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淄博职业学院图书馆!

图书导读201401

时间: 2014-05-13 10:56:34     来源: 淄博职业学院图书馆 访问次数:

                                               本期主编:陈刚、曾历博

 

 

   内容简介: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语),一部荡气回肠的中国史诗。
  《史记二十讲》遴选诸多知名学者研读《史记》的二十篇经典之作,从思想、文学、史学、文献研究等各个方面引导爱好《史记》的读者亲近这部伟大的著述,追随司马迁这位伟火的史家“述往事,思来者”,触摸中国的世道人心。
  古史不是片段的杂记,便是顺按年月的纂录;自出机杼,创立规模,以驾驭去取各种史料的,从《史记》起始。  ——朱自清《经典常谈·史记》
  司马迁不用专门说一些议论的话,就呵以在史实的叙述中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这是他表达历史论点的特殊形式。——白寿彝《白寿彝先生论(史记)》
   常有人说中国没有史诗,这仿佛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件大憾事似的,但我认为这件大憾事已经由一个人给弥补起来了,这就是两千多年前的司马迁。 ——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

 


 


内容简介

隋炀帝杨广在世人印象中是个“艳主”、“昏君”。本书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上浓墨重彩地塑了杨广丰满立体的形象。全书激荡着气吞八荒的雄风,也洋溢着锦帐银烛的香艳和弥漫宫帷的血腥。从杨广统兵伐陈的煌煌武功,写到他一步步策划宫廷政变、夺嫡篡位、登基称帝直至被戮身亡,全方位地刻划了这个集辉煌与腐朽于一身的复杂的历史人物。这里有金戈铁马的沙场征战、纵横捭阖的时政策议、宫廷惊变的奇诡风云、舍生忘死的耿耿忠忱,以及权谋机变、官场炎凉、亲情冷暖;既写了他弑父杀兄奸父妃的无道,也写了他平定南陈、开通大运河的史功。

 

全书气势恢弘、场面壮阔,人物形象生动饱满,情节紧张环环相扣,笔势多姿,悬念迭出,是一部具有史诗规模的力作 。整部作品激荡着气吞八荒的雄风,也洋溢着锦帐银烛的香艳和弥漫宫帏的血腥。这里有金戈铁马的沙场征战、纵横捭阖的时政策议、宫廷惊变的奇诡风云舍生忘的耿耿忠忱,以及权谋机变、官司场炎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宋代文化史与政治史的综合研究,尤其注重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研究的重心而论,文化史在儒学的复兴及其演进,政治史则在改革活动中所显现的权力结构与动作方式。但在实际的历史过程中,这两个系列的发展根本是交织在一起而不可能清楚分开的,二者统摄在士大夫的整体活动之中。

 

   宋代士阶层不但是文化主体,而且也是一定程度的政治主体,至少他们在政治上所表现的主动性超过了以前的汉,唐和后面的元,明,清。这是宋代在中国史上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色,过去的史学界对此也已或隐或显地有所察识。但是根据比较严格的史学观点,我们仅仅满足于从直觉或整体印象所获得的抽象论断。怎样将这一论断建立在可以客观检证的历史事实之上,才是专业史学的本格任务。所以宋代士大夫的思维结构与行动模式在这部研究中占据了轴心的位置,本书副题主要即取义于此。

 

 


 

内容简介:

 

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丰富多彩的经历,他具有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和豁达开朗的性格,他虽然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一样……知道一个人或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系。主要的倒是对他是否有同情的了解。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欢的人。

 

本书围绕苏东坡的童年、青年、中年、老年四个时间段,讲述了伟大诗人苏东坡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期间还穿插了“王安石变法”、“元祐党人案”等重要历史事件,对苏东坡生活的时代予以深刻地剖析,使读者能够立体地了解苏东坡的经历。

 

作者林语堂作为近现代文坛翘楚,有他独到的视角和眼光,经过他解析后的苏东坡,有了林氏的装扮,却变得更加生动可亲起来。

 

 


 

 

内容简介:

 

“王阳明”三部曲《龙场悟道》、《起兵破贼》、《我心光明》是我国著名的专职历史作家、阳明心学潜心研究者许葆云最新力作。作者历经十年潜心研究,查阅2000万字,以雄健的笔力,细致描写了王阳明跌宕起伏的一生,对王阳明创立心学的精神历程做了深刻细腻地分析,同时生动再现了明朝隆庆末年至嘉靖初期复杂多变的政局。本书是首部写王阳明的历史小说!

 

作者潜心研究王阳明及其思想多年,创作态度极其虔诚,生动细腻地讲述了王阳明的光明人生和精神历程。 在本书写作期间,他四处搜集散佚的史料,并多次进行实地走访,前后花费三十余万元,历时数载才创作完成。本书生动地还原了当时明王朝各种政治势力的激烈角逐,对各种权谋的描写尤为精彩,在此前提下,详细讲述了王阳明在宦海浮沉中高人一筹的处世智慧,堪称体悟心学智慧的最佳读物。

 

 

 


 

 

内容简介:

张居正是历史上著名的宰相,但是世人对他的评价却毁誉参半,既有梁启超的“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位臣子,那就是张居正。”也有当年明月的“他独断专行,待人不善,生活奢侈,表里不一,是个道德并不高尚的人。”

 

   四卷本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以再现与“万历新政”相关联的宏大繁复的历史场景为中心,以理性、热烈而灵性的笔触,展现了宫庭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此消彼长,写出了斗争的复杂与残酷,刻画了张居正这一毁誉参半的封建社会改革家的形象,同时也成功地塑造了从皇帝、太后、权臣到民间大侠、歌伎侍妾等近百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对于这样一个人物,作者在大量考据、掌握史实的基础上,塑造了一个最真实、最全面、最不失偏颇的张居正。同时,作者还原了明代中后期宫廷和官场的生活风貌,以及北京、南京、扬州、武昌、荆州等城市的生活场景和民风民俗,是一部窥视封建社会百态的百科全书。

 

 

 

 


 

 

 

内容简介:

 

《万历十五年》是对当代中国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经典之作。它的重要在于,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具有颠覆意义的叙述历史的新方式。在此之前,国人的历史写作,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是政治宣传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历史书都是一种模式,一种口吻,一种角度,只提供了一种画面。黄仁宇的这本书,简直是给我们开放了另一个世界,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大陆人都会震惊,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像我们的教科书上讲的那样单调、格式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就像一道匕首,撕开了由意识形态统治历史写作的铁幕。

 

在《万历十五年》出版之后,有评论家称“中国历史学界的精神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人的历史阅读翻开了新的篇章。不夸张地说,在《万历十五年》之后,中国大陆进入了一个历史书写作和阅读的黄仁宇时代。”

 

 

 


 


内容简介:

 

从1583年后金努尔哈赤起兵反明,到1644年明朝灭亡。这60年间发生的事情惊心动魄,决定了明朝清朝的命运, “亲民学者”阎崇年 不仅写了以明、清双方在辽东地区的一系列决定生死的大战,还写到了双方议和,写到明朝的朝政危机,宫廷三案,炽烈党争,并生动鲜活地勾勒出那个特定时代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画像:努尔哈赤的锐意进取,皇太极的任性多智;万历的怠政,泰昌的懦弱,天启的顽劣;李成梁的功高跋扈,熊廷弼的雷厉风行,袁崇焕的敢担重任;魏忠贤的熏天权势,客氏的作威作福,阉党的小人嘴脸……这些人物、这些事件,构成了那个天崩地解、浓墨重彩的时代,通过解析这些人物和事件,作者为我们揭示出明朝何以衰亡、清朝何以兴盛的历史宝鉴。  
  这是让人热血沸腾、让个性表露无遗的舞台,努尔哈赤的坚毅,皇太极的进取,万历帝的怠惰,天启帝的庸顽,袁崇焕的忠烈,魏忠贤的奸诈,东林党人的绝望抗争,阉党群丑的擅作威福……
  这些人物,这些事件,述说着那个正邪对立、忠奸并陈的时代,见证着清之勃兴、明之将亡的历史大变局。

 



 

 

  内容简介:

 

 

本书从李鸿章的早年落拓,写到他参加镇压太平军、甲午海战,创办洋务运动,周旋于世界外交舞台直至死去的一生。 李鸿章从镇压太平天国发迹,创办洋务运动他的声望达到顶点。洋务运动的失败宣告了李鸿章创办的官督商办的官僚资本主义必然失败的命运。  

 

作者把李鸿章同古今中外要人霍光、诸葛亮,秦桧,曾国藩、张之洞、俾斯麦、伊藤博文等做了对比,指出李鸿章也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心,能够忍辱负重,但是他没有长远的眼光,不知道为后世立百年大计,仅满足于修修补补。不懂得现代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国民的地位、国民在现代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因此在现代国际竞争中处处落于下风。处处受制。总之他的失败也就是晚清政府的失败,是晚清政府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民主政治的必然结局。

   最后作者忧虑地说:“在晚清政府中李鸿章是最具有世界眼光、最有能力和品格的一个人,尚且不能避免失败的命运。今后内忧外患的风潮。将要比李鸿章时代还要严重数倍,但要想再找一个像李鸿章这样的人,也几乎不可能了。”

 

 

 

 

 

 

 

 

 


关键词:图书导读201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