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淄博职业学院图书馆!

信息参考2016年第5期(上)

时间: 2016-09-12 15:49:34     来源: 淄博职业学院图书馆 访问次数:

编者按:

九月的象牙塔,开启模式是朝气蓬勃的面孔和意气风发的身形。迎旭日、和微风、背夕阳,他们和秋天共同筑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可是,缺憾往往是完美的注脚。比如课上课下不离手的手机、食余桶里倾倒的剩饭、马桶里未冲的污物、自习桌上的果壳饮料渍、开口时毫无礼数的询问、静谧空间里的大声喧哗、不按规定存放的单车、随处可见的烟蒂、没有理由的逃课、未按时完成的作业、公众场合的不文明举止、甚至冲冠一怒的打杀……这些现象使得仰望象牙塔的学子们黯然抛却梦幻斑斓,开始或被动或主动地接受社会现实的挑战。

从小学起,我们就被教育要爱祖国、爱人民,我们每周对着五星红旗庄严敬礼,我们不停接受各种政治教育洗礼,我们天天坐在教室和书桌前埋首苦读。可是很少有人教育我们走近自然、接近社会、发现自己、热爱生命,在广袤的天地间无拘无束的接触发现奔跑活动、在频繁的社会实践中建立起对人对事的自我认知系统。我们的教育用大量的比赛、成绩、汇演推选出一批批万众瞩目的优秀的“精英”少年,却忽略了有太多资质平庸的孩子其实不想成为一个仅能坐在台下鼓掌喝彩的观众,而希望通过自身的实际参与建立起一种自尊、自信、自爱、自强并可以欣赏他人、提升自己、愉悦内心的能力,自己也能够成为人生大舞台上的一颗与众不同的可以发出自己光芒的小星星,只有经历过这个打磨的过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才有可能成为人格完整、有思考力和行动力的青年。

18岁的校园礼,充斥着老师们的谆谆善诱、苦口婆心,一遍又一遍重复着人之初的基本技能,是“来也匆匆去也冲冲”,是“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是“上课要认真听讲”,是“不浪费农民伯伯的血汗”,是“夜不归宿逃课旷课就约谈父母”,是“熬夜玩游戏不做作业就开除学籍”,是“不要随地乱扔果皮纸屑”,是“公众场合不能大声喧哗”……但是,结果却往往是白眼和无视之下的“我行我素”。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的教育出什么问题了?大学生了,你又在思考什么呢?现在的你对话三年后的你,是不是可以欣然仰望一个更高的维度呢?

我们希冀、我们期待、我们相信,你能!你们能!请时刻记得“梦在远方,路在脚下,调整方向,不断前行……”,你们可以走得更高更好更强的!

★《18岁的你应该需要有什么能力?》

★《千万别把大学当高中》

★《哪些学生气最应该被滤去》

★《为什么中国大学生不能经济独立》

★《所有的挫折和委屈都是成长》

★《挣不了1亿元也不可辜负青春》

★《上大学,培养这两种能力最重要》

★《大学新生该注意的40个处事细节》

《18岁的你应该需要有什么能力?》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年09月02日02版  作者:杨鑫宇

18岁,大部分学生从高中毕业并选择进入大学。有的人在大学里面大展拳脚,为自己的人生迈向辉煌打基础;有的人却无法适应大学的节奏和生活,勉强完成学业后依然对未来感到一片迷茫。18岁的学生青春洋溢,不少人自我感觉还没长大;但是,对学校的教授和导师来说,18岁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就是成人了,并有能力去独立完成学业上的挑战和挖掘出自己的所长。

“18岁的人需要什么能力?”这些能力让学生融入到大学里,为进入未来社会做好准备。

18岁的人必须能跟陌生人说话——(学院职员、院长、辅导员、房东、店员、人力资源管理人、同事、银行出纳员、卫生保健提供人、巴士司机——现实世界中的所有人)

我们常常教育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而不是教他们用更微妙的技巧去辨别一些不良的陌生人和大多数友善的人。因此,孩子最终不知道如何以尊重的态度和眼神交流来接触陌生人,并获得帮助、指示和他们在世界上所需要找到的方向。

18岁的人必须能找到自己的路——(校园、暑假实习所在地、在国外工作或留学的城市)

我们陪伴孩子们去所有地方,搭乘公共汽车、骑自行车、甚至是步行可以到达的地方;因此,孩子不知道如何寻找路线、如何应对交通的选择和混乱、如何为汽车加满汽油、或如何制定和执行外出计划。

18岁的人必须能管理自己的任务、工作量、最后期限

我们总是提醒孩子们何时去做作业或何时要交作业,有时候会帮助他们完成作业,有时会替他们做;因此,孩子如果没有定期提醒,就会不知道如何安排工作、管理工作量、按期完成任务。

18岁的人必须能帮助家庭

我们很少让孩子们帮助家务,因除了学业和课外活动外,现代的童年几乎是没什么空余时间的;因此,孩子不知道如何为他人着想、尊重他人的需求、或为整体的利益而做公平的贡献。

18岁的人必须能处理人际问题

我们往往帮助孩子去解决误会和抚慰他们受伤的情感;因此,孩子在没有他人介入的情况下,不知道如何应对和解决冲突。

18岁的人必须能应付低潮和意外——(来自课程和工作、大学级别的工作、竞争、严厉教师、上司和其他人)

当孩子们的问题遇到困难,我们出手帮助他们,包括帮完成任务、延长限期、跟成人谈话;因此,孩子不知道生活中的事物不会总按他们的想法进行,他们不顾后果却无需负责。

18岁的人必须能赚和管理钱

孩子们不工作,而是我们给钱让他们购买想要的东西;因此,孩子无法产生面对工作任务时的责任心、面对不讲情面的上司时的义务感,面对花销和金钱处理时的评估能力。

18岁的人必须能够承担风险

我们为孩子们制定处理事情的路线,避免他们经历陷阱或跌倒;因此,孩子无法拥有智慧去理解成功只有在不断的尝试和失败后才能得到,也没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应对事情出错或突发状况。

《千万别把大学当高中》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年09月02日02版  作者:杨鑫宇

   新生来了!同往年一样,随同“小鲜肉”来到大学的,是大批的家长,连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七大姑八大姨,也都加入了送学生的队伍。校园里,时常看到家长们拿着行李、忙前忙后;儿女尽管上了大学,是成年人了,可家长们就是不能放手。从高考,填志愿,到读大学,找工作,似乎一路都有家长全程陪伴。大学生真的失去独立性了吗?大学是青年走向独立的开始,大学期间,他们应该具备精神独立的能力,并习得经济独立的技能。大学教育是否成功,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毕业生脱离家人和校园的庇护,走向真正的自我独立。 上大学,对刚刚成年的学生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在许多学生和家长的眼中,这似乎不算问题。大学在他们眼中不过是基础教育的延伸,从高中升入大学,不过是从一所学校走向另一所学校而已。大学教育被称作高等教育,然而,高等教育究竟“高”在何处,很多人心中没有确切的概念。其实,大学教育之所以“高等”,是因为这一阶段的教育在目的、内容和手段上都和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有所不同。在目的上,大学培养的是能够独当一面、为社会作出贡献的成熟人才;在教育内容上,大学教给学生的是具备高度专业性、与实际应用或学术研究结合的知识;在教学手段上,大学教育更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自学、撰写阅读报告、完成小组项目等形式达到对知识的掌握。这些都和中小学截然不同。如果学生盲目地将以听老师讲课为主、被动接受知识灌输并以机械重复方式完成知识记忆的学习方法套用到大学学习中,结果只能是失败。 更重要的是,大学在教给学生专业知识之外,还承载了另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那就是为年轻人提供一个可以逐步走向独立的缓冲期,让他们在这个时期砥砺自我,为学生走向社会铺路开门。这个功能是中学教育所不包含的,也不可能通过学生埋头读书实现。 大学期间,学生有很多空闲时间可以自主分配,也有很多选择机会。一方面,学生可以在大学生活中学会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并利用这些时间做符合自己人生规划的事,如考取执业执照、学习第二外语、组建球队乐队,或者找到一个真心爱人;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通过在校园里作出的一系列抉择——如是否参加社团,是否出国交换,是否申请保研等——培养自己独立作出判断与抉择并对抉择结果负责的能力。如果一个学生到了大学,还像在中学阶段一样,要么在学习,要么在休闲,“两耳不闻窗外事”,那就真的是浪费了大好的大学时光。 另外,大学还和中学有一个根本不同,那就是学生在大学阶段必须自行决定自己的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上高中时,绝大多数学生的终极目标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为实现这个目标,学生们可以一门心思奔着同一个方向,按部就班地跟着教师的节奏认真学习,而无需考虑太多其他的事。而如果一个学生抱着同样心态进入大学,很快就会发现自己不知道自己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没有一个像高考一样清晰而公平的指标来衡量一个大学生的成绩。这样一来,学生很容易陷入迷茫,失去斗志与锐气。 正是将大学视作中学延续的心态,让许多大学生不知所措,从而浪费了大学本应给他们带来的各种机会。抱着和上中学时相同的心态念大学,不管念多久,都不能改变一个人的“学生心态”,这才造就了许多在大学里茫然无措,毕业后对社会一无所知,缺乏独立生活与独立判断能力的“大小孩”。这是每个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需要警惕和避免的。

《哪些学生气最应该被滤去》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年08月30日 02 版  作者:王昱

有些时候,你的学生气浓,很可能是因为被老师、家长保护得太好了——无限供应的温情、不设前提的体谅、没有理由的包容。

朋友刚结束了三个月的实习,据说痛苦不堪。领导很不情愿地在实习证明上签了字,并追赠一句“你啊,学生气太重”。当一个学生过于世故、圆滑,人们以“太没学生气”斥之;而当一个学生表现得过于单纯、理想、脆弱,人们又以“学生气太浓”斥之。争论学生气到底好不好就跟辩论赛一样。所以,我觉得探讨“哪些学生气应该被滤去”更实际些。

应试教育让人欲罢不能的一点是:知识红利很容易快速折现。如果你下了功夫、方法正确,卷面与排行榜很快会有所反映。在这种思维影响下,实习生往往不愿意从事回报周期长、收益遥远的工作,眼睛只盯着一臂之内的事,稍下了点功夫就盼望上司认可。

很多大学生有这样的经历:上课没怎么听,复习材料没怎么看,成绩居然也不错,甚至比那些“死读书的”还高了一大截。考分滋养起一种幻觉——不复习没什么大后果,努力了也没什么真优势。由此推演,不用心也没什么大后果,用心了也只拿死工资。但是,职场的考题数量与维度,岂是一纸可比。

学生气还表现为情绪主导行为。比较惯常的逻辑有:我跟女朋友吵架了,心情不好,所以不去上课了;那个老师不合乎我的口味,所以别指望我学好;冬天太冷了,所以我睡个懒觉。听命于情绪,的确让人更舒服。在学生时代,公然暴露这些可能没什么后果,把习惯带入职场就表现成这样:熬夜太累了,所以不想加班;领导太烦了,稀释了我的工作热情。

学生涉世不深本来不是什么大毛病,但是,校园生活是一个人打量社会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如果你的目光不能抵达更远处,因果关联只能在三五个人的际遇中建立,那你看待人与事物的方式将始终难脱稚气。

由此可见,职场中“学生气太浓”是一种委婉的批评,喻指职业素养不足。不过,如果仅把学生气归因于侥幸未被及时惩罚、功利未被及时纠偏,其实也不够客观。有些时候,你的学生气浓,很可能是因为被老师、家长保护得太好了——无限供应的温情、不设前提的体谅、没有理由的包容。当你踏进社会,庇护土崩瓦解,学生气暴露无遗。

我觉得,倘若有前辈以“学生气太浓”评价你,其实不必太过抗拒。他本可以拿训斥的刀子直接戳向你的理想化、情绪化、功利侥幸、视域狭窄,但体谅你刚入社会,并非真要苛责与计较,替你找了一个台阶下,愿意再宽限一些时日,容你调整。

学生气尽管包含着那么多坏习气,却也是保护你的最后一道屏障。若你还擦不去那一身毛病,就再也无法回避那凌厉的质问、失望甚至嫌弃了。

《为什么中国大学生不能经济独立》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年09月02日 02版  作者:王钟的

新生来了!同往年一样,随同“小鲜肉”来到大学的,是大批的家长,连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七大姑八大姨,也都加入了送学生的队伍。校园里,时常看到家长们拿着行李、忙前忙后;儿女尽管上了大学,是成年人了,可家长们就是不能放手。从高考,填志愿,到读大学,找工作,似乎一路都有家长全程陪伴。大学生真的失去独立性了吗?大学是青年走向独立的开始,大学期间,他们应该具备精神独立的能力,并习得经济独立的技能。大学教育是否成功,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毕业生脱离家人和校园的庇护,走向真正的自我独立。

一个典型的美国大学生的生活可能是这样的:三分之一时间完成课程,三分之一参加社团活动,三分之一打工。从校园饭堂、图书馆、行政助理、宿舍管理到餐馆、家教,美国大学生的节假日以及课余时间经常在打工中度过。

电影《中国合伙人》描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赴美留学生的生活场景:被实验室辞退的主人公,不得不到餐厅收拾盘子。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刷盘子”是中国人对出国留学的一种想象。不过,在当今蔚为大观的出国留学潮中,打工的中国留学生已经不多了——一方面,留学生到校外打工涉嫌违法,被视为“打黑工”;另一方面,90后中国留学生通常能获得来自家庭的财力支持。

至于在中国,尽管大学生不乏打工的机会,校内勤工助学和社会上的家教、促销等岗位欢迎大学生加盟,但是只有极少数大学生靠打工实现经济独立。

中美大学不同的教育制度或在这种差异中起重要作用。在美国,多数一流大学是私立学校,就读这些学校的学费较高,有的大学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加起来,可能接近一名中产阶级整整一年的收入。学生不得不通过打工补充生活开支,甚至在择校时因为心仪学校学费太高而退而求其次。相比之下,以公办教育为主流的中国大学尽管也收学费,但是学费相对较低,对中等收入的城市家庭并不构成太大的负担。

即便在美国,大学生仍然难言经济独立,家庭资助仍然对许多美国大学生十分重要。亚利桑纳大学对2007年入学的逾千名学生,进行5年的追踪调查后发现,毕业2年后,仍有半数学生依赖父母,或接受父母各种形式的资助,仅300人自称已完全经济独立。与中国大学生父母不同的是,美国大学生父母一般不会对子女全额资助,而采取对孩子部分资助的方式。

更具经济独立能力的大学生则在容易被忽视的北欧国家。在瑞典,尽管大学学费全免,但是大部分学生都在毕业时背负了债务。这一方面是因为瑞典的生活成本很高,另一方面因为瑞典的父母习惯对成年的孩子“零资助”。这也跟瑞典文化有关,早在中世纪,北欧的年轻人就常常离家去做仆人。在这种文化影响下,北欧人认为大学生已经成人,应该对自己的财务负责。

对中国大学生来说,即便他有实现经济独立的愿望,现实也难以满足需要。那些欧美大学生获得收入的方式,并不符合中国国情。

首先是银行贷款难以申请。在国内,最普遍的大学生贷款形式是学生助学贷款,它被分为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两个类型。但是,不管是申请哪种助学贷款,其前提是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这些贷款是具有资助性质的、面向贫困学生的贷款。学生在校期间,助学贷款的利息由国家财政补贴,这种国家福利决定了助学贷款的“高门槛”。来自普通家庭或者收入中偏上家庭的大学生,自然与学生助学贷款无缘。

其次是打工文化难以确立,大学生被视为廉价劳动力。对学生来说,最方便参加也最有安全感的莫过于学校图书馆、行政部门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了,但是这些岗位的时薪往往低至十几元。而且,学生因为要上课不可能长时间工作,学校也对学生工作时间有限制,勤工助学收入只是杯水车薪。到社会上打工虽然收入稍高,但也难以满足需要。即便是发挥专业能力的实习生项目,薪水也难言如意,比如,几家知名门户网站给实习生开出的日薪仅在80元到120元之间,而且要求全职工作,这在一线城市接近于最低工资标准。

再次是奖学金制度不完善。在欧美国家,学生解决学费问题的一大途径是申请奖助学金。发达国家的奖学金来源十分多元化,既有大学、学院提供的奖学金,也有企业在学校设立的奖学金,还有申请人所在社区的资助人设立的各种名目的奖助学金。值得指出的是,尽管一些奖学金只奖给那些成绩拔尖的学生,但是很多奖学金采取的是“按需分配”制,只有家庭年收入低于一定数额的学生才能申请相应的奖学金。而在国内,奖学金仍然以国家财政支持为主,而且主要对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发放,或者就是以“贫困生”为门槛的国家励志奖学金。

父母为孩子支付学习所需费用,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天经地义。前不久,云南一位准大学生因为离异的父母都不愿意出学费,因此把父母告上法庭,要求他们归还历年来的压岁钱。多数人站在同情准大学生的一边,认为父母因离婚而不愿意支付孩子学费是不负责任。这是因为大学生的确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学费,向父母求助是无奈的。但是,把父母资助视为“理所应当”,也反过来让大学生经济独立变得更困难。

大学生实现经济独立,既需要社会培育完善的打工文化,进一步提高劳动力报酬,也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大学拓展学费资助、借贷渠道。当然,大学生形成经济独立和人格独立的意识才是最重要的。

《所有的挫折和委屈都是成长》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年09月02日02版  作者:陈志文

   新生来了!同往年一样,随同“小鲜肉”来到大学的,是大批的家长,连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七大姑八大姨,也都加入了送学生的队伍。校园里,时常看到家长们拿着行李、忙前忙后;儿女尽管上了大学,是成年人了,可家长们就是不能放手。从高考,填志愿,到读大学,找工作,似乎一路都有家长全程陪伴。大学生真的失去独立性了吗?大学是青年走向独立的开始,大学期间,他们应该具备精神独立的能力,并习得经济独立的技能。大学教育是否成功,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毕业生脱离家人和校园的庇护,走向真正的自我独立。

徒步行军20公里,绝对的淬炼,相信绝大多数18岁的孩子都没有经历过。这是清华大学给3000余名新生上的第一堂课。

对于中国的大学生来说,太需要类似的第一课了。

在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下,伴随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很多父母都成了“直升机”父母,对孩子成绩要求高的同时,在生活照顾上无微不至,备加呵护。因此,孩子基本生活能力退化,骄娇二气旺盛,自私,几乎成为普遍特点。更麻烦的是,一直被父母捧着,学校里也少有惩戒,孩子们越来越娇气,受不得委屈,挨批评遇问题时,非常容易发生极端事件,以至于校园里的自杀和暴力事件时有发生。

日前,我跟一个大学学生处长聊天,谈到现在大学生最让人头疼的问题,他脱口而出:宿舍矛盾。很多孩子已经习惯了全家围着他转,他学习了,家里就关电视;他睡觉了,家里人就大气不能出,以免影响他的休息。久而久之,孩子觉得大家配合他的节奏理所当然,突然变成6个人住一间房,不同生活习惯马上就导致了严重的冲突。因为不适应这种集体生活,失眠、抑郁已经成为大学新生的第一道关,一些新生不得不退学。

大学是孩子们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公里,不仅要做重要的知识技能储备,更需要做社会化的淬炼:如何独立生活,解决自己吃穿住行;如何在一个集体生活环境中,学会与人协作、妥协,解决所有面临的复杂问题,甚至“斗争”。它是一个人成长独立的关键阶段,正因为此,即使在美国这样讲究“自由”的国度,一些大学一年级新生被要求住校,目的就是强化人的社会化。

18岁,从法律意义上说,是完全独立行使民事法律责任的开始,这从一个侧面提醒家长,无论你愿意还是不愿意,孩子们的人生已经开启,家长最需要做的就是尽快放手,过往的“直升机”只能开到这里了,孩子们也必须经历他该经历的一切淬炼。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有清醒的认识,孩子们也需要清醒的认识,你不再只是一个孩子,你需要去解决一切你将要面对的问题,这是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

当然,放手并不是简单地将孩子们一脚踹进社会里,家长与学校有责任协助他们尽可能平稳地渡过这一重要的关口。

去年我送儿子去美国读书,对美国大学这方面的做法印象深刻。

一般美国大学对新生都有一周时间的入学辅导(类似我们的新生教育),其内容涉及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系统介绍学校的生活与服务、安全与医疗、学习方法等,学校还会给每一个新生安排一个高年级学长,以帮助新生适应新环境与新生活。

同时,学校鼓励父母与孩子一起参与这个过程。一般的新生辅导教育中,对父母也有3天的配套辅导课程,除了介绍学校情况外,还会安排一些具体的课程,有一些新生活动则是和孩子一起参加。为支持父母参加,有很多免费服务,新生的饭卡上,也赠送了大约三天的免费餐食。学校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父母放心放手的同时,也让父母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

但是,无论做多少,学校和父母也只能协助你过渡,最后还需要你独立面对新生活。我想特别提醒新同学们,很多人都有着“骄娇”二气,无论什么原因带来的,这都是一份负资产。大学,这进入社会的最后一公里,给了大家一次修正的机会,把你遇到的每一份不愉快、委屈,都当成锻炼淬炼的机会,因为不管你成绩有多好,多有知识,如果不能融入这个社会,成为一个社会化的人,那些知识与分数都将一文不值。

我也想特别提醒家长,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习惯找你这支拐杖的时候,我们可以鼓励他、协助他,但绝不能再替他包打天下,因为我们无法替代他的成长。所有的挫折委屈都会成为孩子的财富,成为他们成长的一部分,而这恰恰是他们这代人最欠缺的,我们必须放手!

《挣不了1亿元也不可辜负青春》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年08月31日 02版 作者:王石川

不是每个人都能赚上1亿元,但每个人都有做梦的权利,也有为梦想而努力的自觉。 “想做世界最好是对的,但是最好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1个亿。”2016年华人首富王健林的霸气语录近日在网络上不胫而走,这位以287亿美元资产位列《福布斯》排名全球第18位的富豪建议,当首富要先确定小目标,比如1亿元。广大网友纷纷表示,被首富的“小目标”震撼了。(《北京晨报》8月30日)

“先挣1个亿”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也引来“何不食肉糜”的如潮讥诮。其实,如果看了这话的前后视频,便觉王健林并非矫情,也不是故意开玩笑,说这话的背景是许多年轻人一上来就说:“我要当首富!”王健林让他们先定小目标,倒显得可靠。今年上半年,万达商业收入376.35亿元,净利润为27.11亿元,这说明王健林想挣1亿不是难事。 巨富谈笑间日进斗金,再正常不过。王健林的“小目标”与马云的“最大错误”,相映成趣。马云曾感叹:“我人生中最大的错误是创立了阿里巴巴,我从没有想过阿里巴巴会彻底改变我的生活,我明明只是想做点小生意。”这话也引来坊间调侃。但是,这并非言者撒娇,他们“混”到了那个位置,眼界异于一般人,所遭遇的心理波澜也不同于普通人,何奇之有? 鲁迅先生说过,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老太爷一样。上述比喻的逻辑正可以用来说明不同资产人群的认识差异。不是每个人都能赚上1亿元,但每个人都有做梦的权利,也有为梦想而努力的自觉。与王健林发家致富的时代相比,年轻人像他那样崛起恐非易事。不过,时势造英雄,尽管让王健林发家的房地产造富时代终究渐行渐远,但是当今时代仍有新的造富平台。比如,有人认为现在是股权造富的时代。那些投身于创业大潮的年轻人,一定会有人成为富豪。 年轻人拥有了更开阔的视野,也面临着更澎湃的商机。互联网、新能源与环保、金融服务等行业已成为创富的新风口,而房地产、金属冶炼、煤炭、钢铁等高度依赖投资驱动的行业造富力日益递减。对于初入“江湖”的绝大多数年轻人来说,他们没有权势,也没什么背景,但新行业为他们施展才华不断提供着机会。有梦想,有规划,有不懈努力,总强过幻想和没有行动。 这两天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段子刷屏:“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饱了,你的柴呢?”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解读,笔者认为这是提醒每个人找准适合自己的努力方向。如果一味空谈,就会离挣1亿元的目标越来越远。当然,金钱不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指标,普通人只要不辜负青春,就能获得自己的“小确幸”。

《上大学,培养这两种能力最重要》

信息来源:南周知道 2016-09-01作者: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生 方可成

九月,开学季。此刻的你,是在收拾行李,踏上校园,准备好张开双手迎接大学生涯了?还是埋头工作,匆匆一瞥日历,花几秒钟哀悼已经逝去的大学时光?不管如何,那些在大学的日子,永远值得记住。

“人生苦短,学海无涯。”他写道,“所以,年轻人们应该学习那些最有用、以及最能让他们的人生增添光彩的东西。”

“知道”(nz_zhidao)告诉你,上大学培养哪两种能力最重要。

(一)

本杰明<span ;" style="font-size:9pt">・富兰克林大概是史上头衔最多的人了,单靠两只手真的数不过来。 作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生,我和他最直接的联系是:他是这所大学的创始人;除了办大学,他还创办了美国第一家医院、第一家公共邮局、第一家公共图书馆;在美国,他是家喻户晓的国父,虽然从来没当过总统,但先后参与起草《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被誉为“没当过总统的总统”,头像印在一百美元的钞票上;他还是科学家、发明家,那个传说中放风筝研究闪电的人也是他;噢对了,他还是个媒体人,不仅自己当记者、写文章、编报纸、写畅销书,而且是出版商、印刷商。 有很多角度可以解释富兰克林惊人的成功。在又一个新学年开始的时候,我翻开他1749年参与创办宾大前身时所撰写的《关于宾夕法尼亚青年教育的建议》,从中寻找他的教育理念——如果让他来建一所学校,培养出更多像他一样的人,他会怎样做? “人生苦短,学海无涯。”他写道,“所以,年轻人们应该学习那些最有用、以及最能让他们的人生增添光彩的东西。”那么什么是最有用、最能让人生添彩的东西呢?他列了一长串课程的名字,从历史到几何,从道德到地理。但最核心的内容是很简单的两个字:读,写。

(二)

富兰克林设计的大学培养方案,和如今美国的文理学院有近似之处。这些文理学院一般只有本科生,招生不多,课堂很小,教育的核心就是读和写。当然,读写教育的内涵远比这两个字看上去要丰富得多。“读”不仅仅意味着阅读书本,它指的是获取和输入信息:如何选择阅读的内容,如何获得这些内容,如何对信息来源作出恰当的评估,如何高效率地、有批判性地吸收其中的信息,将其整合进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些,是每一个专业的学生都应该掌握的能力。 “写”也是一样,它的内涵远远超过我们狭义理解的书面写作,而是关于如何输出信息、表达自己的能力。富兰克林在《关于宾夕法尼亚青年教育的建议》中就特别强调口头表达的重要性:如何正确地遣词造句,如何准确传达自己希望表达的信息,如何吸引读者/听众保持持续的注意力,乃至如何掌控自己的音调,既不低声下气又不过于高亢尖利。 即便不是文理学院,美国的大学一般也会在全校必修课程中设置读写教育的模块。模块内的课程只要是以训练读写能力为内核,学科领域并不受限:数学系、生物系、计算机系都可以开出“高密度读写”类型的课程,只要学生在课程中受到了信息获取和表达的训练,比如,至少两次信息搜集和整理训练,至少四次长篇写作,至少两次课堂演讲,等等。

(三)

富兰克林自己的人生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建立在高超的读写能力之上。从小,他就痴迷于阅读,他把身边所有愿意借书给他的人都“搜刮”了一遍。虽然只在学校上过两年学,但他依靠这些书籍进行自学。他的自学方式很特别,也很值得借鉴:在读完一本喜欢的书之后,根据自己的记忆把书的主要内容重新写一遍,或者进行体裁的改写,这既是对阅读能力的训练,也是在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 16岁时,他给自己哥哥办的报纸投稿,署的是自己的真名,但被多次拒绝。后来他改用笔名,成功发表了14篇书信体作品。在这些书信中,他假扮成一个叫Silence Dogood的中年寡妇,以她的口吻讲述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所有人都在猜这个寡妇是谁,谁也没想到“她”其实是个十几岁的少年。 后来,富兰克林用另一个笔名Richard Saunders写作了著名的《穷理查年鉴》,从27岁写到52岁,每年都持续出版。这一系列作品给他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回报,更是名声和社会资本——当然,还有在不断实践中愈发成熟的写作能力。 富兰克林的出版事业自然是与读写能力紧密相联的,而他在政治和商业上的成就也被广泛认为与读写能力相关——毕竟,没有哪一个行当是不需要输入和输出信息的。富兰克林曾在费城组织一个名为Junto(共读会)的读书俱乐部,成员来自各行各业。大家每周五晚上聚会,讨论自己的阅读所得,辩论道德、哲学、政治等方面的问题,交换商业心得,并且每三个月撰写一篇文章,在会上宣读并回答其他成员的提问。这种以读和写(包括演讲、辩论等口头表达)为核心、成员之间互相学习提高的模式,令所有参与者——特别是作为组织者的富兰克林本人——在事业中获得了难以估量的收益。

富兰克林生活的年代和今天有着巨大的差异,而如今读写能力的重要性和挑战性只有增,没有减。信息虽然看上去越来越易得,但要想在充斥着垃圾信息污染的爆炸式的环境中高效获得最有用的信息,并对信息价值作出最准确的判断,其难度或许远远超过富兰克林四处找人借书的难度。而在这个注意力越来越碎片化,表达方式越来越多元化的年代,想要让自己获得把话说清楚、并且有人听的能力,也越来越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输入信息,输出信息,以及贯穿整个过程的独立思考、逻辑思维、批判性视角,是富兰克林成为富兰克林的重要原因。对于刚走进大学校门的你,不管你学的是什么专业,不管以后从事什么职业,读写能力都应该是你最应该重视和努力培养的能力。

《大学新生该注意的40个处事细节》

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 2016年8月29日

1.洗漱时,再低点头,一个小动作,能避免将水溅到他人身上。

2.垃圾随手带走,保持公共环境卫生。

3.改掉堆积脏衣服的习惯,保持个人卫生也是对他人的尊重。

4.离开宿舍,随手锁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财产安全。

5.室友之间多些“举手之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帮助他人,收获远比你想象的更多。

6.闹铃不要调得太大声,以免影响别的同学休息。

7.宿舍听歌,戴上耳机,自己喜欢的音乐他人不一定喜欢,避免干扰他人。

8.室友学习或睡觉时小声敲打键盘和点击鼠标,尽量减少噪音。

9.宿舍夜聊,注意音量,以免影响附近同学休息。

10.未经他人允许,不要随意翻动别人的东西,即使关系再好也不行。

11.保持楼道安静,宿舍隔音较差,楼道里还有回声,如需运动,请移步室外。

12.茶渣剩菜,别倒水池,下水道承载力有限,茶渣和剩菜等直接倒入会造成水池堵塞。

13.进出大门时将透明门帘或棉帘向两侧掀开,避免打到前后的同学。

14.在食堂起身前回头看,避免突然起身撞上过道端饭的其他同学。

15.公共物品要爱惜,延长食堂碗筷、教室桌椅、宿舍衣柜等公共物品使用寿命,环保从小事做起。

16.在图书馆、教室、实验室等公共空间,切勿大声喧哗。

17.爱惜所借之书,看完及时归还,方便其他等着借书的小伙伴。

18.合理占座,座位资源紧张时应先到先得,尽量不要占座。

19.别在教室吃早饭,韭菜包子、馅饼和鸡蛋的味道也许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头号杀手。

20.“卿卿我我”,别在教室,这道理想必你我都懂……

21.上课或听讲座,自觉把手机静音,避免铃声突然响起。

22.上课或赴约,最好提前5分钟到场,守时是美德。

23.远离抄袭:抄袭他人,或者让他人抄袭,都是对双方的不负责任。

24.校园内拒绝“飙车”,摩托车的轰鸣让人困扰,且存在安全隐患。

25.将自行车停到专属区域,不要随意停在路边,影响通行效率。

26.借同学钱、物记得及时归还,信守承诺很重要。

27.麻烦别人,不要认为理所应当,态度礼貌些,礼多人不怪。

28.食堂打饭、送盘,记得对工作人员说声“谢谢”。

29.不同场合,注意着装,参加正式活动请远离人字拖和短裤。

30.集体活动,把握好“度”,集体聚餐、唱K不要大吵大闹,会扰民,与学生身份不符。

31.消息群里通知相关事宜,记得及时查看和回复,于人于己都方便。

32.发邮件前,检查附件是否已经上传,避免补发一封的尴尬。

33.回复邮件、统计信息时应标注自己的姓名,为汇总工作提供便利。

34.谨记“我行我素”不是“彰显个性”。

35.学会合理拒绝,倾听内心的声音,直截了当地说“不”并没有想象中困难。

3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真诚付出才能收获挚友。

37.每个人的成长背景、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都不同,学会尊重、包容,尊重个体差异不等于“没个性”。

38.别因“爱面子”拒绝沟通,有困难懂得向老师、同学求助。

39.对待小事别太斤斤计较,心胸宽广,有时吃亏也是福。

40.少些嘲笑,多些鼓励,保持谦虚才能看到他人的闪光点,傲慢只会导致固步自封。


关键词:信息参考2016年第5期(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