体内就会发生奇妙的变化,从而获得阵阵新生的动力和力量。令你开心的事不在别处,就在你身上。找出自身的情绪高涨期用来不断激励自己。

21做出公共承诺,全力以赴

这招总是可以获得成功。在微博、朋友圈里,或者对自己的亲友说:我要实现什么目标,并设定预期时间,然后全力以赴实现它。这可以让大家监督自己。(原文来自人民日报)

《请尊重老师管教学生的权力》

作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0427 02 版 作者:储殷

把老师当作服务业者,以某种顾客就是上帝的理念来构建师生关系,会严重消解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秩序与权威,从而在根本上瓦解教学中的指导与服从。

近段时间以来,某地学生在考场群殴老师,老师被逼还手的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令人不解的是,有关部门对这起事件的处理结果,居然是组织师生相互道歉,勒令老师深刻检讨。坦率而言,这个貌似一碗水端平的处理意见,忽视了基本的是非黑白,把教师最起码的职业尊严和了稀泥,而且无视教育的基本规律,用消费者与服务者的关系去理解教育中的师生关系,这对教育的损害也许比单纯的侵犯教师权益更令人担忧。

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中,以平权的观念去理解、构建师生关系成为某种普遍的共识。但是,师生人格上的平等,并不意味着教育中的师生具有平等的权力。某种意义上,教育从来不是平等的,尤其是对于未成年人的教育,师生之间实际上存在着监护与被监护的关系。虽然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是在监护与被监护的关系上,却并非是平等的。教师基于被监护对象的利益,可以行使对于监护对象的管教权力。这种权力不仅是正当的,而且是必需的。这是因为未成年人由于其理智、身心发育不成熟,而经常无法正确识别自己的利益。放纵未成年人的任性,实际上将对未成年人的成长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老师对于学生的严厉管教不仅是行使权力,而且是责任所在。一位面对熊孩子唯唯诺诺的老师,绝不是一位称职的老师。把老师当作服务业者,以某种顾客就是上帝的理念来构建师生关系,会严重消解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秩序与权威,从而在根本上瓦解教学中的指导与服从。

长期以来,一部分的人出于对西方教育的一知半解,对中国的教育以及中国的教育工作者,进行了不切实际的批评。教师对于学生的严厉管教,被当做一种绝对不可以接受的侵犯人权、伤害孩子的行为。这种看法不仅忽视了西方精英学校里普遍存在的对学生的严厉惩罚,而且也忽略了亚洲日、韩等国家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

处罚从来都是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方面,在人类理智不足的未成年阶段,欲望、任性乃至某些先天的反社会倾向,难以通过说服与教育来快速戒除,必要的处罚恰恰是帮助学生克服反社会倾向与自我放纵的必备环节。那些把每个孩子都当做天真幼稚的天使的看法是令人钦佩的,但是这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总有一部分的孩子顽劣不堪,甚至品行不端,不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处罚不仅是不负责任,而且会放任他们去伤害其他的孩子。另一方面,规训与处罚本身也是树立教师权威、建立良性教学秩序的必需要素。爱心、耐心是需要时间、需要资源的,老师要对大多数学生负责,要对正常的教学秩序负责,他们的精力是有限的,他们不是圣母而只是普通人。不是所有老师都能达到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夫子水准,你不能要求老师如同家仆对待少主一样去哄着那些熊孩子。

当下的教育中,有一种倾向,即老师不再是监护人,而异化成为了服务员,甚至是被打骂、羞辱的服务员。教育改革提倡素质教育、爱的教育,但是,面对那些为所欲为的学生,老师该怎么办?我们必须去思考,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中国教育?师生之间,究竟应该是怎样一种关系? (作者为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中国与全球化研究所研究员)

《这一代年轻人的成长,是不是真出了问题》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0429 02 版 作者:何超

四川师大学生“手刃”同学的新闻,已经不是“让人震惊”可以形容的。联想起这些年发生在校园的极端事件,以及大学生弑母、中学生持刀残杀班主任等新闻,不免心生忧虑。一边是“感谢当年不杀之恩”的网络流行语,一边是日渐增多的学生自杀事件,这一代年轻人的成长,是不是真的出了问题?

曾经问一个著名大学的辅导员,最头疼的事情是什么,他脱口而出:宿舍里的纠纷。

“非常6+1”是这代人最典型的家庭结构,他们没有兄弟姐妹,其他成员都是长辈,他们成长于长辈营造的不真实的家庭与社会环境中。没有人会与他们争抢,一旦发生矛盾,都是别人——长辈在退让。这一切都让他们习惯了以自己为主的生活生存方式。

缺少伙伴的成长环境,让很多人变得非常自我,发生矛盾时看到的都是别人的问题,而不会自我检讨。最基本的集体生活,成了他们上大学后遇到的第一个门槛,有人甚至为此痛苦不堪。曾想约几个孩子写一篇同学关系的文章,不料连续被三个父母拒绝,理由都是:我们家孩子与同学关系不好,自己在外面租房住。不知道与人相处,不知道忍让、妥协的同时,也不知道如何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这种任性中,往往容易产生极端的情绪宣泄,自杀与杀人只是其中的极端表现形式。

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国人这样重视子女,对于多数人,孩子几乎成了他们的全部与未来,这是中国非常独特的一个社会文化传统。不幸的是,在这种文化传统之上,我们叠加了独生子女,更糟糕的是,还叠加了一些错误的教育理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学习了不少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但在学习的过程中,一些被误读误解的理念,误导了家长、老师和孩子。

谈到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我们的舆论充斥的都是没有原则与先决条件的尊重,鼓励,个性,快乐,却没有了基本的惩戒。其实,约束,规范,是任何人成长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被规范约束的过程。在这其中,基本的惩戒,包含体罚,都是手段之一。尊重,是指方式与态度,但并不涉及原则,即必须遵守的规则。在西方最好的私立中小学,都有着严苛的日常规范要求。最好的私立学校,也几乎是清一色寄宿制学校,无论你来自什么家庭,多么尊贵,在一个集体环境里,你只是普通的一员,必须学会尊重,忍让,妥协。

日本皇室曾规定,皇子必须在3岁后离开皇宫,寄养于皇室之外,以便淬炼。同样,英国王子至今仍要到部队服役,目的还是淬炼。因为部队只有服从,没有理由。至今,在美国19个州,法律上还是支持并允许对学生体罚的,在很多英联邦私立中小学,我们还可以看到教室后面挂着一根鞭子。

但在我们的教育理念中,这些都被斥为落后的理念,在学校的教育中则直接被禁绝了。于是剩下的,就只有表扬再表扬,鼓励再鼓励。老师甚至连批评学生的权利都没有了,不敢批评,更不要说惩戒了。孩子们在这种过度温暖的环境中成长,一旦遇到不顺利的事情,往往瞬间崩溃,尤其是一些所谓的好学生。

独生子女,又赶上了互联网时代。这一代人的成长环境也发生了颠覆性变化,替代伙伴的是游戏,是影视,是不受控制的网络环境。

游戏是目前青少年最喜欢,也是最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是陪伴他们成长的最重要伙伴。但各种主流游戏,无一不是打打杀杀。虚拟世界的砍砍杀杀,不断模糊了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让年轻人对生命本身,对生死缺少了最基本的认知、尊重、敬畏。我们的影视作品没有实行严格的分级制度,无论多大的孩子,从小都可以看到最为暴力的镜头。耳濡目染,这些都在模糊着他们的“三观”,钝化他们的感官刺激。

这些年,违法犯罪行为低龄化。而在青少年保护的立法上,却忽视了对恶行的严厉惩戒。前些时候,美国洛杉矶法院对几个欺辱同龄人的中国少年处以13年的重刑,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反观国内,很多青少年即便是杀了人,但却往往因为不足14岁,不仅免于刑责,甚至连基本的惩戒都缺失了。这就在客观上纵容了戾气。

中国的人口政策已经调整,将极大地改善“孤独”的成长环境。与此同时,要破除一些被误导的教育理念,避免对年轻一代的宽容和骄纵。社会各个方面也需要重视青少年成长的外部环境,完善并强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让年轻人成长在一个更为健康的社会环境中。

《对于90后而言,集体意味着什么》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0429 02 版 作者:王钟

班级获得了一个集体荣誉,班长在群里郑重宣布,好多同学觉得“无感”;学院组织大合唱,号召大家踊跃报名,不愿意参加的人好像一年比一年多了;临近毕业,有同学提出搞一场集体春游,起初大家都举手支持,但是到了统计人数的时候,应者寥寥,这场计划好久的班级毕业旅行无疾而终……经常有人说,90后是缺乏集体生活的一代人,这些场景似乎能够印证以上论断。

如果说90后的父辈是脱离了集体就难以独立生存的一代人,那么90后就是努力挣脱集体“镣铐”的一代人。全班排队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全学院出动为一场校内篮球赛加油助威,如此景象是不太可能发生在90后大学生中间了。到了工作单位,“服从”是一些90后无法理解的名词,不懂90后的老板则频频发出队伍难带的感慨。我身边不乏一年内换了三四个工作的人,一位朋友在这样频繁的跳槽中,最短的一份见习工作只持续了一天,可是他仅凭一份兼职就养活了自己。

父辈那代人所经历的“集体”具有特定的时代内涵,90后很难理解。自来到人世以后,90后的生存方式就是非集体化的,我们不需经历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的痛苦转型。为老板打工是一种活法,为自己打工也是一种活法,我们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而不是集体需要我们实现的生活。父辈们通过集体式的分配收获了精神荣誉和物质财富,90后认定的“获得感”则更多来源自个人的努力和奋斗。如果集体从中促进,甚好;如果集体没有什么帮助,也罢。

但是,90后真的没有集体生活吗?好像也不是这样的。从前些年红得发紫的人人网,到现在此起彼伏的各种沙龙、社团,借助互联网平台,90后很容易找到属于自己的圈子。爱看话剧的可以找到一个小集体,爱探险的可以找到一个小集体,“吃货”更是很容易发现自己的小伙伴。依据自己的个性,90后熟练地掌握“抱团取暖”的技能,这与过去被动融入某个集体很不一样。

当集体需要的时候,90后不会像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样退缩。我上大学时,恰逢国庆60周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群众游行,没有任何强迫性的“动员”,身边很多同学都主动积极地报名。因为他们知道,一生中可能只有一次如此走过天安门广场的机会,当然不愿意错过这一与祖国共享荣誉的机会。我有一位师弟,大学期间暂停学业,投笔从戎,到东北最寒冷的地方执勤戍边,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完全出于对军旅生活的一腔热情,虽然一时落下了学业,和同学产生了两年的“差距”,却收获了难得的人生体验。90后的这些举动,是对“祖国终将选择那些选择了祖国的人”的最佳诠释。

从某种意义上说,90后是迄今最接近于现代气质的一代中国人。我们出生成长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腾飞期,很多同龄人获得了自主选择生活方式的机会,躲开了物质生活贫乏和身份认同迷茫的时期。在城市成长的90后,第一次出国的年龄变得很低,前几代人心向往之的国际视野,对他们来说就是一次次具体的经历;来自乡村的90后,虽然在进入城市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障碍,但是他们已具备了父辈所缺乏的权利意识。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集体与个人的关系面临着重新定义。

90后所期待的集体生活中,集体最接近于构建集体的原始目的,为了达到某种一致性的目标而聚集在一起。我们最反感的现象是:某些人利用集体的力量,满足自己的个人利益,暗地里让集体利益遭受损失;或是打着维持集体一致性的旗号,耍个人手段,实质上为了排除异己。民主、协商、妥协,是90后对待集体生活的立场和态度,最不能让90后接受的是集体里只有自上而下的命令,而没有个人表达的空间。

或许,面对一个特定的集体,90后很难做到不离不弃——冬天花谢,春暖花开,有人离去,有人归来,这是常态。但是90后并不是缺乏集体精神的一代人。我们拥有构建属于自己的集体的能力,我们也愿意朝着共同的理想信念守望相依。

90后,孤独的一代?》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0429 02

是的,90后正在逐步接管这个世界。与此同时,他们身上被贴上了越来越多的标签,一个新观点是:90后是孤独的,他们有着不一样的成长环境和社交理念。在前几代人眼中,90后有点自我,有点特立独行,跟他们交流,你有点搭不上话儿。从新闻报道里看,最近校园里的极端事件好像有点多了,而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好像也多了几层迷障。代际差异,同龄人的沟通障碍,不喜欢集体生活——这些似乎都为90后的孤独青春增加了生动的注脚。

@景维隆:我在1990年出生,单身。每次一回老家,奶奶总着急问我啥时候找个媳妇。而我每次都笑着回答“不着急”。不是不想找女朋友,看到朋友出双入对,我也羡慕,但我就想找一个志趣相投且彼此适合的姑娘,有人说我太理想化,这样的姑娘很少,我说我愿意等。有时候看到同学抱怨,婚后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并不怎么幸福等,感觉挺可惜。既然结婚,就要好好相处一辈子,不把婚姻当儿戏。

@雷金:我接触的90后,并没有特别孤僻。相反,他们之间交往,或与不同年龄的人交往,表现出了很好的亲和力。中午AA制聚餐,上下班AA制拼车。工作中,他们敢于向单位不合理的规则说不,懂得怎样维护自己的权益,敢于挑战世俗权威。他们率真,阳光。他们中不乏工作狂人,也有很多时间观念分明的人。应该说,独立人格,独立思想,喜欢合作才是90后的主流倾向。

@娜样纯杰:我是一名90后,我在镇中学上初中,一星期花15元足够,家常便饭一样的食堂餐很让人满意。没有公交车,回家上学都是结伴走小路,路上是一年四季数不尽的风景。随着年龄增长,家乡发生了很多变化,铺了水泥路,每家都在打麻将,所以串门走亲戚成了一种奢侈。人与人的交际变得疏远。90后的青春仍然可以丰富多彩,只是环境限制了很多。

@春未了:我是一名在机关单位工作的70后,和那些刚离开校门又进入机关大门的90后做了同事。我总是充满甜蜜的烦恼——这是特点太过鲜明的一拨儿人。套用前任领导的评语:他们不“笨”但有些“懒”。他们在虚拟世界如鱼得水,对时尚消费如数家珍,但对微妙的人情世故如履薄冰。和他们相处甜蜜,缘于他们总能带来鲜活的气息,烦恼则是因为他们总是“不按常规出牌”。

@邓有情:我有一个堂弟生于1997年,是典型的留守儿童,从小由爷爷奶奶带着,他爸妈每年回家一到两次,为了弥补对他的爱和陪伴的缺位,就尽量满足他的一些物质上的需求,希望他能够读高中、考大学,没想到,他刚上初三,就因为和老师的一点小矛盾愤然离校。当时他未满16周岁,开始在广东做童工,每次都干几个月就辞职。几年来,堂弟辗转各地,去过工地,修过铁路围栏,守过流水线,也考了驾照,还对文字有过梦想。日前又一心要向着“厨师”进军,只是让叔婶操心了,因为堂弟自学校出来,一直未存过钱,家里倒贴好几万了。

《和国外同学比 我一点也不特立独行》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0429 02 版 作者:任冠青

“真希望可以在这里多待几年,这样我就可以认识更多有意思的人了。”临近毕业,我和朋友常如此感慨。在哥伦比亚大学,我们体验到了一种充满正能量的社交方式。开放、多元的校园环境让我们认识了许多朋友,而自己也变成了更好的人。

作为一名90后,在国内,我常听到类似“你们90后就是太以自我为中心”的评语。但是,为什么注重自我价值、追求个人理想,成为一个问题?与此同时,在知乎、豆瓣等社交网站上,年轻人常常会提出类似“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需要付出哪些代价”的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年轻人的一种恐惧心理,仿佛坚持自我是件要克服重重困难、很难做到的事情。

“特立独行”这个词本身就预设了一种价值观,那就是我们应当遵从社会的既定规范,而一旦脱离了既有轨道,就是不正常、不安全和不够理性的。像很多90后一样,我常常会担忧坚持自我所付出的代价。

到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后,我才发现自己的问题不是太特立独行,而恰恰是太循规蹈矩;不是太理想主义,而是太过务实了。刚到哥大,我常常对同学们充沛的精力感到惊讶。比如,有的同学可以在一整天的课程结束后,跟你热情洋溢地谈论小组演讲内容,有的同学同时做着好几份实习,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后来我才明白,他们之所以可以充满热情,是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然后无所畏惧地去追求。

在这里,人们毫不吝啬自己的鼓励、帮助和赞美。我发现身边很多同学有扎实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有的已经在本国智库做过研究员,有的曾是联合国工作人员,有的则是著名财经记者。对此,我常常感到不自信。于是,每次上课我都不敢发言,总觉得自己的观点不够有说服力。有一天下课后,我跟班上一位同学谈到这个顾虑。她马上给我鼓励和支持,告诉我不要担心,没有人会嘲笑你的观点过于浅薄,每个人的发言都值得被尊重。之后,每次我发言和演讲后,她总会做出古灵精怪的表情让我放松,并带头给我鼓掌和赞美。

在国内读书时,我们通常只会与同龄人交往,即使与相差一两岁的师兄师姐,也似乎有一种天然隔阂。哥大的硕士研究生中,30岁以上的人比比皆是。可是,我们并未因此产生隔阂,年龄和经验的差异,反而会让我们对对方的经历产生好奇。我们一起去酒吧、一起健身、一起熬夜写论文,一起享受着学生这一共同身份。

国外通常不设班级,没有非常明确的集体观念。这一方面使每个人都非常独立,我们不必被绑定在某个集体之中,每个人都有着选择学习和生活方式的自由;另一方面,交友的界限被打破,我们能通过不同渠道认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还有一点非常有趣,那就是许多哥大的同学保持着一种无穷的好奇心和开放包容的心态。在课程间隙,我们不会自顾自地埋头苦读,而是喜欢约三两好友在学校的草坪聊天。我们不会觉得另一国家的社会和思想与自己无关,而是想了解和体会不同文化的差异。

相比之下,中国的90后年轻人恰恰是太不注重自己的内心了。我们努力考大学、读研究生、找工作,常常不是因为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有什么样的理想抱负,而是因为这样意味着稳定和保障。我们不敢去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担心脱离既有轨道后会付出惨痛的代价。很多90后感到失落和迷惘,因为社会认可的成功并不是真正的热情所在,并不能给我们持续强劲的动力。

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90后太“特立独行”,而是我们成长的环境不能包容更多元的价值观。鼓励年轻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在本该勇于尝试的年龄畏手畏脚,才能进一步激发这个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我不漂亮不富裕却有着好人缘》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0429 02 版 作者:段海英

刚到大城市,衣食住行处处都需要钱,宿舍小姐妹虽然也有几个农村的,似乎没有人像我,会为基本的生活费担忧,我是宿舍里唯一一个申请助学贷款的。很多时候,小姐妹们把买来的各种美食一起分享,那时我品尝到从来没有见过的美食:酿皮、酸奶……我多想也拿出些许零食和小姐妹分享,可根本拿不出任何特别的东西。很多夜晚,闻着室友用电热杯煮方便面的香味入睡,梦里都在祈求父母能定期足额寄我生活费。

爱美的年纪,都喜欢漂亮的衣服。我也常和姐妹们一起逛花花绿绿的服装市场,听她们探讨流行时尚、服装及色彩搭配,但我少有经济能力购买。有一天,我忍不住写信告诉妈妈说,冬天很冷,想添置一件棉服。我本希望父母寄钱让我自己购置,一个月后,却收到母亲亲手做的灰色毛领棉大衣——一件老家比较时髦的“大氅”。终于有一天,我省吃俭用买了一件毛衣,是我最喜欢的嫩绿色。穿上毛衣的第一天,却被几个姐妹批得一无是处。那次我很恼火,告诉她们喜欢绿色是我的个性,那以后,她们很少对我的穿着评头论足了。

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宿舍的每个女孩都那么优雅、漂亮:林妹妹家庭富裕,有个模特身材;建建是省级优秀射击运动员、文艺才能超群;小胖是高干子弟,有穿不完的漂亮衣服;小云是父母的娇宝贝,隔三岔五有许多美食从家里寄来;阿磊领导能力超群,成为第一届班长……五音不全的我,从不敢开口唱歌,迎新晚会,同学邀请跳舞,我根本踏不上节奏;即使选门素描课,也被指责没有绘画基础。林妹妹过生日,都不屑通知我,事后听她们谈论出去吃饭、公园游玩各种心得,我在心里抱怨上天的不公平,抱怨让我生在农村,没有富裕的家庭、超强的亲和力。

为了争取与宿舍其他人一样能随时听歌,我给父母多次写信要钱买收录机,美其名曰提高英语听力。终于有一天,连同我的生活费,父母寄来了150元钱,我用140元,买了一个立体声双卡录音机。有了这么高档的录音机,我被室友们羡慕了好一阵子,可代价是,随后的几个月,我不得不找当家教等勤工助学的杂活,来挣生活费。

说实在的,有时我也感到委屈、被歧视,之所以能很快心理平衡,受益于我有多个兄弟姐妹。像童年一样,直觉告诉我,宿舍的姐妹没有一个诚心欺负我、嘲弄我。随着了解的加深,我们逐渐接受了彼此的差异。我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经常替全宿舍早操签到、替她们公共课上占位置、替赖床的姐妹打饭,甚至帮林妹妹洗衣服。让我高兴的是,家住本市的小胖,周末有时带我去她家,因此我认识了她做医生的妈妈、工程师的爸爸和慈祥的爷爷。

进学校不到半年,我逐渐找到了自信。尽管我不会唱歌、不擅长跳舞,读的书少,但是我体育好,系里新生运动会我拿了两项冠军;学校的环校马拉松比赛,我进入了全校前4名。偶然的机会,我得知自己的高考成绩,比同宿舍同学高了三五十分,这让我很是骄傲。而在大学一二年级,我的英语和数学成绩在班里也很出众。

4年大学过得很快,转眼各奔东西。令我开心的事情,莫过于不漂亮、不富裕、不才华出众的我,在宿舍里、同学们中,有着很好的人缘。至今,大学宿舍里那群快乐的小姐妹,仍让我魂牵梦萦。


关键词:信息参考2016年第2期(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