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淄博职业学院图书馆!

信息参考2016年第6期(下)

时间: 2016-10-26 15:52:55     来源: 淄博职业学院图书馆 访问次数:

编者按:

“志愿”一词,在词典中的含义指志向和愿望;有志于并情愿;自愿。

就中国国情来说,“志愿者”被定义为“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活动的人”。

志愿工作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参与志愿工作既是“助人”,也是“自助”;既是“乐人”,同时也“乐己”。志愿服务可以有效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减少疏远感,对缓解社会矛盾,传播爱心与文明,促进社会稳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本期《信息参考》重点撷取了几篇有关国内外志愿服务报道的文章,旨在通过介绍国内外志愿服务的现状,宣扬志愿精神,激发广大师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通过参与活动增进人际交往,传递关怀,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促进自身成长。

★《中国志愿者发展历程》

★《志愿者知识我知道》

★《如何成为联合国青年志愿者》

★《国外志愿服务概况》

★《志愿服务全民化——国外志愿服务特点》

★《支教美丽中国:用思想去量度,以行动去求索》

★《浙江:志愿服务可兑换学分落户当地 不同星级志愿者享受不同激励政策》

★《上海嘉定:团干部、社工、志愿者,怎么“玩”到一起》

★《如何做好短期支教》

《中国志愿者发展历程》

信息来源:微信公众号-学在城建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1日

现代志愿服务起源于19世纪初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务,志愿活动在世界上已经存在和发展了100多年。中国最早的志愿者来自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1979 年第一批联合国志愿者来到中国偏远地区,从事环境、卫生、计算机和语言等领域的服务。20世纪80年代中期,民政部号召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天津和平区新兴街就是早期开展社区服务的典型。90年代初,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这样社区志愿者和青年志愿者是目前我们国内最大的两支志愿队伍。

志愿服务最近几年越来越成为一种国际潮流,中国的志愿人群也越来越庞大。几乎每所大学及每个城区都会有志愿者机构。他们主要有在校内举办志愿活动,宣扬志愿精神,呼吁全校师生积极投身于志愿活动中来。在校外主要是与区志愿者合作,前往学校附近的敬老院探望老人,小学进行义教等活动。

志愿服务为主的组织机构不断增多,说明了中国志愿事业在不断地发展且被更多人认识。志愿服务是一件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它提供了社交和互相帮助的机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关怀,让自己在沟通方面得到成长,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更是自身的成长。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志愿者行列都欢迎你的加入,中国志愿事业发展也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志愿者知识我知道》

信息来源:微信公众号-LSU阳光青年志愿者  发布时间:2016-10-25

一、 什么是志愿者组织?

联合国将志愿者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关心报酬奉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来说,志愿者是这样定义的“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活动的人”。

二、志愿者精神是什么?

奉献——“奉献”原指恭敬地交付、呈献,即不求回报地付出。奉献精神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志愿者在不计报酬、不求名利、不要特权的情况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活动,这些都体现着高尚的奉献精神。比如1938年,白求恩大夫放弃优越的物质条件,不远万里从加拿大来到中国,为八路军提供医疗救治服务,帮助创办了军区卫生学校,亲自编写各种教材并讲课。1939年秋,他在抢救伤员时因不幸感染病毒而牺牲。白求恩大夫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中国,这种国际主义精神也是奉献精神的重要体现。

友爱——志愿服务精神提倡志愿者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这便是友爱精神。志愿者之爱跨越了国界、职业和贫富差距,是没有文化差异,没有民族之分,不论高低贵贱的平等之爱,它让社会充满阳光般的温暖。如无国界医生,他们不分种族、政治及宗教信仰,为受天灾、人祸及战火影响的受害者提供人道援助,他们奉献的是超国界之爱。1999年10月15日,无国界医生组织因“一直坚持使灾难受害者享有获得迅速而有效的专业援助的权利”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互助——志愿服务包含着深刻的互助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志愿者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那些处于困难和危机中的人们。志愿服务者以“互助”精神唤醒了许多人内心的仁爱和慈善,使他们付出所余,持之以恒地真心奉献。“助人自助”帮助人们走出困境,自强自立,重返生活舞台。受助者获得生活的能力后,也会投入到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志愿活动中,这些志愿活动都涵盖着深刻的“互助”精神。

进步——进步精神是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在志愿活动中无处不体现着“进步”的精神,正是这一精神使人们甘心付出,追求社会和谐之境的实现。

三、 志愿者应具备哪些素质 ?

遵守道德规范,具有奉献精神、团队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诚实守信,工作负责;具有亲和力,身体和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关于文明创建、生活常识、社交礼仪、志愿者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要虚心听取组织的意见,要始终保持与组织的联系;积极提供建议改善服务;有责任心、恒心,认真履行服务承诺,尽力完成工作;主动学习和发挥自己的特长去参与服务。

四、志愿服务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1.着装整洁。着装应注意干净清洁,衣服的款式要尽量合身,领口开得太低,太紧身的衣服应该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应注意,内衣不能外露更不能外穿。

2.面容洁净。头发要勤于梳洗,女士发型发式应该朴素美观,佩戴的发卡、发带式样应该庄重大方。面部注意清洁与适当的修饰。男士应剃净胡须、刮齐鬓脚,不留小胡子和大鬓角。女士可适当化妆,但以浅妆、淡妆为宜,不可浓妆艳抹,并避免使用气味浓烈的化妆品。做到勤洗澡、勤换衣袜、勤剪指甲、勤漱口,内衣、外衣经常保持整洁,特别是衣领袖口要干净。工作前忌吃有异味的食物。

3.交谈文明有礼。不使用粗话,脏话、黑话、气话,要说文明语言。交谈中要经常使用的礼貌用语是: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在交谈中,语言必须准确,包括发音标准、清晰、音量要适中,语速要适度,口气要谦和,讲话的口气一定要平等待人,不要随便教训、指责别人。交谈中还要注意"四有四避",即有分寸、有礼节、有教养、有学识,要避隐私、避浅薄、避粗鄙、避忌讳。交谈时要神态专注,要用词委婉,礼让对方。在交谈中,应该注视对方的双眉到鼻尖的三角区域内,听话者要表现得神态专注,是对说话者的尊重。

五、 志愿者在文明创建中应做些什么?

带头管好自己的嘴,自觉遵守市民文明公约,不讲粗话,脏话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喧哗;带头管好自己的手,自觉爱惜公共财物,保护公共环境,不乱堆乱放,不乱倒乱泼,不乱扔乱画;带头管好自己的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绿灯,不乱穿行,不践踏草坪;要争当文明使者,以文明的方式影响他人,以自己的模范作用带动他人;上路纠察劝导,对不文明行为举止及时制止、劝导,帮助改正,如乱吐乱扔、乱贴乱画、乱倒乱泼、乱停乱靠、闯红绿灯、不走斑马线等不文明行为;上路清扫保洁,集中对成年垃圾、建筑垃圾、城市“牛皮癣”、卫生死角进行清运清洗清扫;上门扶贫帮困,对“三无”人员、“五保”人员、低保人员等困难群体给予关注,了解困难,解决困难;入户宣传劝导,对城区居民、店铺业主以及街头行人进行长期宣传,力求城市文明创建达到“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效果;不断学习进取,增强道德观念,法律意识,遵做遵纪守法的文明市民。

《如何成为联合国青年志愿者》

信息来源:微信公众号志工伙伴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1日

【Nabeera在孟加拉国】

Nabeera Rahman是孟加拉国第一个联合国青年志愿者。她的项目关注贸易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探讨贸易、经济增长和减贫之间的关系。“我也与其他联合国志愿者组织了很多好玩的会议,与世界各地的朋友们分享各自难忘的志愿经历。我强烈推荐青年朋友在联合国做青年志愿者,这是一个在很棒的工作中学习和成长的极好机会。”

【Stepanka在蒙古】

来自捷克的青年者愿者Stepanka Pechackova在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蒙古办公室负责宣传推广工作,具体包括推广联合国机构的工作,倡导通过志愿服务为蒙古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我最难忘的时刻,是在乌兰巴托和其他两个联合国志愿者一起在TEDx巴嘎诺尔上做演讲。当我站在剧院的舞台上,看着台下满满的年轻人来听我们说的话,来这里得到灵感和启发、打开他们的视野和心灵。我相信,如果青年人都拥有这种精神,他们会帮助他们的社会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你可以通过志愿活动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作为一名志愿者,我给予了很多,同时收获了更多。”

【Oscar在缅甸】

来自中国的李佳亨是2015年首批“香港 - 联合国青年志愿者计划”的十位成员之一,在联合国资本发展基金会(UNCDF)驻缅甸办公室服务。尚未赴任时,李佳亨就接受了关于领导力、压力管理、志愿精神、安全防护、文化冲突等多方面的培训,赴任缅甸后,他的主要工作是支持缅甸小微金融的发展,同时承担着工作坊和会议组织、评估、报告、宣传等多项工作。联合国青年志愿者的工作紧张而充实,这也使他拥有了更多与同龄人不同的经历与体验。

“青年人需要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传播沟通能力,提升自己的多元文化意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和坚持志愿精神和志愿理念。希望更多中国青年出现在联合国机构中,从个体层面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Q1.联合国志愿者和联合国的工作有啥关系?

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UNV)旨在倡导志愿服务所体现的自由意志,信念,平等,参与,团结,同理心和尊重等核心价值观。自1970年成立以来,已有数千名联合国志愿者在全球范围内为推动人类发展、实现更美好的世界而努力。

Q2.什么是联合国青年志愿者?

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管理着愿意为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工作做出贡献的全球公民人才库。这是一个多元化的群体,他们来自世界各地,有能力在创新、社区服务、青年参与、社交媒体或与边缘群体工作的领域进行志愿服务。

联合国青年志愿者可以通过志愿服务为社会带来很多正面影响:改善人们可获得的基本服务(特别是基本卫生保健服务)、艾滋病防治、基础教育、提高面对灾害的抵抗力和减少灾害风险的能力。通过提高儿童和青年的冲突应对能力,促进社区对话,从而推动社区的和平建设。

联合国青年志愿者促进年轻人主动性、发展创造力和决策能力的提高,使得年轻人更加深入地参与地区、国家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发展。同时,联合国青年志愿者的任务也给志愿者的成长和个人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Q3.为什么要成为一名联合国青年志愿者?

2015年,4700名联合国志愿者在122个国家的32个联合国机构提供志愿服务。46%的志愿者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服务,9%在阿拉伯国家,18%在亚太地区,6%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19%在欧洲和独立国家联合体服务。这些联合国志愿者中,66%是国际志愿者,34%是本国志愿者。80%的人来自发展中国家,24%是18-29岁的青年人。

成为联合国青年志愿者是年轻人丰富人生经历、提升专业素养的独一无二的机会。联合国青年志愿者的工作经验不超过两年,但是,他们积极,热情,能很快适应新的文化和环境,愿意勇敢跳出舒适区,主动奉献解决问题。

联合国青年志愿者的委派任务通常为6至12个月,有时可延长一至两年。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指定合作项目的大学志愿者也会有三个月以内的短期合同。

Q4.如何成为一名够格的联合国青年志愿者?

年龄18-29岁;积极上进、热情;至少熟练掌握一门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工作官方语言: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掌握葡萄牙语或阿拉伯语在某些国家是优势);对志愿服务的价值观和原则有坚定承诺;尊重多样性,愿意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工作;在艰苦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下,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愿意奉献6至24个月投身志愿服务。

Q5.成为了青年志愿者,我们如何支持你?

安置补助费,在任务开始和结束时发放;志愿者生活津贴,涵盖基本生活费用,每月发放;前往任务地点以及任务结束后返回的旅行费用;医疗保险;年假;学习和培训津贴。

Q6.那么,如何申请呢?

你有很多选择:联合国国际青年志愿者服务于本国以外的国家,与社区内的发展伙伴开展工作,以应对该国的紧要问题与需求。欲了解申请流程,创建您的联合国国际志愿者个人资料,请戳网站:www.unv.org/how-to-volunteer.html

联合国本国青年志愿者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本国内执行志愿服务。本国志愿者的招募信息请关注“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官方微博。

联合国青年志愿者计划是2014年为响应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的呼吁,为18-29岁的青年人特别设立的一项计划,以支持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五年行动纲领。欲了解进一步信息,请访问www.unv.org/youth

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在线志愿服务连接了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和组织,欢迎青年人通过线上形式为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www.onlinevolunteering.org。

《国外志愿服务概况》

信息来源:微信公众号-公益甘肃网 发布时间:2014年9月21日

志愿服务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代志愿服务发端于西方。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的志愿服务事业遍及世界各地。

源于宗教的慈善——国外志愿服务起源与发展

志愿服务的精神源于古老的宗教慈善观念,但这不等于有人认为的志愿服务起源于宗教慈善活动。因为,慈善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慈善行为是人类共有的行为。英文“慈善”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aritas”,意思是“对他人的爱”或是“对有需求的人或贫困的人行善和慷慨施舍”;另一来源于拉丁语的词“philanthropy”也蕴含“对人的受”。当慈善针对的是不确定的人群时,就演变成为公益。而公益和志愿是志愿服务的共生体,是志愿服务的内在特征。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有一句名言:公益优于私益。这种公益思想与现代的志愿精神是相吻合的。当然,宗教团体的慈善活动对推动志愿服务的发展、促成现代志愿服务的形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代西方志愿服务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 萌芽阶段:现代志愿服务兴起于19世纪初。在工业革命初期,大批农民因“圈地运动”失去土地,不得不受资本家的剥削。工人们的命运极为悲惨,这时,以宗教慈善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济贫组织纷纷建立起来。1869年,英国牧师享利·索里召集独立分散的慈善组织在伦敦成立了“组织慈善救济及抑制行乞协会”,后很快改名为“慈善组织会社”(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简称C.O.S)。1877年,一位曾到英国考察慈善组织协会的美国牧师韩福瑞·哥尔亭,在布法罗(buffalo)组织成立了美国的第一个慈善组织。

2. 发展壮大阶段: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50年代,欧洲在慈善组织的基础上诞生了第一批志愿者组织。当时,由于战争造成的重大破坏和交战国人民之间的敌视,志愿者组织主要是参与国家重建和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沟通。这期间,欧美等国先后通过了一系列有关社会福利方面的法律法规,志愿服务逐渐也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鼓励。

3. 规范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冷战结束,西方国家的志愿服务工作不仅进一步规范化,而且扩大成为一种由政府和私人社团所举办的广泛性的社会服务工作。志愿服务工作的重心不仅在于调整被救助者的社会关系和改善他们的社会生活,更在于调整整个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志愿服务工作逐渐制度化、专业化。

4. 海外服务阶段:从冷战结束至今,由于欧洲主要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及保障体系逐步健全,这些福利国家的社会公益性服务活动基本上由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慈善组织所承担,欧洲志愿者组织的国内服务职能逐渐萎缩,而随着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人道主义灾难等国际性问题逐渐成为欧洲志愿者组织的服务主题,体力劳动和社会公益性活动降至次要地位。

志愿行为生活化——国外志愿服务现状

当前,国外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得十分活跃。志愿服务正以其突出的社会效益受到越来越多国家政府的重视。许多国家的志愿服务活动起步早、规模大,社会效益好。它们在国内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已逐渐步入组织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轨道,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运作机制和国际惯例。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这些国家加强对公民的道德教育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形式,志愿服务活动几乎家喻户晓,志愿服务意识为大多数公民所接受,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广大公民的自觉行动,成为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

1. 美国:美国志愿服务活动非常普遍、发达,美国自由队(The USA Freedom Corps)主任德西瑞·塞尔曾表示,志愿精神已融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2006年有6100多万美国人自告奋勇地为慈善组织及全国服务性机构工作,布什总统呼吁美国人在一生中至少为社区奉献两年(4000小时)的服务。调查显示,美国志愿者人数占总人数的56%,人均每周腾出4个小时做义工,高于世界其他国家。

趋于完善的法律保障是志愿者活动能在美国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法律对志愿者活动的保障和支持是综合性的、多方面的。美国政府在1973年就制定了志愿服务法。目前美国修订的志愿者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国内志愿服务修正法》(1989),《国家和社区服务法案》(1990),《志愿者保护法》(1997)等。同时美国在其他的相关立法和政策优惠上都显示出了对志愿者活动大力支持的态度,对志愿者个人的物质保障方面也有很多相关政策法规,如联邦与州都设有专门机构,每年有专项资金,对志愿者绩效进行评估,志愿者经历可以加学分,对于升学、就业、晋级都有利,杰出的志愿者还将得到政府的表彰和奖励。

2. 英国:在英国大约有70万个社区和志愿者组织,其中慈善组织25万多个,这些组织是英国公民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是和英国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由于英国属于不成文法国家,国内并没有一部统一的志愿者服务法,除有相关判例来调整志愿者活动中的各种法律关系外,政府部门还发布各种单行法规,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扶持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早在1601年伊丽莎白女王就颁布了《济贫法》(The poor law),主要依赖宗教团体和市民社团为穷人提供志愿服务。一些有关志愿者服务的判例也规定:在英国超过16岁的青年就可参加志愿服务,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每年要献出三个月左右的时间用于志愿服务,如帮助邻居除草、打扫教堂卫生等。英国还有不少鼓励捐赠的制度,如返还所得税制度,不仅是国家财政变相的支持,更鼓励社会广泛捐赠。

英国还有一些志愿者组织,不仅在英国家喻户晓,而且在国际上知名度也很高。目前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每年大约派出1800多名志愿者到60多个国家。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便派出志愿者到我国教授英语。目前,服务社在我国的志愿者大约有200名左右,主要在我国贫困地区的学校教授英语。

3.德国:在德国国内,志愿活动非常广泛和普及,据统计,德国共有2300万志愿者。而德国的志愿服务史可以上溯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当时,德、法青年在志愿组织的初期模型“国际劳动营”的框架下重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毁的房屋、牧场,共同的劳动,创造了交流沟通的机会,加深了了解,消除了战争造成的不和。此后,志愿活动不断完善和发展起来,组织形式也日渐成熟。

为了响应“国际志愿者年”,支持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德国政府专门成立了“国际志愿者年委员会”。此外,还在联邦议会当中专门开设了“市民志愿活动前景”委员会,协调处理志愿活动的相关事宜,完善相关法律文献,进行志愿活动宣传、研究和调查等。

2002年7月17日德国对《奖励志愿社会年法》和《奖励志愿生态年法》进行了全文修正,进一步扩大了志愿服务的范围,鼓励16到27岁的青年暂时离开校园,投身社会或环保志愿服务的行列。同时参加者在进行志愿服务是也可以接受教育辅导,加强对服务领域的认识。不仅如此,志愿者在租税、交通、社会保险等方面享有优惠奖励。

4. 法国:志愿服务精神成为现代法国社会思想观念的一部分,在法国社会中有深厚的道德文化基础。法国法律规定,年满18岁的法国男性,符合条件者都必须履行国民志愿役,对违法者处以二年有期徒刑。志愿役分为兵役和民役二种。国民志愿役在保证国防力量及若干公益事业人力来源的同时,又行使对青年一代公民教育的职责。据统计,1990年法国参与志愿服务的人数占18岁以上总人口的19%,2003年,这一比例上升到了27%。

5. 日本:日本的志愿服务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为了援助战后回国人员和孤儿,日本开始了象欧洲一样的有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据统计,日本约50%的国民参加过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从20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开始向境外派遣志愿者,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供知识和技术援助。日本派往海外的志愿者任期一般为两年,政府为第位志愿者提供国外生活津贴、医疗费用、人身保险费、旅行费用,以及配偶、子女探亲的旅费。海外志愿为日本国际地位的提升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海外志愿者得到锻炼的同时,在日本社会上也获得了高度评价。1995年阪神大地震时,日本志愿者团体在救灾抢险和灾后重建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催生了《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以推动和促进公民共同参与公、私立非营利组织内部的志愿服务活动。

6. 韩国:韩国的志愿服务有50多年的历史,1988年汉城奥运会使用了27221名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在韩国掀起高潮。汉城教育厅规定,从1995年起,初中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要义务化,1998年以后,志愿服务活动的分数将占高中成绩的8%。现在,志愿服务已成为居民参与地方政府行政、甚至地区开发等事务的手段之一,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地方政府财政困难和经费不足的局面。志愿者人数也呈不断上升趋势,活动领域不断拓宽,涵盖了社会福利、环境保护、地区社会公益活动、维护交通秩序及老人和残疾人服务等各个方面。

7. 新加坡:在新加坡,15岁至30岁的青年有73万人,占总人口的26%,其中,30%的人有志愿服务的愿望。新加坡最大的青年组织——人民协会青年运动成立于1972年,在全国有96个青年团,10万名团员。青年运动通过组织大量的包括志愿服务在内的活动,实现了调和种族关系、增强社会凝聚力、保持社会稳定并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一直亲自担任人民协会主席。新加坡政府部门官员也分别在有关的社会团体或志愿组织中担任董事,对志愿服务工作进行直接指导。

  8.泰国:政府为倡导志愿服务风气,规定大学毕业生要到贫困地区做1年的志愿服务,服务满1年后,毕业生有更多的机会得到一份好工作。

  9.墨西哥:政府规定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要从事6个月的志愿服务,否则无法获得毕业文凭。据统计,墨西哥每年入校的大学生约有40万人,每人有半年进行志愿服务。

10.尼日利亚:1973年开始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伍,10年后,志愿者成员增长了14倍。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期是连续服务一年,主要在边远地区。一年后,志愿者可以获得国家服务证书,这个证书是将来就业的保障。

《志愿服务全民化——国外志愿服务特点》

信息来源:北京公益联盟 发布时间:2014年6月26日

1. 志愿者占国家总人口的比重大。要一些发达国家,志愿者占国家总人口的比重很大,大多能占总人口的20-30%,有的高达近60%,如美国达56%,北欧平均达35%。

2. 教会慈善事业是志愿服务的主导。教会组织的慈善事业是西方发达国家志愿服务的主要力量,教会关于“爱人如己”的信念和社会责任感一直是国外志愿服务的精神支柱。教会慈善事业活动范围广泛,以美国为例,教会及其支持的慈善团体的志愿活动非常广泛,包括:社会福利活动,如学龄前儿童的日托及课余活动、老人日托、保护妇女、移民难民安置等;社会义举,如民权、社会正义、文化和艺术、社区开发;卫生和医院,如有计划地支持残疾人、艾滋病患者。此外,教会还从事国际慈善事业,诸如卫生、和平、安全、人权、社会正义、农业开发、国际救济、国际难民救援、改善地球环境生态等。

3. 志愿服务具有很强的民间性质。在西方发达国家,志愿服务体现着鲜明的“民间”属性,尤其是由宗教团体主办的社会慈善事业。民间和民间活动在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方面的努力,可以弥补社会政治的不足,对于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民间活动范围广、涉及人群多,活动方式多样,可以填补政府的空白。发达国家一些民间团体、社会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贫困群体与富裕群体,贫困社区与发达社区之间的沟通作用,促进并强化了私人部门对于社会问题的责任心,也强化公众对于环境、犯罪、老年人、家庭、文化等社会问题的认识和责任。

4. 企业普遍支持志愿服务事业。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企业支持志愿服务事业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一般来说,有社会影响的大企业,都按传统的办法创办基金会来支持志愿服务事业。中小企业也量力而行,都会对于志愿服务事业提供一定资金与物资上的支持。

5. 政府对志愿服务实行宏观调控。国外志愿者组织往往和政府一道工作,形成伙伴关系,通过“民办、官协、商协”的合作形式,共同来解决面对的社会问题。但这种伙伴关系并不意味着政府对志愿者组织的放任自流,其通过财政支持和税收等经济手段来调节志愿者组织的发展及其方向。同时,英美等发达国家对于志愿者组织的活动、社会地位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因此得到法律的保护。例如在筹集资金方面,国外对于志愿者组织的规定都非常明确,这些组织可以依法进行资金筹措、参与法律规定的经营活动等。

6. 社区是志愿者活动的重要载体。社区成为了国外志愿者活动的重要载体,社区发展和社区组织作为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手段已得到发达国家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尤其在解决贫困、失业、环境保护等问题上显示了特有的价值。发达国家社区发展是一个提高公民意识的过程,通过居民的广泛参与,了解自身的需求,并采取积极的改进行动。在公民参与和公私机构的协助下,动员社区内的一切资源,解决社区内的各种问题,如福利、就业、环境污染等,提高全社区居民的福利和生活质量。

《支教美丽中国:用思想去量度,以行动去求索》

信息来源:微信公众号:单读  发布时间:2016-09-09

在中国社会城乡一体化的高歌猛进中,看似普遍联结的阴影下,却是更深的断裂。而不自知地深陷于鸿沟之中的,不是背井离乡,遁入钢筋水泥缝隙,隐没于冠冕堂皇之中的城市工人,而是那些留在原地,被阻隔在“世界”之外的孩子们。我们试图去记录这个时代,根本上是为了改变这个时代;我们不搅弄风云,也不甘心于无能为力,束手就擒。用思想去量度,以行动去求索──单向街公益基金会与美丽中国,两种方式,殊途同归。岁月河山,城镇乡野,过去或未来也许都与我无关的人们,都隐隐在侧。我们有坐观批判的权利,更有直面问题,铁肩担道义的勇气。用一种直面,换一种毁灭。用一种走进,换一种公平。只有先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

我和美丽中国的这份缘

作者:李郁青

亲朋好友时常跟我抱怨,问我是不是支教“上瘾”了。我明白他们的隐忧,也懂他们的“不支持也不反对”。然而我并不是有多热爱支教,我向往的是教育公平这个美好的愿景,而支教恰是通向它的路径之一,它是过程,不是目的。我更没有对它“上瘾”,恰恰相反,我也希望它有尽头。加入美丽中国,我也是带着这样的愿望。

2012 年底,我在母校南开大学第一次听到美丽中国的介绍,讲者是美丽中国创始人小潘。也恰好是在这一年,我正在认真思考自己的职业与人生。美丽中国为早已对农村教育产生了兴趣的我展示了一种可能,我开始了我的准备。我的第一个想法便是用暑假的时间先去初体验支教,看看自己能不能派上用场,也试试自己是否能适应乡村环境。2013 年夏天,我前往贵州,踏上了自己的第一趟短期支教之旅。

于是,乡村,成了我的第一位老师。我逐渐学着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用自己的心去体会,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城市之外的那一部分,这个国家的另一半,在经历着怎样的剧变。从留守儿童之殇,到农村家庭的破碎;从农田的荒芜,到乡村学校的落败......这里的一切直戳内心,带着我反思,也赋予我灵感。我的第二位老师是我的学生,其中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比凋敝的农村万象更触目惊心的,是成长于这里的人日渐贫瘠的心田。拿什么去浇灌它,是困扰着每一个支教者的难题:知识?爱?还有什么?还缺什么?当他们用勤奋、聪明或是暴力想要努力挣脱的时候,我能在他们的眼神深处看到迷茫、无助与恐惧。除此之外,我也从同行的支教者身上学到很多。在他们的故事里,有感动我的正能量,有帮助我挣脱桎梏的新角度,也有思想火花的碰撞,激励着我迅速成长。这些支教中的人、事、物所释放出的生命力量,如同一个巨大的磁铁,持续地吸引着我,让我从 2013 至 2016 的每一个寒暑假几乎都回到最初的那片土地,参与支教,努力成长。我也渐渐明白了,自己的生命中,还需要学习些什么。

于是 2014 年 8 月,我来到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开始攻读社会工作硕士,努力成为一名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我所学的,就是如何更好地帮助人并且助人自助。我很庆幸在求学路上我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为什么来以及想要带着什么离开。每当我学习新的知识,我可以把农村教育里的现实问题当成我的假想敌,这让我有的放矢,也帮助我在未来学以致用。需求调研、项目设计与反馈这些技能让我重新审视一个社会服务项目的思路;心理创伤疗愈、儿童虐待等理论和实践技巧使我更了解未来服务对象的特点;我的一位老师曾说:有很多社会问题,我们努力了很久,投入了很多,但没有立竿见影的成效,渐渐的努力的人就四散了,但你们要记住,不是你们解决了这个社会问题,而是你们放弃了它。我不希望,农村教育是下一个被我们放弃的阵地。在美国求学的每一天,我都梦想着回到这个阵地:让所有的中国孩子,无论出身,都能获得同等的优质教育。这个愿景很大,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我不愿意让自己以一个弃赛者的姿态落荒而逃。于是在这个毕业季,我投出的唯一一份简历就直奔美丽中国。从第一次听到它到现在,快四年了,我用这段时间装备了自己,我想,我已经准备好了。

很多人问我,回国支教难道不是大材小用?但在我及许多美丽中国人的心中,装着一个更大的愿景,在那个愿景里,是没有支教的,因为它不再被需要。支教的终极目标就是消灭它自己。当然,这需要很多人、很长时间的努力与坚持。我希望成为这其中的一员,并献出我生命中的一段时光。我不想做逃兵,无论是逃离这个问题,还是逃离这个国家。当初的离开与求学,是为了今天更好地回来;走进支教,是为了在未来某一天更好地与它告别。

《浙江:志愿服务可兑换学分落户当地 不同星级志愿者享受不同激励政策》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2016年8月30日 01版  作者:董碧水

在入团、推优入党时,志愿服务时数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兑换学分,可落户当地,且子女可凭积分入学;对于家庭困难的星级大中学生志愿者,优先给予助学金支持,或酌情发放一定数量的生活费补助。《浙江省青年守信联合激励措施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8月28日出台并实施。按照意见,在浙江的注册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达到一定时数,就可以享受特殊“待遇”。这些特殊“待遇”共21条,涵盖教育服务和管理、就业和创新创业、社会保障、金融等多个方面。

按照意见,在研究生推荐免试、公派出国、评优评先等遴选中,同等条件对优秀志愿者优先选择。高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纳入实践学分管理,每学年志愿服务时长达到20小时以上,给予一定实践学分。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计划”的志愿者,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优秀志愿者或为其提供实习机会;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情况,纳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职称评聘的考评指标。创业的优秀志愿者在工商登记注册等事项受理中享受优先办理、简化程序等“绿色通道”服务和部分申报材料不齐备的“容缺受理”(法律法规要求必须提供的材料除外);同等条件下优先获得创业培训、金融扶持、孵化器入驻等专业服务,省青企协同时帮助开拓市场。优秀志愿者在为其直系亲属申办入住养老机构时给予优先。另外,志愿服务时数作为金融机构贷款授信的参考依据,在同等 条件下,优秀志愿者优先享受相关优惠政策,金融服务和信贷资源向优秀志愿者适当倾斜。在文明城市、文明单位评选中,星级志愿者及活跃志愿者也将纳入考评指标体系。

据了解,目前,浙江省通过“志愿汇”平台注册的志愿者人数已达500余万人,志愿者将按服务时长认定为不同星级。其中,参加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达到100小时、300小时、600小时、1000小时和1500小时,认定为“一星”“二星”“三星”“四星”“五星”志愿者。“不同星级志愿者,享受不同的激励政策。”团浙江省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无特殊说明情况下,目前暂定激励对象为连续3年无不良信用记录的“五星级志愿者”。

《上海嘉定:团干部、社工、志愿者,怎么“玩”到一起》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2016年10月26日 07版  作者:王烨捷

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团委的办公室里,如今有6个人坐在一起办公。一名专职的乡镇团委书记,外加5名社区青少年事务社工。这种状态,从去年上海群团改革大幕拉开后就已经实现。这种改变,没有当过基层团干部的人,很难体会到它的重要意义。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共青团系统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就是基层人力、物力不足导致的组织活力减弱。长期以来,街镇层级就是一名团干部“包打天下”的状况,而且很可能还不是专职。市一级、区一级团组织仅一个部门,一年就有可能安排近10个项目请街镇配合。如今在上海,共青团改革试点的最前线,这种状况已经有了较为明显的改观。在嘉定区,团区委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每一个街镇团委配备了4~5名专职社工,外加一部分体制外人士志愿者,基层末梢的共青团力量得到夯实。

“光杆司令”有了新帮手

嘉定区安亭镇团委书记吴力,现在至少可以把青少年维权、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这两块共青团重点工作,放心地交给5名社工。特别是为青少年维权领域的工作,吴力认为,这些社工干得比自己专业多了。

安亭是上海郊区重镇,位于沪、苏交界处,与江苏省昆山市花桥镇相邻。汽车全产业链企业集聚此处,2015年全年产值超亿元企业达128家,全镇企业技术研发中心84家。经济大踏步前行的一个必然结果是,人口尤其是高素质青年人口集聚。最新数据显示,安亭35周岁以下青年96720人,其中来沪青年65299人。这里有6所中学、7所小学,仅登记在册的“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即闲散青少年、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流浪乞讨儿童、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记者注)人数就有1100人,其中800人为来沪青少年。以上这些青年,都是基层团组织的工作对象。而过去,整个乡镇团委只有一名书记来面对这个群体。“光是联系十几所学校,就已经很吃力了。基本都靠学校自己做工作,实在顾不过来。”吴力介绍,青少年维权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共青团的重要工作,但也是最难进行的两项工作,一方面团干部专业能力有限,维权力度和水准都不能保证,另一方面,团干部各条线工作压身,维权效率也不行。

但这些工作到了社工手上,就变成了极为专业的“台账”。嘉定工业区青少年社工杨帆,对每一名在册的“五类重点青少年”都能提供标准化服务——在2~3个月内,与每一名青少年至少面谈8次,青少年群体聚在一起小组活动至少6次;25人以上社区活动至少一年9~10场。每次进行个案面谈,她都要先撰写个案服务申请,督导同意后进行面谈,然后记录面谈过程,出具个案情况评估表,最后还要经过督导审核。除了青少年维权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杨帆还要把一部分精力放在共青团的其他工作上。“60%的精力在维权和预防上,30%做团的其他工作,10%机动。”杨帆介绍,一般情况下,乡镇团委书记负责制定某项活动的大方案,社工负责人联系、统计、场地布置等工作,活动执行当天,社工们还会承担现场工作。“我觉得这样安排挺合适,团的活动中,我们也可以组织五类青少年参加,团的资源都可以‘为我所用’,相辅相成。”杨帆并不介意被团的其他工作占用一些时间,这种“占用”在她看来,对社工、对社工所服务的青少年,都是一种锻炼。

把“问题青少年”当志愿者来用,可行?

你可能无法想象,一名因故意伤害问题而走上歧途的青少年,在经过青少年社工一段时间的沟通、服务后,可以成为共青团工作中的一名青年志愿者。

安亭镇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小冬,此前因出现轻微违法问题,而被嘉定区检察院列为考察教育对象。第一次与社工封晨接触,小冬甚至连社区是怎么一回事都搞不太清楚。“他只知道小区是用来居住的,有物业。就连居委会这个机构他都不太知道,只知道这是一个管居住证的单位。”封晨在与小冬进行几次个案面谈后,在督导的专业指点下,安排这个小伙子参加了团委举办的各种公益活动。这个向来倔头倔脑、连家长都管不住的男孩,竟然特别喜欢陪社区里的小朋友做手工。第一次,他被安排到老人日托所,腼腆地陪老人聊天;第二次,他负责打扫小区里每栋居民楼的楼道,虽然话不多说,但干活儿卖力;第三次,他陪社区小朋友做手工,全程笑眯眯的;第四次,他跟着与他差不多背景的来沪务工青年一起包元宵过节,发自肺腑地开口跟社工说,“感觉挺温暖的。”封晨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小冬目前已经结束了为期半年的“考察教育”,但他与团组织、与青少年社工的关系并没有断,未来他将以一名青年志愿者的身份,出现在安亭团组织举办的各类活动中,承担一些杂务。“我想以后让他当小老师,给其他‘类青少年’带带课,做做帮教。”封晨说。

据介绍,安亭镇的社工原本归口在“司法口”,今年年初开始整体划拨进入共青团系统。一方面,司法社工专业条件极强,社工在工作中很难找到适合帮扶对象的、符合他们兴趣的青少年公益活动;另一方面,群团改革过程中,恰好需要一支专业的社工队伍从事青少年服务工作。据嘉园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负责人许玮盛介绍,目前整个嘉定有9000多名有效服务对象,按照1∶150的原则配备,区里已经“配置”了60名社工,每个乡镇有4~5名社工。

哪里来的社工?谁给社工付工资?

嘉定的特殊意义在于,青年集聚效应突出。这片区域对青少年社工服务的渴求极为强烈。据团嘉定区委书记徐慧泉介绍,嘉定目前配备的青少年社工全都受雇于上海嘉园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团区委向财政申报社工预算,向嘉园中心购买服务,嘉园中心委派社工到街镇提供服务。社工的薪资,按照上海全市统一的薪酬机制,按职级晋升发放薪水。从初级10级到初级1级,再从中级5级到中级1级,最后晋升到高级社工。许玮盛介绍,比较中档的中级3级社工,每月税后薪水可以拿到约6000元。除了社工,志愿者资源也被利用起来。比如,近期开展的“life in 嘉定”亲子户外节、“城市无车日”活动,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和磁力青年发展中心通过网上招募,组织了50多名青年志愿者参与其中;辖区内的高校和中学志愿者也发挥了作用,区里建立了中国(上海)高校传媒联盟社会实践基地,与同济大学、上海大学联合成立青年志愿者共建联盟,以项目化的形式落地各街镇开展志愿服务。

南翔镇,以上海特色小笼包闻名全国。但大多数人可能并不知道,这里现在也是青年创客的聚集区。“我感觉,现在乡镇团的活动离青年越来越近,越来越接地气。”该镇党委相关负责人对团委组织的学习培训、亲子教育、运动休闲活动印象深刻,她能随意列举出乐高天地、小荷尖尖、白领加油站、心灵驿站等“小美课堂”品牌项目,“很受创业青年家庭的欢迎,团委工作力量加强了”。青年获得感增强的同时,社工们也感觉更有奔头了。许玮盛介绍,尽管社工工资待遇还不算高,但与团委书记一起办公的社工们,明显工作状态更好了,“他们会发现,团的很多资源可以用,跟团干部合作自己也能得到锻炼”。社工们的“新工作”,除了能接触服务对象,还能与乡镇内的各级各类团干部、青年骨干接触,遇到好的资源,他们可以直接提议团委书记一起合作。“经常会有头脑风暴,这对年轻的社工来讲,其实也是在提升自己。”许玮盛说。

《如何做好短期支教》

信息来源:微信公众号 为爱黔行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2日

作者: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学生蔺雪仪

对于志愿者而言,支教可能是再熟悉不过的一个词汇。大学时光匆匆3年已过,令我感到最为自豪的无一不是来自我的支教经历。不过我并非想与大家分享我支教期间的故事,而是想谈谈我参加了多次支教后的感悟。现在的大学生志愿者所从事的支教大多是短期行为,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或者假期时间去做一些支教活动。这些短期支教活动往往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对于支教对象来说,他们在志愿者身上学到的内容不太具有系统性,再加上志愿者的个人能力有所差别,也在很大程度上使支教的效果缩水。

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组织者是有能力解决的。例如系统制作教学大纲,志愿者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所长,选择教学大纲中的部分篇章,在大纲的指导下添加自己的教学内容。这样,即使更换志愿者,也不会影响孩子们接受系统的学习。同时,还要加强志愿者之间的交流,这一方面可以使志愿者学习到其他志愿者的经验,也可以使新加入的志愿者了解教学情况及进度,从有经验的志愿者那里了解与孩子们相处更好的方式。制作规范的教案也是帮助志愿者更好完成教学活动的一个方法,通过准备教案及记录活动效果,不难从中找到最适合这一特定群体的孩子们的交流方式。通过短期支教这样的活动,孩子们的知识有所提高、视野有所开阔,志愿者们也跟着成长起来。在我与其他志愿者的交流中,时常听到一些志愿者表示参加完支教活动后,他们才清楚什么样的儿童更需要社会的关爱,更明白哪里才是国家最需要他的地方。我想,无论以后我走到什么岗位,我都会积极参与支教活动,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支教志愿服务活动增添光彩。我想对第一次做大学生志愿者、对支教生活还不是很适应的朋友们说一句话:能否在短期支教这样的公益活动中更多创造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你是否专业,而是在于你是否付出真诚和爱心。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会做好。


关键词:信息参考2016年第6期(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