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淄博职业学院图书馆!

信息参考2016年第2期(中)

时间: 2016-04-21 16:37:01     来源: 淄博职业学院图书馆 访问次数:

423日是“世界读书日”,每年此时我们都会认真探讨阅读的意义,之于个人、之于社会、之于民族。读书决定着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着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表明,任何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都离不开阅读的力量与智慧的支撑。

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无用

名人学者谈读书——过一种有诗意的阅读生活

为什么读书进度赶不上买书速度

别让读书日变成一场狂欢

我们只是让忙碌塞满所有的日子

《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无用》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412 作者:王昱

【导读】“种种无用中,最无用的是将自己的一事无成归结为读书所致——我失败不赖我,赖读书没用,要不是当初浪费那么多时间去读书,我也许就有用了。”

每隔一段时间,“读书无用”的论调就会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鼓吹者们言之凿凿地举出不少例子:隔壁村的张二,小学都没毕业,生意做得有模有样;刻苦用功十八年的老同学,还是个拿死工资、从牙缝里还房贷的小职员。底气之足,让我瞠目结舌。

在众声喧哗的读书无用论中,我比较注意三种声音。

一种读书无用论的鼓吹者,自己真没读过几天书,但或是其他能力突出,或是运气较好,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你的旧友聚会,或许也有这样一种悲凉的酸楚:极没文化的发小,居然成了大款。我们这些读了十七八年书的,除了学位啥也没有。他们给你倒上茅台酒、递来中华烟,再送你一句加了冰块的风凉话:文化能当饭吃啊?不错,沟通能力、交际能力、执行能力,确实很重要,“成功者”不见得都是读书人,但读不读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究竟能够走多远。

另一种读书无用论者,确实读过几年书,甚至还有相当漂亮、镶着金边儿的学历背景。你跟他聊哲学,他能把纯粹理性批判给你讲得头头是道;你跟他谈美学,他能把斯宾诺莎、海德格尔诸人的美学观梳理得脉络清晰。回翻他的在校表现,还真是可圈可点。但眼下,知识和财富之间的转化很不尽如人意,甚至在清贫愤懑、怀才不遇中挣扎。在功利意图的驱使下,读书不是为性情的雕琢、底蕴的贮藏、襟怀的开阔,完全是为了换得利益,一旦变现受阻,就觉得读书无用。

这些人怯于面对的事实是: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自己无用。你确实是个不错的考试选手,确实从字里行间咂摸出了些墨水味,但失去了书本的荫蔽,你再没有半分优势。你的视角局限在那几本偏狭的书本里,却不知大千世界的无限可能。你只能在故纸堆里与前人对话,却不具备在现实世界里周旋的本事。种种无用中,最无用的是将自己的一事无成归结为读书所致——我失败不赖我,赖读书没用,要不是当初浪费那么多时间去读书,我也许就有用了。读书无用论,给他们提供了那么舒适、有面子、有理由的庇护所,那么理直气壮地回避了自己的无能。

种种读书无用的论调中,最可恶的一种是别有用心者。明知道开卷有益,却巴不得周围所有人都沉浸在玩乐中虚掷青春。每个人的学生时代,都会有这么几个同学:熬夜的黑眼圈挂在脸上,偏偏大言不惭地告诉别人自己从来不学习。明知课堂所学东西的价值,非要激进地说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毫无意义。他们几乎是人格分裂的——一边拼命地读书,一边一脸厌弃地说读书无用。

在他们看来,如果读书无用论能大肆风行,那么每多一个信奉者,自己就少一个对手。如果班上的同学都不读书,那么寥寥几个的保研名额非他莫属。如果同年进单位的新人都不读书,那么获提拔擢升机会的更有可能是自己。目光灼灼盯着一己之位,置社会风气于不顾,是为自私。比自私更浓烈的,是自卑的心理底色。这种人看似很有“谋略”,其实最没用,他不敢光明正大地迎接任何一种透明公开的挑战与竞争,只能动用这样卑劣的手腕,遮掩迫切求胜的病态竞争心理。

在这个涌动着反智情绪的社会中,读书无用论总轻易地受到众多赞扬、读书人的悲凉处境总是被带着嘲讽的态度围观,读书人的负面信息总是被满含鄙夷地放大。说实话,我也被无数次问过,你读北大出来能干什么?不还得跟我一样工作挣钱吗?读那么多书不还得嫁为人妇吗,有什么用?对此,我想说的是:哪怕我们做着同一份工作,我不会同你一样目光灼灼地盯着眼前得失;哪怕我们都将归于家庭的琐碎,我知道琐碎之中也有诗意与温情;哪怕我们都将面对生活的苟且,我会为我的子女在嘈杂中开辟一道安静的缝隙。

而如果我一无所成,我绝不拿读书无用来遮掩我的无用。因为我读过书,油墨已融入骨肉里,而你没有。

《名人学者谈读书——过一种有诗意的阅读生活》

信息来源:微信公众号(学术汇)2016421

让读书成为习惯

邱 勇:清华大学校长

读书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读书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最重要的是提升文化素养。读书价值的实现从根本上依赖于个体读书习惯的养成,这对年轻人来说是一生受益的事情。作为社会的精神文化高地,每一所大学都应是一个书香校园,让年轻人在浓厚的读书氛围中健康成长,并把这种书香传递渗透到社会,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去年7月,我在给2015级新同学的录取通知书中赠送了一套书——《平凡的世界》。这是我作为校长送给学生的第一份礼物。在我看来,考上大学对于新生来说是人生的一个转折,在大学阶段他们要学会思考,学会独立面对挑战,因此我希望他们养成读书的习惯。令我感到惊喜的是,同学们不但沉下心来阅读了《平凡的世界》,而且还写了读书感悟并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看了他们的读书感想后,我也深受启发和感动。学校将他们的读书感悟汇集成册,并以“续写岁月的传奇”为题正式出版。

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在思想文化上发挥引领作用。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任务。实际上,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最难的就是文化建设,差距最大的也是文化建设。好的大学应该有好的校园文化和优秀的传统,读书也应该成为一种传统。2001年,杨绛先生将钱锺书和她的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奖励那些爱好读书、读“好书”多、引领读书风尚的学生。15年来,几百位获奖的同学成为校园良好读书氛围的积极推动者。

推动学生热爱读书、勤于思考,有利于建设一个更加人文的大学。清华大学即将迎来105周年校庆,大家很快就会在清华园中看到一批露天安放的新椅子,这些椅子都是清华校友捐赠的,每一把椅子都有一个故事,它们不仅承载着文化和传统,更重要的是为同学提供了一个坐下来读书的场所。我相信,在书香校园的环境中,我们的同学会通过读书“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有阅读更美好

朱永新: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 民进中央副主席

前不久看到网友说的一句话:“不翻书,生活就会给你翻脸”,颇有感触。是的,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不读书,就少了深度学习他人的机会,就会少了对生活的思考,少了生活的智慧与艺术,生活就会对我们“翻脸”。

读书为什么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阅读能够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立体的世界。正如美国文化人类学者哈维兰所说:“好的阅读对于心灵就像优质的眼镜对于眼睛一样,它可以使你看到生活的细微之处”。我们看到的世界总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阅读,就是帮助我们看世界的眼镜,也是帮助我们看自己的镜子。读基辛格的新著,我们就理解了为什么世界秩序“永远需要克制、力量和合法性三者间的微妙平衡”。读弗洛伊德的著作,我们就发现了人其实有三个“我”:本我、自我与超我。走进伟大的著作,如与大师面对面,借他们的慧眼更好地发现世界的奥妙,这正是阅读的魅力所在。

阅读,能够让我们拥有生活的勇气。白岩松前不久在与龙永图对话时说:“读书久了你总会信一些什么,信一些什么就有了敬,有了畏。”其实,“信”就是生活的勇气,生活的信心,生活的信念。人是需要有信仰,有敬畏心的。读书会让人知道世界的深奥,会让人明白自己的无知与渺小,会让人产生敬畏之心。而敬畏之心是建立信仰的重要基础。这一切不需要刻意而为,会在读书中自然而然形成。我大学时,曾读过日本医学改革家德田虎雄的著作《产生奇迹的行动哲学》。这本书让我知道,理想是人前行的灯塔,而行动才能把理想变成现实。我发起的新教育实验,之所以坚守理想主义与行动哲学,与这本书有着直接的关系。

如何通过阅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要选择优秀著作。德国作家黑塞说“只有当书籍将人带向生活、服务于生活、对生活有利的时候,它们才拥有了一种价值”。开卷即有益的时代已过去,在泥沙俱存、良莠难分的海量图书面前,我们需要认真选择值得阅读的书。诀窍,就是选择经过时间的洗涤依然熠熠生辉的书。

齐邦媛老人85岁时出版《巨流河》,她希望自己离开世界时仍是个读书人的样子。读书人生最美的状态,能够把这个姿态和状态定格多久,就拥有了多久的幸福与美好。

读经典的书

曹文轩: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阅读究竟有怎样的意义?

以犹太人为例。犹太民族诞生了许多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人,贝多芬、马克思、卓别林、毕加索、爱因斯坦……一个人口不多的民族,为什么会取得如此成就?除了勤劳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阅读。

犹太人已将阅读神圣化。他们不会把书柜放在床的尾部,不能让脚对着它,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亵渎,书柜只能放在床头的位置。小孩刚懂事时,父母就将《圣经》涂蜂蜜让小孩去舔,让孩子意识到书本是“甜”的,从出生起培养对书的亲近感。

这些细节都告诉我们阅读与一个民族的伟大息息相关。所以,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从国民阅读抓起。

遗憾的是,当下,尽管国家已反复提倡阅读的重要性,但许多成年人还是不爱读书,你跟他探讨阅读的意义,却无法将他从麻将桌上拉下来。当然,我们还是抱着希望,那就是,当成年人打麻将的时候,他们还能够想起来,掉过头对儿子大喝一声,“看书去!”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当我们探讨阅读意义的时候,还有一个问题同样十分重要,那就是读什么书。现在出书的门槛很低,想写书和想出版已经变得非常容易。另外,商业化的巨大利润诱惑导致作家不能沉浸下来好好写书、写好书。我曾经说过,“商业利润像一条狗一样,撵得我们不停地往前跑,往金山跑、往银山跑”。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就要冷静地去探讨和重视图书的选择。

对此,我常说三句话。一是,天下的书分为两种,一种是用来给孩子打精神底子的,一种是打完精神底子之后再读的。老师和家长们应该鼓励孩子先读那些打精神底子的书,那些书,是真正帮助孩子们奠定世界观与人生观的,是帮助孩子打好人生基础的。二是,人有人脉,地有地脉,文有文脉。书也分为有文脉的书和没有文脉的书。今天许多孩子手中的书是没有文脉的。这些书对他们的成长和写作都无益处。三是,书可以分为经典的和非经典的。托尔斯泰的书、鲁迅的书、《红楼梦》这些都是经典的。我不是说孩子只能读经典著作,只是说要想打好阅读的底子、打好人生的底子,就应该尽量读经典的书。把这三个提示送给大家,希望为青少年阅读提供借鉴。

建设书香国家

万选蓉:中国关工委专家委员会委员 《漂亮妈妈》原型

阅读会让心灵得到滋润。

我的父亲是日本留学生,是一位著名的医生。他不懂教育,但他懂得用最精华的文学作品来丰富我们。

4岁以后,爸爸给我和兄弟姐妹请了一位家庭教师。老师姓赵,云南大学历史系学生。每到周六,赵老师都会受父亲嘱托给我们讲世界名著,像《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老师会选择适合我们年龄段的故事来讲。讲到《丑小鸭的故事》,她会让我们注意最后一句话:“大家都觉得它很美丽,都夸奖它,它害羞地低下了头,但是一点儿也不骄傲。”在老师的引导下,我觉得这个丑小鸭真好,它脱离了丑陋之后仍然是那么谦虚。我很喜欢这个童话,反复看了很多遍。童年时的阅读,也奠定了我一生热爱文学的基础。

如何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读物?儿童向往天真的、美妙的、正向的、善良的、神奇的,要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来让他们阅读。如何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我的窍门是读经典。经典是不朽的,我们要让孩子在适合的年龄段阅读经典,从大家公认的优秀作品中汲取能量。就像我帮助我的儿子在小时候战胜失聪的生理障碍,鼓励他积极面对生活时,我会让他去看《丑小鸭的故事》。让他懂得,尽管是在苦难中长大,但不能停止对美好的向往与追求。

当然,阅读是要分阶段的,不同年龄段适合不同的书目。教育应该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由易到难,阅读也要循序渐进。可以将粗读和精读结合起来。有些书粗读就可以,有些很好的书要精读、复读、再读。对儿童来说,“丑小鸭”这样的书就要精读,推敲个中细节。为什么要这么写?安徒生怎么会写出这么美的乡村?要鼓励孩子认真琢磨。

我们常常讲“书香门第”,意味着一个家庭有知识、有文化、有教养。我们更希望我们的国家也是书香国家,那将让我们的孩子受益无穷。

获得前行的力量

董明珠:格力电器董事长

在我看来,阅读就像与智者对话,可以从中获得知识,提高技能,汲取经验,解除疑惑,还可以丰富自己、完善自己。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不同阶段,在不同阶段会读不同的书,我的人生也是如此。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买不起多少书,就和同学们交换各自拥有的爱书。那个时期,我喜欢阅读一些文学书籍。长大后,我爱读一些名人传记类和历史类书籍。再后来,因为职业和工作岗位的变化,开始阅读政治经济类以及企业管理方面的书籍。

阅读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而且丰富了我的人生体验,提高了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阅读帮助我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让我一生都受益匪浅。

走上企业管理岗位之后,阅读的时间变少了。不过我仍会尽量利用工作间隙去阅读和思考,从书籍中寻找灵感,汲取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

现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类新媒体和电子出版物层出不穷,很多人开始用浏览网上的信息替代阅读。我认为这是一个需要警惕的现象。因为网络信息大多是碎片化的,而且缺乏严谨的治学精神。如果过度依赖网络信息,而不再阅读经典,远离“大部头”,就难免会人云亦云,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而会失去创新与突破的能力。

在格力,我反复提倡学习、研究之风,在职工生活区建立阅览室,号召大家捐出一本书,不仅鼓励员工多读书,读好书,更支持他们挑战自我、突破自我。格力也正是因为拥有一支好学上进、不畏困难的职工队伍,才诞生了13项“国际领先”的技术,收获了2万多项专利,获得3次国家科技进步奖,成功跨进了世界500强。从阅读中,我个人以及我的团队均受益无穷。

当然,我们也不能光从书籍中汲取养分,还应该把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悟、所获沉淀为文字,分享出来,为他人创造价值。唯有如此,我们的社会和国家才能持续进步。

值此世界读书日,希望更多的人热爱读书,也希望更多人通过读书,鼓舞智慧与心灵,获得自信前行的力量。

南瓜的魔法

赵蕊蕊:女排前国手 退役后曾出版科幻小说

有人曾对我说:你真坚强,换作我绝对没你那么坚强,我肯定早就受不了这种苦而放弃了。我摇了摇头,笑着说:不是你不够坚强,而是你还没遇到能让你坚强起来的挫折罢了。是的,对我而言,在面对挫折的时候,阅读给了我力量。

2004年,受伤没多久,有球迷送给我一本《哈佛家训》,内容震撼心灵。那个时候,病痛折磨着我,加之雅典奥运会在即,精神压力很大。我记得书中有一个故事叫《南瓜的力量》。有科学家拿一个铁箍把南瓜包住,看它能抵抗多大的力量。科学家预计能抵抗500磅,南瓜超出他们的想象,把铁箍绷坏了。科学家加了更重的铁箍在上面,之后南瓜长得更粗壮。研究结束,它总共承载了超过5000磅的压力,最后是因为强大的反作用力南瓜才裂开。科学家切南瓜根本切不动,里边的纤维为了突破重重铁箍的压迫,长得无比坚韧牢固。南瓜已经无法食用,它的根茎连同根须已遍布了整个花园。

我当时就受到启发,人类的潜能远远大于自我认知。于是我告诉自己,别因为目前做不到的就轻言放弃。其实每个人的潜能都无限大,需要有足够的乐观与自信。正是这些精神力量鼓舞我战胜伤痛,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磨砺。

还有人问我,如何坚持一边训练一边看书?时间从哪儿来?其实这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事,我们的主业是训练,回来以后是做治疗,做康复。只要不影响休息和训练,剩下时间都可以自己安排,而看书其实并不需要专门抽时间,只要你想看,总会有时间。

阅读对我后来的写作也很有帮助。有人说,写书就是自己给自己“设圈套”。构思故事时,要解开一个局,另外再设一个局,如何解局?如何让故事继续发展,都要巧妙设计。漫画书的画面感、侦探小说里的逻辑,还有恐怖小说的一些环节,都会给我带来启发。

阅读,为我的创作提供了营养,如今,我也希望通过我的作品,为更多的读者带去人生的启迪。

《享受阅读依赖症》

作者:青年导演 韩延 代表作:《滚蛋吧!肿瘤君》

对我来说,阅读习惯的形成,应追溯到初中。那时,家里放着很多很老很旧的书,闲暇之时,我会翻开阅读。《呼啸山庄》《茶花女》《堂吉诃德》《罪与罚》……尽管读起来还似懂非懂,但我还是很享受一会儿钻进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一会儿又被雨果扔进了“悲惨的世界”的感受。朦朦胧胧中能感觉到,打开书,就打开了不同的人生。

就是从那时起,对阅读的兴趣和对文字的好奇,慢慢奠定。我也逐渐转向有选择的阅读,余华、池莉、王安忆,再从他们的书中循到钱锺书、博尔赫斯、马尔克斯,再从他们那儿循到卡夫卡、川端康成……就这样,跟着偶像去读他们偶像写的书,我的阅读兴趣越来越浓,而且永远不用在读这个作者还是那个作者间遭遇“选择困难症”。

后来,我进入中央戏剧学院学习导演,开始大量阅读戏剧类、电影类的理论或工具书,慢慢疏远了文学。2003年左右,看到了一部叫《绿茶》的电影,我总觉得剧情有些熟悉,后来才恍然想起,它改编自一篇名为《水边的阿狄丽娜》的小说,而那篇小说,正是我在高中时读过并且很喜欢的一个中篇,从那之后,我意识到,文学类的阅读对于导演的创作非常重要,它可以启迪导演的创作灵感,为导演的创作冲动提供有营养的土壤,我开始恢复了文学阅读习惯,并一直把这个习惯保持至今。我把当年一知半解的那些名著重新阅读,并会特别注意那些天才作家们如何写人物、如何叙事、如何去结构一个故事,这种阅读对我的创作帮助非常大。

任何创作者都会有瓶颈期,我很少为创作瓶颈而烦躁郁闷。通常我会停下来一段时间,然后漫无目的地去阅读,其实阅读的内容与创作本身毫无关系,可在这些伟大的作者的陪伴下,我每次都可以侥幸渡过“难关”。我现在怀疑自己有点阅读依赖症。有时工作忙,连续几天没空看书就会有些六神无主,眼神呆滞,内心惶惶然。而能治这种病的唯一的药剂,恰恰正是阅读本身。

开卷有益,尽情地去阅读吧!

《为什么读书进度赶不上买书速度》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032703 版 作者:蒋肖斌

自称“读书人”的何阳拥有12000多册藏书,都是自己多年来购置的。他专门辟了一套房子来放这些书,仍嫌地方不够。

刚刚升级为妈妈的雷婷也有不少书。书房全满、客厅书柜全满、床头柜全满、卫生间一堆……对她来说,买书不读的原因之一是自己“格调不够”。“买的时候自信满满,买来之后发现读不下去,比如《山海经》《道德经》……”雷婷说。

文艺女青年梦影比较特别,别人是买了不读,她是要读过才买。尽管如此,《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超稳结构和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这本书她去图书馆借了起码5次,还是没看完。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没时间、没心情、没机会、没耐心

何阳觉得,对读书人来说,买书就像女人买衣服、买鞋、买包,并不是真缺,追求的是一种愉悦感和占有欲。“买书和读书其实是两回事。”他旁征博引,“这就是为什么古代有藏书家,同时也有学问家。这是两拨人,偶有重合。”

买书不读,原因很多。

有的是读不下去。连爱书如命的何阳都坦言:“《追忆似水年华》和《尤利西斯》我就看不下去,同样是托尔斯泰的名著,《战争与和平》感觉隔了一层,《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读起来就贴近人心。”

有的是买书太多。出版人周丹家里有2000多册书。由于职业关系,关注儿童文学领域的她从2010年开始买一些相关的理论图书和儿童文学作品,再由此延伸到其他领域,书被源源不断地运回家中。“不管逛网店还是实体店,遇到想买的书,就像一见钟情、故人重逢那样惊喜,必须一本一本选出来带回家。这和女人迷恋包包、男人痴迷汽车一样,有瘾。”周丹说。

尽管买的时候总想着“什么时候要读这本书”,但通常的结局是,读书的进度永远赶不上买书的速度,旧的还没读完,新的又搬了回来。这时,周丹就安慰自己,这本书好美,摆在书架上看着也好。

还有的是没时间读。自从有了娃,雷婷家的书房风格就变了样:原来是整整齐齐码着书,现在堆满了婴儿车、玩具、纸尿裤……“上班忙事,下班忙娃,那些好书真的需要静下来才能读。”雷婷说,“没娃之前,我还喜欢给老公念书,现在天天就是‘小兔子和妈妈去小鸡家做客’……”说着,她匆匆走开,哄孩子睡觉去了。

为了避免这些情况,梦影会先去图书馆借书读。在“要还”的压力下,她会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精力读一本书。如果看完之后还念念不忘,就在购书网站打折的时候集中买上一批。梦影说:“这也避免了有的书名看上去不错,买回来却发现文不对题。”

周丹发现,有规划、成系统,会让读书变得更有效率。在零星的随性阅读之外,周丹开始系统地读一些儿童文学研究方面的图书,还先后参加了“黑咖啡读书会”“阅读邻居”“童书妈妈读书会”等线上线下的活动,鞭策自己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计划。

买书时总有一种囤积的热情

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部主任宋强透露,纸质书的整体销量近年来持续增长,尤其是名家作品的销量增长迅速。“王安忆的《匿名》不是消遣读物,并不好读,今年1月出版到现在已经卖到5万多册。贾平凹的书,平均销量在30万册。”宋强说。

2015年公布的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6本,比2013年的4.77本减少了0.21本。一方面是图书销量上升,另一方面是阅读量下降——数字证明,很多人买了没读。

在文艺青年扎堆儿的豆瓣网上有一个“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小组。小组创建于2005年,拥有近32万名成员。小组宣言称:“买书时总有一种囤积的热情,阅读时却总没时间、没心情、没机会、没耐心。满架的字纸用怨恨的眼看我……所以,这里只谈买书和藏书,看与不看,再说吧。”

在该小组讨论区,可以看到各种“满减”购书的交流信息:“送京东满20050券”“求亚马逊80元图书券”“用当当满20050券换京东满200100券”。

满眼都是电商的价格战

周丹回忆,小时候买书,要去县城的新华书店和一些独立小书店,“因为没有什么折扣,买书都是经过反复挑选,权衡再三后才出手,买完之后也特别珍惜”。2004年,周丹到北京上大学,位于中关村的“第三极书局”是一个地标性建筑,七五折已让购书者十分欣喜。

“刚开始网购图书,价格是六七折,后来越来越低,还推出折后半价、‘满减’、送券等活动。”作为从业者,周丹对出版社有着天然的“同情”;而作为读者,受到价格诱惑,她免不了大量购入图书。“我和朋友们在网店打折厉害的时候都疯抢,真的是‘手慢无’,一下就是几千元的单。折扣让人上瘾,和大妈们囤便宜大白菜没什么区别。”周丹说。

打折也是雷婷买书的重要原因。一看到购书网站“满299100”的促销广告,她就忍不住买买买。“虽说买得多相对也会读得多,但读书终归赶不上买书的速度。”雷婷说。

电子阅读抢夺了纸质阅读的时间

启动于1971年的互联网古腾堡计划,为读者免费提供了海量文本。随着内容资源的丰富和阅读工具的革新,电子书成为不少年轻人的阅读选择。

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曾表示,2014年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58.1%,较2013年上升了8%,并且首次超过纸质图书阅读率(58%)。我国成年人手机阅读群体的微信阅读使用频率为每天两次,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超过40分钟。

耐人寻味的是,对于电子阅读,人们从来不担心时间和数量不够,相反,读得越多反而会越引发争议——争论的焦点在于浅阅读和碎片化阅读。

何阳认为,上下班路上看看电子书和微信,实际上是一种消遣,并不是真正的阅读。何阳说:“消费性的阅读和看电视一样,是一种消遣,不在阅读之列。我不否认消遣也能获得一些东西,但过于平面化。”

周丹每天花在手机阅读上的时间近两个小时,主要在上下班的地铁上。“电子阅读很容易消耗时间,一定程度上,电子阅读抢夺了我读纸质书的时间;但不能否认,我也通过手机阅读了解了更多图书信息,促使自己去深度阅读。”周丹说。

亚马逊在今年初公布数据,3年来,其电子书库从两万多本增加到约30万本,并且跟600多家国内外出版社合作,畅销书有时候可以做到纸电同步上线。

于是,一种新的囤书形式出现了。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小组的一名组员询问:“买个kindle是不是更省钱?”马上有人回复:“你想想就好。我买了kindle,依旧没耽误囤纸质书。而且电子书一样是囤,kindle里放的书越多,越看不进去。”

雷婷也买了kindle,但只用来看网络小说,“好书还是需要纸质的才有感觉”。她忠告,电子阅读器里的书不能超过10本,不然,它就永远读不完了。

无论如何,买得多总是读得多,无论电子书还是纸质书。亚马逊全球副总裁张文翎说:“kindle用户阅读量明显大于全民阅读量,kindle使用者每年阅读量达到12本以上的超过72%,超过24本的也达到50%。”

《别让读书日变成一场狂欢》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042102 版 作者:俞诗逸

真正的读书人不会太在意读书的形式,只要遇到一本好书,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空就会品读,在他们看来,天天都是“读书日”,而世界读书日只是读书的契机,至于到了这天是否读书则是其次了。

世界读书日快到了,各大书店、出版商纷纷推出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或是给以诱人的购书优惠,或是邀请专家学者畅聊读书心得,一时间,读书成为时髦的话题,世界读书日也似乎真正成了大众读书的节日。然而,细细想来,这事却并没有这么简单。

世界读书日始于1995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这几年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政府“全民阅读”计划的推动,逐渐在中国流行开来。对大众而言,世界读书日的设立更多地是起到一种导向作用,旨在鼓励人们多读书,读好书,如果能达到这样的目的,世界读书日也就有了它存在的价值。

不过,从近年的活动效果来看,如今一些读书日活动更像是商业性的狂欢,商家营销的成分占了多数。比如,各大电商的折扣大战、书店的通宵阅读计划、名人推书、各种书单的推荐、现场朗读秀等活动让人目不暇接,有人感言,每到世界读书日,就像“赶场子”,耗费在路上的时间反而超过了真正读书的时间。

如此热闹的场景让人忍俊不禁,明明是参与读书活动,到头来却没读多少书,这无疑是让人深思的。读书本是一件比较私人的行为,通常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以便于思考。而现在我们看到的多是目不暇接的读书活动,只见“活动”不见“读书”,或者说“读书”为“活动”让步,甚至成了“活动”的附庸,这无疑是本末倒置。

读书不是靠几分钟的热度就能完成的,而应该是一种长期坚持的行为。其实,参与读书活动无可厚非,也便于结交更多爱好读书的朋友,但出现读书娱乐化、狂欢化的倾向,就值得警惕了。真正的读书人不会太在意读书的形式,只要遇到一本好书,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空就会品读,在他们看来,天天都是“读书日”,而世界读书日只是读书的契机,至于到了这天是否读书则是其次了。然而,不少人却把世界读书日看得太重,恨不得把所有的读书活动都往这天放,结果就会出现读者疲劳、商家“应付”的情形。

近些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日俱增,然而读书并不是最受欢迎的选择。根据前几天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虽然较去年略有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尽管如今是互联网时代,人们更愿意通过手机、电脑等方式进行阅读,传统的纸质阅读显得有些落伍。然而,通过电子屏幕所获得的更多是碎片化的资讯,有知识而无太多思想,容易阅后即忘,真正要想达到读书的目的,还是要靠纸质阅读,而这就需要我们的长期积累与坚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阅读是我们民族前进的动力,是走向文明大国的推力,在世界读书日临近之际,希望我们多一点冷静,少一点喧嚣,多一分面对知识的赤子之心,少一些急功近利的焦躁。

《我们只是让忙碌塞满所有的日子》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时间:20160417 03 版 作者:冯雪梅

妮娜决定停下脚步,给自己放个大假,开始实施酝酿已久的计划:阅读年。

哈佛大学法学院的毕业生,曾经的职业律师,多么光灿灿的前景啊,却在遭遇一系列家庭事件——4个孩子相继出生,姐姐突然因癌症去逝——之后,放下所有的一切,安静地读书。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让忙碌塞满所有的日子,害怕一旦停下来,心灵便会被那些我们所不愿意接受的东西——空虚、悲恸、失望、焦虑——所占据。对它们的恐惧,让我们宁愿不停歇地奔忙,让俗世的繁杂劳顿构建起一扇厚厚的门,挡住省视内心时的恐慌和无望。

妮娜其实一直都明白,自己需要坐下来,翻开书页。过去几年里,她像赛跑一样,用各种各样的活动、计划、没完没了的杂事将自己填满。可无论塞进多少事情,无论跑多快,她始终都无法逃离心中的悲恸。

疗伤的唯一方式只有阅读。这是审视自己、改变生活、走出伤痛的一种方式。

那天上午,妮娜去医院看姐姐之前,特意去商店挑了条丑得抢眼的皮带,系在因消瘦而松垮的旧牛仔裤上,她想借此吸引姐姐的注意力,逗她乐。还有什么比让一个满身连着各种药袋和针管的病人开怀一笑、忘记死亡更重要?

记忆里有多少童年趣事,而现在,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一点点逝去。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你希望病床上那本《一切都会好起来》能带来好运。这多半是你以前不会读的书,书店里,它们可能会占据一个展架,同其他“励志”书挤在一起。你不屑地瞥上一眼,步履轻盈地走过它们。但是现在,它们却变得如此重要。

从小,妮娜就和姐姐一起,相互推荐各自喜欢的读物,还会为一本书争执不休。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你知道有一个人,在夜晚的灯光下,和你一样,沉浸于文字编织的奇妙世界,不管何时何地,都陪着你一起阅读,这就够了。

离开医院一个小时之后,姐姐去世了。正开车驶过哈德逊大桥的妮娜接到电话:“你得回来……”

我想,那令人崩溃的一刻会毫无征兆地突然浮现。伤恸从来不曾真的离去,它们只是被强行逼到角落里,尽可能装作没看见。

可是,它们顽强地存在,你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与它们抗争,有人变得麻木,有人精疲力竭,有人试着和解。

阅读年的每一天,妮娜都在书里发现新的世界,也在书里回忆。有那么多人和事,都与书有关。那是别人的故事,却都与我们相连。从他人的故事里看到自己,时常是一本书打动我们的原由。福斯特说:世间只有一个故事,即关于人性。欢喜悲伤,懦弱或者坚强,崇高亦或卑微,人性的明媚与晦暗,都在书的世界里,也都有你我的影子。

你能说哪一本书完全与你无关呢?当你打开书页,彼此之间的关联就已经建立,更何况当阅读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那些或美好或鄙陋的经历,其实已经成为书中记忆。

我们在书中看到自己,也在书中寻找安慰。时常,我会翻遍书架,找一本和心境“相称”的书。所谓的搭调,其实就是让书中的世界和你的欢笑悲伤迷茫无助相匹配,你从中感受陪伴,获得认同,得到激励。

“通过阅读,我学会了珍藏生命中的回忆——那些美好时刻、美好的人——因为我需要这些回忆来帮我渡过难关。我学会了宽恕,原谅我自己,也原谅我身边所有的人。我们都在尽力背负着自己的重担,认真地走下去。”

阅读年最后变成了一本书:《托尔斯泰和紫绒椅》,妮娜留下长长的书单。我会选《布鲁克林》,在压力疲惫之时,看一看克制冷静的托宾笔下,艾丽丝的异乡生活;我会挑《刺猬的优雅》,在鸡飞狗跳地忙碌了一天之后,冷眼嘲笑一下现实的粗鄙;我会读《书趣》,捧一杯摩卡,懒懒地坐在咖啡厅的斜阳下;还有石黑一雄的《别让我走》,库切的《彼得堡大师》,伊夫林•沃的《至爱》,在长假躲在书房里,避开汹涌的人流……

“我遍寻安宁而不得,唯有一册在手,向隅独坐,方才寻获”——阅读让我们找到一种方式,和自己,和他人,和伤痛,和焦虑和解,那是一种所向披靡的宁静的力量。


关键词:信息参考2016年第2期(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