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淄博职业学院图书馆!

信息参考2014年第4期

时间: 2014-11-17 14:41:45     来源: 淄博职业学院图书馆 访问次数:

★《章坤: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路径》

★《现代学徒制何种模式适合我国?》

★《从一流大学建设转向一流体系建设》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对我国地方高校转型的启示》

★《“适用度”是大学战略规划制订的关键》

《章坤: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路径》

作者单位:湖南邵阳学院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高技能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应用型、技能型和实用型教育,其在开发劳动力资源、提升职业技能和促进经济繁荣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应当看到,吸引力的缺失正日渐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及整个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政府:改善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提高职业教育战略地位,构建职业教育管理与经济保障体系。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首要因素是发展动力机制不健全。一些地方政府没有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存在诸如发展政策与制度不配套、管理机制不健全、投入和保障机制缺乏、改革发展措施乏力等问题。对此,要明确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和教育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要建立和改进一批优质职业院校,将扩大招生规模和提高教学质量相统一,满足市场和社会的人才需求。要改革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理顺职业教育管理权限,改变教育机构与人力资源机构多头管理的局面,按照“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原则,建立统一完整的管理机制。要加大职业教育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扩大政府职业教育投资比例,加大职业院校资源供给,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

  社会:改变职业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才价值观,构建以社会认同为导向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主要原因是社会上存在着重学历轻技能、重脑力轻体力、重普教轻职教等观念。此外,社会地位低、经济收入低、社会保障差、职业前景不明朗也是导致社会接受职业教育热情度不高的原因。因此,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要改变民众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观念,形成尊重劳动技能的社会风尚,这就需要加大对职业教育价值的宣传,树立民众正确的择业观,形成全民重视职业教育的文化氛围;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提高劳动者社会地位与经济待遇,让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优秀劳动者脱颖而出。要以社会认同为导向,树立正确的人才价值观,构建科学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要认识到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少数“精英”,而是为人人成长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要以社会认同为导向,以社会满意度为标准,以岗位要求为基础,建立能全面反映职业素质的人才评价机制,为增加职业教育吸引力发挥导向作用。

  市场:推动产业经济转型升级,促进教育结构均衡,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育资源配置优化体系。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缓慢,劳动密集型产业聚集,劳动力供给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教育结构严重失衡,职业教育升级困难。虽然我国已拥有中等职业学校1.3万多所、高等职业院校1300多所,每年向社会供给约1000万名毕业生,但全国技工供需缺口仍高达2200万人以上,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因此,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对所需人才要求越来越高。要站在国家产业振兴的高度,提高职业教育层次,培养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相匹配的高质量技术人才。要发挥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依据市场发展的需求,创新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吻合;将符合条件的高等学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学校,培养更多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促进教育结构的均衡发展。

  企业:改革企业用人机制,提高技术人才待遇,构建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新型校企合作模式。“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社会和市场需要人才的重要模式,是保障职业教育人才质量的主要策略,是推进知识与市场结合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突破口。有的企业认为,校企合作会占用资源,干扰企业生产经营,而且学生实习存在安全风险,操作不规范会带来损失,导致企业参与企校合作积极性不高、力度不够。因此,增加职业教育吸引力,要激发企业参与热情,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改变教育管理、教学实习和合作办学模式,构建学校与企业相互依存的利益关系,打造企业、学校、学生共同参与的“企业校区”;通过契约合同方式明确企业与学校的责任和权利,解除企业顾虑,为学生提供有效权利保障;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薪资待遇,为校企合作创建灵活的用人机制,促进职业教育的产学合作发展。

  学校: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职业教育教师素质,建立以普职互通为核心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教学质量不高是其重要原因。由于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课程及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教学模式因循守旧,教师专业水平不够,导致学生就业能力弱,学校招不到优质生源。因此,要构建新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以满足学生就业需求为宗旨,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合理设置课程专业。改变职业教育招生方法,强化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提高职业学生就业率。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促进职业教师教育专业化。改善职业教师聘用模式,选用理论与经验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双师型”教师,突出教师的知识性、技能性、实践性和复合性。转变职业教师培养模式,加强教师的个性化培训计划,强化教师的可持续职业胜任能力。要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衔接互通,设置相互结合的课程体系,创建互认学分的办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增设本科、研究生学位制度,真正实现人才的顺畅互通与转换渠道。

《现代学徒制何种模式适合我国?》

关晶: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教育部日前发布《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我国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进入了实质推进阶段。现代学徒制如何开展?有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这里,我们以德国、瑞士、英国、澳大利亚和法国为例,看看它们是如何开展现代学徒制的。

国把现代学徒制叫做“双元制”,主要是指德国现代学徒制是在企业和学校两个场所完成。要注意的是,学徒在两个场所的时间和学习任务并不是等同的,事实上,企业是双元中的主要方。在德国双元制中,企业培训依据的是由行业组织制订的全国统一的“职业培训条例”,学校教学则依据由各州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框架教学计划”。

其典型做法是:企业发布学徒岗位,面试录取,并在行业协会进行学徒注册。同时,学徒在相应的职业学校注册学籍。培训过程中,一般每周34天在企业,12天在学校。行业协会组织的中期考试和毕业考试是学徒必须参加的两个重要考核,通过即可获得相应的证书,完成学徒制。

在德国双元制中,由一个企业负责所有企业本位培训是主要模式,但当单个企业无法为学徒提供完整的企业培训时,亦可由几个企业联合提供培训,或将部分培训内容转移至行业主办的跨企业培训中心。

士的职业教育统归联邦政府管理。学徒制必须根据联邦专业教育与技术办公室发布的“职业培训条例”来开展,它不仅规定了教育内容,也规定了职业学校、企业、产业培训中心的分工职责。瑞士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分工是在最高层面进行统一设计的,这点与德国不同,德国的“职业培训条例”只规范企业培训,职业学校的教育内容则由各州政府自行规范。

瑞士现代学徒制在三个场所完成,因此又被称为“三元制”:(1)企业培训。它是瑞士学徒制的重心,约占整个学习时间的70%以上。(2)职业学校的学习。大多数职业学校由州或市开办,也有部分学校由行业联合会开办。(3)产业培训中心的入门培训。产业培训中心由行业协会开办,属于独立的第三类培训场所,主要采取集中授课方式,学习内容为从事某一职业所需的基础专业知识和技能。企业培训与学校教育交替进行,典型做法是学生每周12天在职业学校,34天在企业接受培训。还有一种模式是学生开始时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然后逐渐减少学习时间,转而以企业培训为主。学徒期满后,学徒要参加一系列的国家考试,以获得联邦职业教育证书(2年制)或文凭(34年制)。同时,他们还可获得一份由师傅颁发的学徒工作证明。

国学徒制体系由三个级别组成:中级学徒制(国家职业资格2级)、高级学徒制(国家职业资格3级)和高等学徒制(国家职业资格4级及以上)。学徒培训的依据是国家统一发布的“学徒制框架”。它由英国各行业技能委员会开发,核心内容是学徒需要获得的若干个国家资格证书。与德国及瑞士不同,英国学徒制框架本质上是一种目标/结果导向的管理策略,对学习的具体内容和校企分工没有限制,培训机构教什么,企业教什么,学徒怎么学,都非常灵活。

英国学徒制中,通常是培训机构主动寻找合作企业,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在现行学徒制政策中,培训机构可以通过开展学徒制获得国家拨款,因此较为主动。培训机构向企业派出代表,帮助企业确定适合该企业开展的学徒制项目。学徒通常需经过面试确定录用,并签订培训合同。在培训开始后,培训机构与企业按照共同商定的培训计划交替开展教学,通常为每周4天在企业,1天在培训机构。当企业距离培训机构较远时,也会以若干周为单位进行交替。培训机构会安排导师全程跟踪学徒在企业的学习与工作进展,对学徒的考核主要根据学徒在工作现场的表现。专业颁证机构、培训机构,甚至雇主本身,只要通过资格认可,都可以成为评估者。学徒取得学徒制框架里规定的所有资格认证,便成功完成了学徒制。

为了帮助英国的小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最近英国还发展了一种新的学徒招募模式——学徒制培训中介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学徒制培训中介是学徒的雇主,它将学徒分配到合作企业接受学徒培训,并向企业收取一定费用。当企业无法继续雇用学徒时,学徒制培训中介就为学徒寻找新的学徒岗位。

大利亚的现代学徒制包括学徒制和培训生制两类,主要区别是:学徒制时间较长(34年),且更稳定(学徒期间企业更换业主,新的业主必须继续履行培训合同;合同的取消,需要所有相关方同意);培训生制时间较短(12年),稳定性也差些(学徒期间企业更换业主,新的业主可以终止学徒培训;任何一方都可单方面解除培训合同)。两种类型开展培训的依据都是澳大利亚职业资格框架和培训包。

其典型运作方式是:企业发布招聘广告,甄选学徒,学徒和企业到学徒培训制服务中心签署培训协议。然后学徒到注册培训机构(主要是TAFE学院)进行面试,学徒、企业和培训机构协商沟通后,三方签订培训计划。之后学徒培训在企业与培训机构之间交替进行。培训机构负责知识培训和少量的技能培训,大量的实践培训在企业进行。学徒需要与其他类型的职业教育学生一起参加国家考试,从而获得相应的资格认证。

集团培训公司是澳大利亚学徒制中富有特色的第三方机构。他们直接招聘学徒,然后把学徒派遣到小微企业工作,同时也把脱岗培训外包给TAFE学院。

国的学徒制分为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层次,最高相当于硕士。每个学徒制项目都是围绕某个国家资格认证开发的,开发主体是法国各行政大区——学区长组织企业代表、学徒培训中心代表和专家组成工作组,制订用以规范本地区企业和学徒培训中心开展学徒培训的“联络文档”,该文档详细规定了学徒必须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在法国学徒制中,学徒也需要与企业签订学徒制合同,并到行业委员会注册备案。学徒培训在企业和学徒培训中心之间交替展开,企业培训约占整个学徒制时间的60%70%。学徒培训中心以由行业组织所属的私营学徒培训中心为主,也有国家或地方政府所属的公立学徒培训中心。学徒培训中心还与相关行业委员会合作开发“联络/管理手册”,记录学徒身份、培训时间、访问企业计划,以及学徒培训中心和企业的具体培训内容等,从而协调企业和学徒培训中心的教学任务,同时跟踪检查学徒的学习情况。在完成学徒制时,学徒要参加国家资格考试,获得相关资格认证。这些认证与全日制职业学校的学生获得的认证是完全一样的。

通过以上国家的列举,我们可以发现,现代学徒制的开展模式是多样化的。现代学徒制的开展与一国的顶层设计有关,但作为一种制度,其形成与发展又受制于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传统。比如德国、瑞士这样学徒制传统深厚的国家,更加注重的是现代学徒制的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英国、澳大利亚这样职业教育传统较薄弱的国家主要采取结果控制的方式,给予开展学徒培训的企业和教育机构尽量多的教学自主权,让更多的企业和学生参与到现代学徒制中。又比如瑞士“三元制”中的第三元(产业培训中心)的产生和制度化,是因为瑞士经济以中小企业为主,这些企业在硬件和师资上都难以满足培养行业通用人才的需要。再比如法国现代学徒制的开发和管理主要在行政大区层面,这是与法国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权力下放”的政治背景紧密相关的。

即使在一个国家里,依具体情况不同,现代学徒制也可能采取不同的做法。比如工学交替既可以“日释”开展(按日交替),也可以“期释”开展(按周或月交替),还可以渐进开展(从以学校为主过渡到以企业为主);既可以由单个企业承担企业培训,也可以由多个企业联合开展或转移到跨企业培训中心;既可以由企业直接招募学徒,也可以由学校或第三方机构代为招募。

这些国际经验告诉我们,我国当前开展现代学徒制,也应该找到适合我国的发展路径,走自己的特色道路。在试点阶段,我们尤其应该以开放的态度鼓励多样化的尝试,同时,多样化发展亦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事实上,我国一些地区和学校的现代学徒制探索已经初显多种类型:有面向学校生源的,有面向企业生源的;有基于校企合作的,有基于“厂中校”或“校中厂”的,也有基于职教集团的。总之,允许多样化、尊重多样化、鼓励多样化,才是我国建立和发展现代学徒制的可行之路。

《从一流大学建设转向一流体系建设》

作者:马陆亭,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编者按:

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明确“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以来,高等学校的科学、内涵、特色、定位发展就成为一个显性问题在困扰着人们。不过,最近的两项工作却让很难做的高校分类工作峰回路转,有了实质性进展:一是大学章程的核准,每所高校都必须有自己的章程,而章程需要明确学校的办学使命;二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一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已开始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那么,如何做到理论先行、更全面地看待高校分类发展?本文作者结合国内外高校变迁和社会需求提出的专业看法,很有价值。

我国已有高校分类的不足

首先应当明确,我国的高校是有分类的。例如,《中国教育年鉴》就把高等教育学校分为研究生培养机构、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等,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又分别被分为综合大学、理工院校,民族院校,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中央部门所属、地方所属、民办等。我们的高考录取分一本、二本、三本,进一步还有一个“圈”理论,即中心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由内到外依次环绕着985工程建设大学、211工程建设大学、中央部门直属高校、博士授予大学、硕士授予高校、普通本科高校、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其他职业技术学院等。这些,都是分类,也都在实际地发挥着作用,只是我们感到存在问题而不太满意。

其实,任何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都存在着一个结构,分类只是按规划者的意愿来划定这个结构,如著名的美国《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因此,结构是客观的、分类主观的,结构是复杂的、分类是简单的,这才有分类怎么分都不尽人意,分类问题看似简单却总留有遗憾。

建国后,我们通过院系调整使高校走向了专门化道路,同时开展了重点高校建设,只是那时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专门人才,功能是单一的。改革开放后,我们恢复了重点高校制度,一批高校开始向“教育和科学研究”两个中心迈进。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后,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制订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之后的走向是通过“211”“985”工程促进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当前我们推动的是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

可以说,上述过程中每一步的方向大概都是对的,但问题是高校的同质化现象一直存在,并且引发出与社会的适应性矛盾。这成为高校分类问题的症结所在。

从国际视野看高校分类的缘起

出现高校分类的议题是因为大学发生了分化,高校彼此不一样了,已由单一的大学演变出大学、高等学校、高等教育机构,由单一的教学职能进化成教学、科研、服务多重职能。既要坚守大学精神,又要满足社会需求,还要实现特色发展,更要支撑国家战略,高等学校的使命、目标、办学、管理等出现了多样化。每所高校何去何从?分类发展成为解决之道。

当今学界公认,现代大学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大学。八百多年来,传统大学经典的演进路径是:法国的巴黎大学是早期的中世纪大学,教师按行会模式聚集在一起招收学生;之后,英国的牛津大学奠定了学院制模式的寄宿制基础,学生与教师学习、讨论、生活在一起;两百年前,德国的柏林大学提出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把研究当作培养人才的手段;一百多年前,美国提出了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催发产生出密集研究型大学,研究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手段。

另一支是应用型高校的产生与壮大。在1718世纪,大学已不是一个好的词汇,它在教会的控制下不思进取、教条主义、普遍走向衰落,学术界称之为欧洲大学的“冰河期”。而社会是有需求的,于是出现了技术学校,慢慢地它们在德国进化成工业大学、在法国则为工程师学校,成为最精英的高等教育机构。此外,还有产生于工业革命以后的英国城市大学(它们很多已成为著名的研究型大学),上世纪60年代以后建立起的德国高等专业学院和英国多科技术学院,十几年前瑞士整合建立起的应用科学大学,以及美国的专门学院、日本的高级专门学校、荷兰的应用技术大学、我国台湾地区的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等。

前面已简单提及我国高校的分类情况与发展脉络,其实真实状况更加复杂。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了一流大学的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了地方高教的发展,而市场体制的建立则加速了高校的分化。在那些中央直属高校向研究型大学、综合大学、特色高水平大学迈进的同时,一些地方院校提出了服务型、应用型、技术技能、行业特色、区域特点、创业型等新的发展思路,并进行了一定的实践探索。但是,它们仍处于弱势而没有底气,各种评价还是指向论文数、学位点等貌似合理的层次指标,很难有大的突破。

分类目的是使教育满足社会

高校分类议题为什么备受关注?一是因为大学已走出象牙塔,高等教育已融入社会;二是因为高等教育的体量很大,毕业生就业压力在不断增加;三是高校的模式趋同,已不能适应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另外,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对教育结构和质量的要求将会更高,高等教育已选择转向内涵式发展,多重转型的叠加将进一步考验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因此,高校分类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元需求,落脚点应在人才培养上。而为了满足人才的多样化,办学模式就需要不一样,就需要有管理政策的差异,即所谓的分类管理。这才是事物的逻辑。

逻辑理解有误就会走偏。如狭隘认识分类管理,把分类仅仅当作行政便于管理的工具。当政府设定了“好”的学校标准、并优先提供资源时,不管其立意多么的好,其结果必然会出现各高校都朝政府鼓励的重点发展、向政府提出的标准靠齐的局面。这就是为什么过去会反复出现“政府越引导特色发展、高校模式反而越趋同”的现象。例如,政府是最不乐见学校频频升格了,可“圈”理论现实存在,圈中心的北大、清华当然是最好的学校了,高校谁不想成为圈中心或离中心更近一些?因此升格冲动一直不断。错在学校身上,但板子却不能打在学校身上,因为“更上一层楼”是每个组织和个人正常的工作愿望。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答案是让“好”的标准多元起来,以德国为例。上世纪6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开始提高,单纯利用已有大学的理论性教学已不能满足社会的特定需求,德国在1968年决定建立一种新型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专业学院(Fachhochschulen)。其办学模式、教学模式与传统大学明显不同,人才培养规格指向岗位、技术和综合技能,开设大量的实践性课程和案例课程,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教师必须有五年以上行业工作经验等。由于适应了社会需求,该模式一创建就得到各方的认可,发展很快,迅速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第二大类。1998年,官方确定英文直译名为应用科学大学(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以区别于原有的大学。

金融危机后,为什么德国能够成为欧洲经济的领头羊?是因为其强大的实体经济,更是因为其“双元制”的中职、应用型的高等专业学院、面向工业技术创新的工业大学和面向基础科学的综合大学所构成的强大教育支撑。如果将“创新”比喻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的话,那么“应用”就是维持其良性运行的血液。

从分类发展到体系建设

高等学校既有层次,又有类型,更有使命。当今,每个国家的高等学校都不再是单一的大学模式,而成为复杂多样的体系——由不同使命高校组成的体系。在全球竞争力评价中,教育体系满足国家经济竞争需要的能力即是一项重要的指标。

分散治理的美国,逐步完善起研究型大学、州立大学和社区学院系统,形成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化高校体系;强调等级的英国,在大众化过程中实行了双元模式,之后出现了牛津和剑桥等著名古典大学与城市大学、新大学、多科技术大学的共同繁荣;崇尚理性的德国,通过大学与高等专业学院两种模式的并进发展,为其制造精致产品的产业界持续注入经久不衰的创造力和实现力;浪漫情怀的法国,更是走了一条与其他工业化国家完全不同的道路,培养高级应用人才的工程师学校其社会地位甚至超过了综合大学。

以瑞士为例:在这个精致分权的小国里,10所州立大学坚守着古老大学的传统,如著名的巴塞尔大学成立于1460年;在距今160年左右的时候,成立了两所为国家的工业化服务的联邦理工学院,目前它们都已成为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但模式依然明显不同于州立大学;从1995年起,瑞士开始了大规模的改革,调整职业培训系统使之朝现代化方向发展,并且建立了一个高等教育第二部门以作为传统大学架构的补充。此次改革历经十多年,将六十多个规模较小的学院合并为七所区域性的“应用科学大学”,覆盖了瑞士各大地区,特别注重为所在的区域服务。此外瑞士还建立起两所私立的应用科学大学。瑞士高校与社会的契合,就像其钟表那样精准。

当前,我国需要从一流的大学建设转向一流的体系建设,以高校体系与社会的匹配性及体系内每所学校是否卓越为衡量标准。整个高等教育构成有机的系统,系统内各高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管理模式不同,每所高校以自己的特色满足着不同的社会需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兴趣和志向选择心仪的学校,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思维特点、能力和理想选择符合自己事业发展的学校。

那么,如何务实地指导高校从分类发展走向体系形成?政府管理仍可按两维规划分类:按层次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学院”,按类型分为“学科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定位实际上是找到自身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间”“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间”光谱地带的位置点,在层次、类型两个维度上选择教学、科研、服务职能在自己学校的搭配,这就是使命和办学目标。其中的关键是高校真正成为依法自主办学的实体,而政府放弃固有的“好学校”的标准,鼓励特色发展。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对我国地方高校转型的启示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概况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提供既具备学术基础又有实际动手技能的学生。职业教育分为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高中阶段开设的课程主要针对一些具体工作或特定行业。学生还可通过社区学院进行职业再教育。社区学院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其建立目标是为各类学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不同学习渠道。它既提供职业再教育,也提供职业技术教育,同时还可以与本科大学的课程衔接,为专科学生攻读本科学位提供一个灵活平台。

如俄亥俄州立大学等四年制大学的不少学生在哥伦布社区大学修读两年的基础教育课程,然后将学分转回本校,在本校完成专业课程的修读。北弗吉尼亚社区大学是一所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近郊的大型综合社区大学,学校与弗吉尼亚州的所有四年制大学都有转学协议,学生在这里通过基础教育的课程学习和考试后,可以选择转至任意一所四年制大学进行本科学位的修读。大学阶段的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可以提供专科或本科学历。通过立法,学生可以在职业学校学习两年的职业技能,后两年在四年制本科大学加强加深对其技能的学术认识,从而达到提高自己综合能力的目的。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第一,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美国高等职业教育高度注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既从技能上培养学生,也从思维能力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知识面宽和职业能力强来适应市场变化以及技术更新的需要。

第二,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任职资格管理非常严格,有特定的资格要求和选聘流程。为了保证师资队伍的质量,每年要对这些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从教学科研以及为社会服务等几个方面进行审核。此外,还从公司大量聘请有实际经验的专业工作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第三,专业应用性强。美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社会需求人才,因此对专业的应用性要求较高,主要大专业类包括农业、可再生资源、通讯技术等诸多方面。

对我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

今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为了尽快完成转型发展,我国地方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转型:

一是人才培养的转型。为了实现学校办学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明确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做到专业设置与地方主导产业对接,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对接,人才培养规格与工作岗位要求对接。

二是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的转型。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以及技术进步的需要,我们要不断地调整专业结构、改进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形成能适应发展需要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三是师资队伍培养的转型。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学习和了解企业的专业需求,完善企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到高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相关政策,邀请他们作为兼职教师来承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四是产学研项目合作的转型。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地方高校需要主动走出去,深入了解地方企业的需求和技术难题,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坚持学校发展与地方发展互动,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成长互动,师生与企业社区互动,以地方特色为办学特色。

《“适用度”是大学战略规划制订的关键》

《中国教育报》2014813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甘晖

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大学乃至高等教育的经验做法,对于我们深入进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实在在地彰显大学的特色,客观科学地把握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大学战略规划是一所大学在其对内外办学环境、条件等进行历史把握、现实研判的基础上,对未来发展的一种动态预期,一种宏观和中观层面上的设计;在遵从和不断丰富学校办学理念的认知中,它也深刻地体现着相当的价值追求和社会担当。大学战略规划在时空坐标上有其明确的规定性和指向性。从时间上看,它是一个大学整个办学历史的阶段性观照,是一个无限目标中的有限目标。从空间上看,它受到“这一所”大学的历史、状态、愿景和地域的界定,在普遍性中必须张扬自己的特殊性。

我们的大学在很长的时间里,其办学目标、愿景及其实现途径基本上不是建立在自觉、理性的顶层设计基础之上,而是处在相对自在、模糊的多元探索之中。21世纪初,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层次人才质与量的选择性需求日趋明朗,随着高等教育对外交流的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从自在向自觉快速过渡的关键时期。许多定位在世界一流大学、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在认真观察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仔细审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态势、深入研判自己学校的历史积淀和发展走势前提下,开始通过战略规划来描绘发展蓝图、规范办学行为、凝练特色优势、彰显大学精神、提升学术实力、体现社会价值,为国家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类文明的持续繁荣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教育部也明确要求直属高校做好“三个规划”,即: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校园规划。一时之间,“战略规划”成为一个很时髦的热词。

但就笔者了解到的情况看,这些战略规划存在着思想观念上的等同、文本形式上的雷同、语言词汇上的趋同、实际内容上的求同等问题,不敢说千人一面,至少是大同小异。许多战略规划只是少数人的杰作,缺乏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认同;许多战略规划是印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而很少落实在行动上,没有体现在整个办学的实践过程中;许多战略规划是“一骑绝尘”,没有配套,没有接应,很难实施,更不用说形成特有的大学文化;许多规划一订成终身,没有便宜处置的灵活,缺少机动修订的空间。这些战略规划的“适用度”很低。中西部的大学整体上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与东部沿海地区有较大差距,改革开放后基本上处于“亦步亦趋”的追赶式发展状态,战略规划的特色更不鲜明,“适用度”更低。

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提高质量、内涵发展要求有一个类型分明的大学结构,有一个层次清晰的管理架构。教育部有一系列的重大改革举措在给高校注入新的活力,政府权力的下放,大学章程的制订,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分野等等。对大学来说,如何抓住深化综合改革的大好时机,以大学章程的制订和实施为统领,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制定或修订出一个“适用度”高的、能反映自己发展阶段和状态的战略规划恰逢其时。

“适用度”的要害是自己的发展定位要准确,要有鲜明而牢靠的特色。每个大学的存在价值在于它的独特性,在于大学四项功能独有的实现方式、途径和成效,在于它所承担的社会使命。一个大学的出身基因和时运(生于何时,生于何方,生于何事),学科结构与方向领域,人才培养的模式与质量,师资队伍的数量和水平,学术水准和学术氛围,办学的基本设施和条件,治理结构和管理水平,长期积淀所形成的文化和精神,都是你自己的,不管是什么类型、什么层次,你都把它做到最好,做到不可替代,你才是有用的,才是不可或缺的。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圣母大学建校都在100年以上,不是我国大多数高校所能比拟的。他们的做法和经验是他们自己历史与现实、政治与经济、社会与文化、制度与民俗交织发挥作用、长期实践演变的结果。我们的学习与借鉴当然是要放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具体环境中,放在人类文明和社会演变的进程中去考察、辨析,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因为“适用度”才是最根本的关键。我们要做的是以我们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要求为基本遵循,学习别人的长处,发展我们的事业,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发展模式和风格多样的大学发展道路。


关键词:信息参考2014年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