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淄博职业学院图书馆!

信息参考

2018年第3期

时间: 2018-05-14 10:00:07     来源: 访问次数:

本期专题——校城融合

目 录

● 《战略管理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以安康学院转型发展为例》

● 《面向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电子信息创新型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 《校城融合视域下高校科技成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障碍与对策分析》

● 《基于校地融合的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思考》

● 《“校地融合”联村医生工作团队构建研究》

● 《国内外校地融合型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分析》

● 《“校地融合”携手打造绿色农业升级版》

● 《基于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视角的校城融合研究》

● 《地方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研究——以淄博市企业为例》

● 《山东理工大学:找准科研服务地方的着力点》

● 《烟台大学:校城融合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 《校城融合走出“淄博模式”》

●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家底”丰厚 全面对接新旧动能转换》


编者按:

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大学作为科研、人才、文化建设的高地,无论是对科技创新、人才聚集与培养,还是对城市文化建设、功能完善、品位层次的提升,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政府积极推动,社会广泛参与,企业共谋发展,人才是基础,待遇是激励,团队是保障,平台是关键。

当前我市正处在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构建“753”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时期,这就需要学院立足高职教育特点,努力挖掘自身人才、科研和文化潜力,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争取政府、行业企业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与共同参与,进一步找准发力点、着力点和支撑点,探寻真正适合发挥学院专业优势、能够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特点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推动学院校城融合各项工作走向深入。

本期《信息参考》撷取了部分有关“校城融合”的研究文章,以供学院领导和广大教师参考。


《战略管理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 

                                            ——以安康学院转型发展为例》

信息来源:《安康学院学报》 作者:安康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杨行玉 发布时间:201410

摘要:本文以战略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安康学院转型发展为例,分析总结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及校地融合互动发展的基本经验,指出要克服目前转型发展的战略瓶颈,需进一步强化战略思维,推进观念、政策、制度、体制等方面的创新。

关键词:战略管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校地融合;安康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正确认识和积极顺应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去年 819 日,赵正永书记在陕西省第二十一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针对陕西高校存在的办学思路功利化、学科设置同质化、管理方式行政化等倾向指出:“要想一想,我们的大学 100 年后还在不在,200年后还能发展成什么样子……”认真学习这些讲话精神,思考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问题,使人深深感到,必须以战略管理的视野,牢牢把握高等教育发展大势,推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与区域经济社会文化融合共生发展。

一、战略制定——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是转型发展的重要前提

战略管理是对组织在一定时期全局性、长远性发展方向、目标、任务,以及资源配置所做出的决策和管理过程,包括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两部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就是能不能站在战略管理的高度,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大学,建设什么样的教师队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建设、如何培养等重大问题进行思考和谋划。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战略管理的理念显得尤为重要,其核心是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和战略规划的全面有效实施。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能否借势走出一条区別于老本科高校,能够满足区域经济社会需求、适应自身办学历史和发展特色的发展道路,最重要的是要制定一个统御学校全程发展的战略规划。

(一) 凝聚战略共识—— 群众参与和专家意见相结合,做好转型发展顶层设计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战略的制定,不仅要考虑办学定位准确、发展思路清晰等战略内涵问题,更重要的是在战略制定过程中要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与科学的理论基础。“共同的思想基础不会凭空产生,也不是人为确定的,而是根源于共同的利益、生长于共同的事业、凝结于共同的目标”。以安康学院为例,学校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破除制约学校转型发展的深层次思想桎梏,用新观念开启学校转型发展动力之门,先后三次组织全校教育观念大讨论,积全体教职工思想之花、智慧之光,形成发展共识。坚持“走出去”,选送中层干部到陕西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金陵科技学院等高校挂职学习;同时“请进来”,邀请省内外知名教育专家为学校发展战略规划把脉,最终确立了立足秦巴,服务基础教育、服务“三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方向,坚定不移地走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之路。升本八年来,始终坚持不懈,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二) 确保战略稳定——将发展战略固化为学校规范性文件,确保长期稳定实施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战略规划具有全局性、方向性、稳定性和外向性等特点。战略规划的稳定性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尤为重要,通过校内民主程序将发展战略制定为规范化文件,确保其实施过程中不以个别领导的意志为转移,这是战略管理的核心要素,也是大学发展和大学精神的内在要求。牛津大学因“追求卓越”的战略目标写入大学章程,且 800 多年不变,而成为世界一流名校;合肥学院升本十年,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战略定位不改初衷,才得以实现学校今天的转型与突围,成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排头兵。安康学院升本后及时确立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制定了《安康学院发展战略规划》等四个发展规划,确定了到 2020 年左右把学校建成有特色、高品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奋斗目标,经过教代会等民主程序将其固化为学校规范性文件。

2010 年又制定了《安康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以及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校园基本建设等三个专项规划。“十二五”规划坚持“战略规划”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十二五”期间的发展任务。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突出开放式办学不动摇,始终坚持规划引领、战略管理,力戒盲目跟风、盲目效仿,克服了地处秦巴连片扶贫区、发展基础薄弱的劣势,克服了资源匮乏、资金短缺等多方面的困难,全力破解学科带头人紧缺、师资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在规模发展和新校区建设两个“追赶补课”向内涵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型提升”中实现了校地融合、共生发展。

二、战略实施—— —构建校地融合共生发展机制,实现互利共赢

徒法不足以自行,好的发展战略关键在于实施。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实施转型发展战略,校地融合是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才高地优势,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求,紧贴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社会建设主要领域、文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走校地融合之路,转型才能有大作为、大发展。升本八年来,安康学院在积极构建校地融合共生发展机制、创新合作模式上进行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

(一) 以省巿共建为统领,推动学校转型发展

2009 年 11 月经过多方谋划,陕西省教育厅与安康巿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建安康学院协议,协议内容涵盖校地合作、人才培养、科技攻关、文化服务等多方面,并就政策支持、经费保障、协调机制等做了明确约定,协议成为校地融合共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成为学校实施校地融合战略的重要依据。

(二) 以共建共享为模式,走城市与大学融合共生之路

城市与大学融合共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一方面,安康高新区的建设发展急需大学入驻,助其成为真正的高新科技产业园区;另一方面,安康学院随着规模扩大和质量提升,急需建设新校区破解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共同的需求成为合作的契合点,安康市委巿政府将学校新校区规划在高新区,把安康市图书馆、安康大剧院、高新区体育运动中心等设施规划在学校新校区,实行共建共享,面向巿民开放,避免重复建设,达到了双赢的目的。同时,在老校区资产置换中,实行土地出让金税费即征即返、报建费用减免等优惠政策,支持学校新校区建设 1.3 亿元。学校在新校区规划建设中,依据安康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建设山水人文校园,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将新校区融入安康山水园林城市建设,达到大学即城,城即大学的理想效果。学校新校区建成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新校园成为安康城市的一张名片,高新区也因大学的入驻成为真正的科教园区,初步实现了大学与城市融合共生、互动发展。

(三) 以共建科技合作平台为载体,推动多主体多目标合作共蠃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要避免校地科技合作的低层次、低效率、表面化,从战略管理的角度考量,最核心的是建立政府、学校、企业等多主体利益协同机制,尊重多主体的利益诉求,解决合作的内生动力问题,才能长久合作,互动发展,实现共赢。而从战术角度考量最基础、最关键的是共同建设科技合作平台和合作联动机制,利用合作平台凝聚力量、协同攻关。在处理多主体利益关系时,高校要坚持他人先赢原则,优先保证合作人的利益,吸引政府、企业及其他合作主体的合作意愿,强化合作行为。多年来,安康学院先后与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共建 9 个省市级科研平台,建成 3 个省级专家大院。与安康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共建陕西省富硒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与安康蚕种厂共建陕南蚕桑工程技术中心,与阳晨公司共建陕西省养猪专家大院、与平利女娲茶叶公司共建陕西省茶叶专家大院,建立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企业生产与技术推广于一体的合作发展机制,与县乡政府、社会团体、中小学及企事业单位共签订各类合作协议 70 余项。为了贯彻“2011 计划,学校与陕西省蚕桑园艺站、安康市农科所等单位共同组建了“秦巴特色农业协同创新中心”,服务秦巴山区蚕桑、茶叶、魔芋、富硒食品等产业发展。校地、校企合作的长期性、广泛性得以凸显,校地共建共享科研基地、联手技术开发攻关、联合申报专利成果、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初歩形成。

(四) 聚焦地域文化发展,共建安康文化高地

文化是区域发展软实力的重要基石和集中体现。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地方文化发展中担负着传承与创新的光荣使命。安康学院建成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地—— —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与安康市方志办、汉滨区档案局合作建成安康市方志馆。同时,广泛吸引陕南地方文化名人,打造地方文化研究团队,积极开展陕南民间文艺、民俗方言、旅游文化、文学批评等多方面研究,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紫阳民歌、汉调二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创办《安康文化》、《瀛湖》等地方文化期刊,连续多年编辑出版地方《文存》,出版一批地方文化研究专著,学校正在成为安康地情史料研究中心、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中心。每年参与安康市政府举办的“中国安康汉江龙舟文化节”和“中国南宫山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文化品牌的演出活动;参与承办安康市体育运动会、安康市中小学体育运动会等赛事,为繁荣地方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做出了贡献。正是这些契合点,使地方政府支持安康学院文化建设的力度更大,合作共建的程度更高,共建成效更显著。

(五) 构筑区域人才高地,共享人才资源

大学集聚大量高素质人才,又通过人才集聚带动学科集聚、项目集聚,增强区域内科技攻关、科技服务的能力。共享人才资源,是秦巴连片扶贫地区政府和高校在人才建设中的战略选择,必须突出人才队伍建设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以破解人才资源短缺的制约。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队伍建设既要充分考虑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又要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急需,帮助解决地方主导产业和企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充分体现校地双赢效应。近年来,安康市政府出台了吸引和稳定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实施了科研项目带动、技术成果共享、专家大院安居等措施推进人才高地建设。安康学院围绕安康巿主导产业,引进和培养一批接地气、服水土的“土专家”和“进得了课堂,下得了职场”的“双师型”人才队伍。在蚕桑、茶叶、畜牧、生态旅游、水资源保护、物流等学科领域吸引博士、硕士研究生 200 余名,这些教师既站在讲台教书育人,又深入田间地头、工矿企业服务生产一线;既走村串户送科技下乡,又深入企业协同技术攻关,涌现出一批陕西省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首席农艺师、科技特派员、科技副厂长、中小学和幼儿园副校 (园) 长,成为学校教学、科研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人才。

三、强化战略思维,克服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战略的瓶颈制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的大局观,要善于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放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落实。目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实现转型发展,政府和高校都在积极探索,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然而依然有不少制约其转型发展的瓶颈需要克服,这需要各方进一步强化战略思维,协同创新。

(一) 思想观念瓶颈:导致转型自觉性、主动性缺失

从政府、高校、企业三个维度来分析,制约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首要瓶颈是观念问题。战略思维不足,本位主义盛行、“分”“隔”心态严重,合作意识不强,在政府推动转型、学校自觉转型、企业助力转型的认识上存在差异。政府的官本位意识自觉不自觉地干预了学校内部事务,管理、指导与服务的关系处理不当;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内部学术本位的意识制约了转型,“顶天”与“立地”的关系不协调,缺乏有机统一;教师自我转型,提升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服务地方发展能力的自觉性、主动性不高,缺乏主动顺应转型发展的要求和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识;企业的利益本位、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价值趋向成为助力高校转型的思想障碍。解决思想观念上的问题,首先是政府层面要加强建设有利于转型发展的文化环境和物质条件,通过大力宣传和观念引领,使地方政府、高校、企业形成合作共生、互动发展的共识;二是强化战略思维,树立全局意识,摒弃本位主义,着力培育合作精神和互动发展意识;三是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紧紧抓住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根本,围绕应用型人才定位,深化教学改革,解决好专业设置偏离地方产业需求,课程设置与应用能力培养脱节,课程内容与职业技术标准不对接,理论教学重于实践实训等问题;四是要以主动的意识、包容的心态、大气的作风创新校地、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产教融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职业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 政策法规瓶颈:制约校地融合的深度发展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要充分地结合校情、地情,走“一校一策”和校地融合的个性化特色发展之路。目前,国家从宏观管理角度已出台了对高等学校分类指导、分类管理的指导意见,并鼓励不同层次的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但在法规层面缺少十分明确的依据,在具体的政策措施上缺乏系统性、协调性。国家在建设高水平大学方面实施“985”和“211”工程计划,在高职院校建设方面实施创建 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计划,而唯有地方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缺乏政府有效的政策引导和支持。2014 4 月,全国 178 所地方高校就产学研融合、推动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布的《驻马店共识》指出,“期待国家加快对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顶层设计;期待各级政府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反映出包括新建本科院校在内的地方高校的共同心声。国家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已明确,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形成促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法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从宏观政策层面进行顶层设计,解决目前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的法规政策缺失问题;必须加快制订《应用技术型大学条例》,明确其地位作用、管理体制、办学方向、投入保障机制等重大事宜;要加快推动 100 所国家示范性特色地方高校建设,硏究制定相关配套措施,统筹不同类型的高校协调发展。省市政府应加强具体政策措施的引导,既要分类指导和管理,更要分类建设和支持。就陕西而言,要切实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意见》,特别是要落实教育扶贫相关政策,将地处扶贫地区的高校纳入省级扶贫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中,加大对新建本科院校等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实行分类拨款调控,对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倾斜,探索和建立应用技术型高校的拨款机制和标准,帮助其化解债务,以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推进其办出特色;要进一步指导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明确定位,实行一校一策,差异发展、错位发展,克服同质化。地方政府应制定支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努力构建合作长效机制。

(三) 制度创新瓶颈:阻碍学校的特色发展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学校特色发展,争创一流的战略选择,也是陕西建设高教强省的战略需要,更是国家战略需要。但目前从国家对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建设的视角分析,缺乏特色发展和转型发展的制度供给,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严重制约了高校个性化发展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省域内统一的招生制度、统一的拨款制度、统一的专业申报设置制度、统一的办学评价体系等,未能提供高校个性发展所需的“自治”空间,窒息了个性化与特色创新的活力。专业设置自主权、一定限度的招生考试自主权、用人自主权等改革缺少制度保障;校企联合培养、校企协同创新等体制机制大多停留在双方意愿上,同样缺少制度供给。以安康学院在校地合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为例,地方急需蚕桑、茶叶、兽医等专业,学校也有能力培养,然而在现有招生体制下,考得上的不想学,想学的又招不来,造成了一方急需人才,另一方办学资源闲置的状况。诸如此类的问题急需通过制度创新加以解决。

(四) 政府职能瓶颈:加大了科学治理的难度

高等教育功利化、学科设置同质化、管理方式行政化等“三化”倾向,近年来深为社会诟病。辩证地分析,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政府、二是学校自身,但核心症结在政府,在政府职能转变和观念转变不到位。在现有体制下,学校建设资金和教职工福利等经费来源主要来自学费收入和生均拨款,高等教育功利化成为必然;按政府制定的专业目录设置专业,加剧了学科设置同质化;政府对学校基本建设、科研、教改实行项目化管理,促成了高校管理方式的行政化。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特别是设在地级市的学校,由于办学条件先天不足,区位优势缺乏,学科结构单一,科研层次偏低,师资力量薄弱,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双重任务,在谋求生存的发展战略中,自觉不自觉地优先选择了规模发展,自然而然地带有功利色彩;短时间内专业增长过快,学科专业的同质化成为一种必然;升本时间短,大学文化发展滞后,内部治理结构中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协调共生机制尚未形成,管理方式行政化较为突出。要克服这些瓶颈,唯有政府转变职能,真正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教育综合改革思路,切实落实《高等教育法》赋予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加快推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探索和建立符合高校实际的内外部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进而实现高等教育管理和大学内部治理的科学化。

(五) 动力机制瓶颈:限制了转型发展的创新空间

新建本科院校为何要转型,政府、企业为何要和高校合作,积极性如何调动,“剃头挑子一头热”怎么办?这里有一个内生动力机制问题,就是要形成政府支持引导,高校和企业都积极参与的良性互动发展机制。以利益引导机制和义务督导机制的形成作为突破瓶颈的关键。国家要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为战略目标,引导新建本科院校与地方政府及企业建立互动发展的利益共享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调节机制,建立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和资源共享制度,鼓励高校和企业共建科研平台、共同申报科研项目、共同培养人才,用利益的链条将他们绑在一起;地方政府应从经费支持、政策支持等方面拓展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空间,营造校地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环境和文化生态,推动大学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使文化成为转型发展的不竭动力。目支付,以达到长期挽留人才的目的。五是调整校内职称评审政策,优化职称评审环境,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解决高职称人才不足问题。通过上述制度的建立,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从而增强高层次人才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综上所述,高层次人才队伍是高校发展的核心力量,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高校的重要战略任务。地方院校必须从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精心规划、总体设计、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坚持培、引、稳、用结合,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保障服务,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满足办学需要,从而引领和促推地方院校持续健康发展。


《面向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电子信息

创新型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信息来源:《时代教育》  发布时间:2016年第15

作者:成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方红,雷霖,李红连,罗浚溢,胡庆

成都大学是唯一的市属高等院校,学校办学始终坚持立足成都、依靠成都、服务成都。成都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创建于1978,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鲜明的办学特色。目前学院开设了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物联网和数字媒体技术9个本科专业。学院面向区域产业,创新工程教学,全面实施“卓越工程师教 育培养计划”,悟守“自爱、自修、自尊、自强”的校训精神,立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 和文化传承”使命;学院以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为宗旨,以扎实的基础课程、面向行业需求的专业课程和提高工程动手能力为目的的实践课程为主要内容,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秉承学校的办学宗旨,为了适应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需要,为成都经济建设培养 高素质的人才,展开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以电子信息大专业平台建设为基 础,以校城紧密融合为手段,构建面向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构建适应成都电子产业发展的电子信息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适应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教学资源,学 院建立了跨学科适应多专业的电子信息大专业教学平台。提供电类比较通用的基础教学平台和多个专 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行“2+l+l”的培养模式,即第一二年不分专业,全部课程打通,三年级按专业进行教学,学生修完相当于原一个专业的课程和学分,第四年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学生通过选修不同课程,达到相应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提供富有弹性的教学平台设计和教学管理制度,体现了全面培养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给广大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的更大空间。在电子信息大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学院请东方电气自控公司、天兴仪表公司、大唐电信成都分公司、千嘉物联网公司等成都市电子产业的专家来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根据专业的就业定位确定人才知识结构,根据人才知识结构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确定课程设置,根据课程设置确定教学模式,突出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和教学实践性环节的设定,同时实行校内教学和校外教学的有机结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电子信息类专业为解决如何培养具有专业工程师素质 的应用型人才问题,构建了“一条主线、两个面向、三项原则、四个突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一条主线指坚持“以基本素质和工程能力培养”为主线。两个面向是指“面向行业电气信息领域市场、面向成都经济建设”需求,服务于成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三项原则指坚持“应用、实践、优化”的原则,努力办出应用型特色。四个突出是指:突出工程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突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过程;突出“产、学、研”结合的育人特色;突出创业和创新人才素质与能力培养。

2.围绕地方经济开展学科建设夯实 电子信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的基础近年来,学院围绕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开展学科建设,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优化学科结构和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作为学院改革发展的重点,下大力气抓好学科建设,并以此带动学院的全面发展。做好做强学科,关键在于人才。为此,学院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通 过内培外引,努力打造良好的学科团队,最近从校外引进博士12名,内培博士2,从企业引进具有副高以上电子信息双师型教师6名,外聘校外企业8名高级工程师作为学院的兼职教师,学院有 学校“1315工程”学术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6名。如今“控制工程”已列为学校的重点学科,与成都市龙泉驿区汽车产业研究院和学校机械学院共同开展成都市优势产业汽车电子研究,共建有汽 车电子研究所和交叉学科中心。学院还集中优势力量,积极组织申报各级重点专业,其中,“自动化”专业被列为教育部卓越计划实施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被列为四川省卓越工程师实施专业。自动化”专业也是省、市特色专业和学校的品牌专业。同时,围绕重点学科积极申报成都市 的精品课程建设,目前《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已成为成都市的精品课程。通过这几年的重点学科建设,我院的专业基本上能相互支持,互为依托,结构合理,各具特色,初步形成与成都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相适应、与学校发展定位相协调的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结构,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夯实了基础。

3.政企校共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条件

培养高级专门工程应用人才必须有良好的硬件设施和条件,也是形成应用型特色的物质基础。积极探索中央财政和地方共建项目支持,校企合作等方式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推动电子信息大专业实践平台建设,为培养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获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专项资金10万元,完成了电子信息大专业实验教学平台的物联网等实验室建设;同年成都市信息办拨款50万元支持成都大学信息与控制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学院与天兴仪表集团公司开展深层次的合作,共同申报立项了省级校外电子信息专业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西门子成都公司签署了共建总投人为650万元自动化综合实训基地。目前正在与企业共同申报“航空电子与通讯数据”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与成都汽车产业研究院、成都天兴仪表股份有限公司等达成共建汽车电子技术创新中心(投人460万元) 合作意向。同时,还与成都天四川东汽自动化工程公司、敦阳泰克、塔塔集团等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20,通 过这些 实验 室和 实习实训基地 的建设,使我们 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加强 了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

4.实施“CDIO教育模式”与企业建立长效的良性合作机制

校企深度融合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 的关键,而要与企业深度融合必须要建立互利的长效合作机制,实施“CDIO 教育模式”是建立校企 互利合作的有效方法。开展CDIO 教育模式的关键在于运用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实现了“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在“CDIO教育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参与企业的一个产品设计、一个技术问题的解决等,训练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思考与创新的能力。采用CDIO 教学方法,以案例 牵引、项目驱动、团队合作的方式,解决了“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的问题,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协调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化素质;企业以自己的项目研究为主导,依托学校资源,在产品研发、技术升级、员工培训、技能提升、专利申报和技术成果转让孵化,选人用人等方面成本都将大大降低。学院利用企业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制造技术、真实的工程环境,以及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相互取长补短,进行联合教学,有效地解决教学内容与企业实践脱节现象,提高培养质量。此外,企业掌握本行业的发展趋势、技术前沿情况,高校要以此为契机,加强产学研合作,通过解决企业发展面 临的技术问题,不断提升高校的科研实力。同时在实施CDIO教育模式的过程中,由于企业优秀专家通过将项目带人学校的课堂、实训、毕业设计之中时,还将企业文化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在学校学习 时就感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满足地方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5.依托学科竞赛和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工程创新能力

突出育人主题,丰富第二课堂创新活动体系。学院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 目标,突出育人主题,在活动设计和组织过程中紧密结合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急需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提供学生开展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的平台,形成学生自发参与、特色鲜明的丰富的活动体系,起到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独特作用。学院专门建立学生创新实验室和课外科技创新工作室,并为学生全天候开放。以学生党支部、分团委、学生会以及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大学生科技活动实践中心为依托,以飞思卡尔智能汽车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软件设计大赛、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创业大赛、网络安全及攻防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科技创新活动为牵引,以各项学科竞赛以及校园文化活动为平台,以大学生科技创新为载体,大力开展各种科技文化体育活动,通过融赛于学、赛学并重的教学思想,强化对学生进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到显著的提高。学生在参加全国飞思卡尔智能汽车大赛、全国及四川省电子设计大赛、全国电子信息大赛、全 国数学建模大赛、各类科创杯等大赛中累创佳绩,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

6.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面向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电子信息创新型工程技术应用人才”的实践已在成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成效显著。第一,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深化了校企合作关系,使企业由单一的用人单位角色转变为工程人才培养的直接参与者和最终使用者,实现了校企协同育人,使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人才培养方案更具有针对性,所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态度与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需求相匹配。第二,校企“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共建了1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和 20余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共建2个研究中心,申报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把企业真实的工程案例引人到校内实践环节,共同构建 了开放式、立体化工程与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提供了支撑。第三,政校紧密结合建设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1,省级卓越工程师计划2,省级、市级特色专业1,市级重点学科1,市级精品课程2,校级重点实验室1个。通过校政紧密结合使人才培养的内涵紧贴成都市产业结构调整,与成都市委、市政府将电子信息产业定位于带动成都区域经济增长、文化发展、社会进步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先导性支柱产业和把成都打造成中西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强市的战略决策紧密衔接,体现了成都大学服务 成都发展的战略定位。第四,通过教师企业研修机制和企业教师聘任机制的实施,普遍提高了师资队伍的工程教育水平,广泛开展了CDIO、项目驱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改革和学生考核方式改革,实现了教师从知识传授到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转变。第五,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发生很大转变,改变了“平时不学 习,考试前突击”的应试式学习方式,积极参加基于项目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以及各类创新实践活动和学科竞赛活动,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专业态度都有显著提高。第六,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自本项目实施以来共有4个专业4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2%以上,绝大多数毕业生都工作在成都市的电子信息产业企业,其 薪酬水平均高于平均水平。用人单位普遍认为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基本功扎实,上手快,成长快,发展快,能很快地融人到团队中。


《校城融合视域下高校科技成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障碍与对策分析》

信息来源:《科教热点》 作者:成都大学 杨明娜,但婕,刘晓 发布时间:20168月下

摘要:校城融合背景下,城市型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愈发凸显,通过与政府合作、与企业联手等多种方式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使得高校成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从教育、经济、科研等具体领域提出高校科技成果应用的必要性,总结了科技成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阻碍, 提出解决高校科技应用障碍的综合对策。

关键词:校城融合 科研成果 区域经济 服务障碍

基金项目:四川省2013-2016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阶段成果

1.高校科技成果概念

所谓科技成果是指人们在科学技术活动中通过复杂的智力劳动所得出的具有某种被公认的学术或经济价值的知识产品。近年来,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加强科学研究, 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 为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 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校城融合下高校科技成果服务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科学技术是核心生产力,在所有事业建设阶段都离不开科技成果应用,这些都是改变我国初级阶段发展现状的重要措施。高校科技成果服务区域经济建设,这与时代经济体制现状有着密切的关联, 以教育、经济、科技等主要事业为例,科技成果都体现出了多方面的服务价值。

2.1 教育事业发展需要

教育信息化是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但“虚拟社会教育却带来了诸多的危险性,网络信息覆盖社会而影响到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借助高校科技研究成果可引导高校教育工作改革。例如,虚拟社会是信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在虚拟网络平台中为人们提供了诸多的便捷性,营造了更加高科技、多领域的虚拟生活环境。危险性是虚拟社会不可摆脱的负面影响,在不良思想驱动下, 虚拟社会正面临着伦理道德、 国家法律、 公民主权等多方面考验。 高校根据互联网教学局势展开研究, 从心理学、 社会学、 行政学等角度分析教育信息化, 避免了虚拟环境推广而带来的社会性问题。

2.2 科技事业发展需要

信息科技是高校科技研究的主要对象, 借助科学技术成果辅助工业经济发展,这是行业改革与规划的创新表现。计算机信息系统是高校科研普遍采用的调控模式,其应用于工业物资调度具有多方面的操控价值。以电力行业为例,电力生产为工业自动化提供了能源保证,维持发电生产作业有序进行是社会发展必然要求。为了改变传统物资调度中心工作的缺陷,发电厂需充分利用科技化物资配送体系,降低人工调配物资工作的难度。当前,我国高校正推广“工业节能项目研究活动,对现代工业生产中存在的能耗问题调研,经过较长时间的理论与实践分析,为工业自动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指导。

2.3 经济事业发展需要

高校实施经济项目研究方案,通过广泛调研所得数据分析经济改革政策,帮助地区解决了经济政策实施难题。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个人所得税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 从个人所得税发展情况来看, 国家在个人所得税政策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随着时间推移而暴露出来的问题更加明显。鉴于个人所得税在财政收入中的经济地位,高校经济项目研究中,对个人所得税发展趋势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方案,避免税收决策失误引起的经济风险。比如,经过高校研究显示,地方政府需多方面考虑公民实际收入水平,征求广大公民的意见,编制出一套符合地方经济实况的税收政策。

3.校城融合下高校科技成果服务区域经济的障碍

尽管我国科技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高校每年也申请了许多先进的科技研究项目,但高校科技成果与经济事业发展之间的关联性不大,科技成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仍然没有完全建立。 结合实际应用情况,高校科技成果服务区域经济的主要障碍:

3.1 认识方面

对高校科技成果潜在价值认识不足,无法充分利用科研项目服务地区经济建设,这是地方政府宏观管理思想滞后性的表现。一直以来,地方政府把地区经济、教育事业分开发展,两者之间未能在思想上认识到联系性。这就导致,高校科技成果难以在经济产业中体现出应有的价值,地方事业政策也没有认识到科技成果的价值意义。

3.2 实践方面

在社会改造实践过程中,高校科技成果应用范围有限,仅限于某个企业活动的开发指导,帮助企业从理论上关注某一项先进科技。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来说,高校科技成果必须形成产业化模式, 对整个地区产业链形成良好的指导作用,才能创造出丰厚的经济收益。但是,目前科技成果在区域经济改革实践中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3.3 技术方面

就科技成果应用方面, 高校已经提出多套设备节能改造方案,借助高端科技设备实现企业生产作业的智能化,这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区域经济收益水平增长,创建了生态化工业经济经营模式。 虽然高校产业科技成果广泛, 但企业在生产技术方面的条件不足,影响到了科技成果的应用成效, 难以在企业经营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3.4 应用方面

近年来国家对三大产业经营方案实施了多方面调整, 以地区实际收益水平为参考制定调控政策, 满足了新时期区域经济体系经营的决策性要求。从根本上来说,地方经济事业与高等教育事业处于“独立状态, 两大事业并未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 企业依旧是经营, 高校依旧是教育, 科研成果无法真正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4.解决高校科技成果应用障碍的对策

为了全面使用科技成果服务区域经济事业发展,高校与地方企业要建立 “合作式教育培养机制,以人才战略为中心展开多项科研项目,以科研知识成果服务于经济事业。

4.1创新性。近年来高等院校对专业课程实施了创新化调整,推广各种先进模式以辅助专业课程教育,帮助大学生提升个人的职业技能素质。我国科技研究行业处于兴起阶段,市场企业对专业类人才需求数量不断增多,这提醒了广大高等院校需努力做好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企业为了适应高校科技研究改革需求,必须将科技研究成果与经济事业发展相结合,尽量与高校建立合作发展机制,把先进理论成果与专业人才应用于生产经营,这样才能发挥出科技知识的利用价值。

4.2先进性。人才是服务于经济事业发展的主要动力,科学规划人才培养战略模式有助于商业经济快速转型,促进企业实现经营收益的最大化。新时期商业经济呈现多元化经营模式,科技化营销方案在经营过程中起到了辅助作用,注重品牌科技研究是企业营销的关键措施。高等院校作为科技研究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应当把专业领域研究所得成果应用于商业经济改革,以企业技术创新、品牌创新等为主导,提供自主研究所得的知识产权,帮助企业建立现代化的商业宣传模式。

4.3独立性。结合市场对科技专业人才的需求,高等院校需积极调整专业教学模式,把先进思想理念融入到现有教学体系中,为大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科技成果” 项目是近年来高校专业教学的新模式,其利用某个专业领域项目作为教学平台,由师生共同参与项目规划、执行、管理,经过整套项目执行过程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从某种程度来说,解决高校科技成果应用障碍,必须要在相对独立的研究环境下进行,让企业有足够的科技成果利用空间。

4.4实用性。高校科技成果是推动区域经济改革的主要动力,随着市场对科技人才需求的持续增加,高等院校也开始注重专业教学模式的优化改革,坚持“实用性原则参与科技研究活动。借助科技成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必然决策,借助高校教育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越的学习空间,共同参与科技研究项目执行与研究活动。此外,企业要充分吸收高校提出的科技化方案,把理论成果转化为生产动力,努力提升产品制造与加工技术,全面提升产品质量以保证最终的收益。

4.5综合性。从综合服务机制角度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要广泛应用于经济事业建设, 帮助企业解决现实经营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无论是企业经营或生产方面,在市场开拓、项目合作、风险调控等方面,同样可以利用经济学科研成果,增强企业市场规划调控能力。此外,科技成果服务经济事业发展,也开启了校企合作模式的新方案,也是锻炼大学生科技研究专业能力的有效方式。高校需深刻意识到科技成果服务区域经济的先进意义,把科研成果应用到地方经济改革政策中。

通过分析校城融合视域下高校科技成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障碍,提出积极对策建议,对于城市型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基于校地融合的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思考》

信息来源: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作者:武汉商学院 陈文武 发布时间:201512

 摘要: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的要求以及由此赋予高校的使命,使得社会服务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高校职能,更多的是高校与社会融合的交会点,是高校价值的体现。地方高校对社会服务认识的深度、学校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以及社会对学校服务能力的认可度等还存在很多问题,成为地方高校拓展社会服务的瓶颈。大力推进校地融合,创新社会服务的形式与内容能够让地方高校突破拓展社会服务的瓶颈。

关键词:校地融合;地方高校;社会服务

基金项目:武汉市教育局教学研究重点课题《武汉市属高校社会服务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1022)研究成果

1.引言

地方高校是相对于部属高校而言的,指隶属于地方政府,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的高等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所在地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高校存在的价值,是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动力来源,是地方高校特色发展的依托,更是地方高校获得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社区等各方面支持的保证。但是,相较于部属高校,大多数地方高校在人才、基础办学条件、教学和科研水平等方面相对较弱,知名度及学校综合实力处于劣势。

因而,地方高校在社会服务中也处于弱势。一方面,社会服务需求者(政府、行业、企业等)在选择高校时一般以高校影响力为主要依据,地方高校最多只是“备胎”,或是象征性地获得点滴“支持”;另一方面,自身的影响力与实力决定了地方高校在争取社会服务项目时经常“底气不足”,主动看低自己。

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的要求以及由此赋予高校的使命,社会服务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高校职能,更多的是高校与社会融合的交会点,是高校价值的体现。地方高校着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是促进其发展 的重要载体。

2.审视高校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之于高校的意义,之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对社会服务的认识深度,影响社会服务的开展和社会服务的效果。

社会服务是指高校为社会作出的所有贡献,包括人才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文化服务、资源服务等直接的和间接的贡献。高校社会服务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高校发展的需要。

其一,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组织存在的理由,作为社会组织的高校必须通过社会 服务为社会做贡献,且其贡献大小也成为获取社会支持的依据。

其二,会服务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的综合体现。高校社会服务内容涵盖很多方面,人才服务、科技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无疑是最被看重的,透过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就能窥探出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其三,社会服务是形成学校特色的重要路径之一。一方面,学科专业以及由此而凝聚的人才、科学研究成果是高校特色,只有这些“特色”能够籍高校社会服务展示价值才有意义;另一方面,面对众多的高校,以自己的社会服务优势而凝练出的学科专业、集聚的人才、产生的科学研究成果,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特色,成为高校内涵建设的核心。

其四,社会服务是开放办学的重要突破口。象牙塔式大学、孤芳自赏式办学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以高校的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拆掉围墙、

融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体现,也是高校履行职能的表现。其五,社会服务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高校办学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因而,地方高校谋划转型发展,就需要审视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基于改善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来调整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思路等问题。因此,高校社会服务不能停留在“应该”层面,而是“必须的”,地方高校需要全面树立社会服务理念,创新社会服务的方式与内容,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3.校地融合是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切入点

与部属高校相比,大多数地方高校对社会服务认识的深度、学校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以及社会对学校服务能力的认可度等还存在很大差距,这些差距是地方高校拓展社会服务的瓶颈。

实际上,地方高校是地方举办的高校,与地方有千丝万缕的亲缘关系而更亲近地方,也更容易获得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理解与支持,当然,愿意自己的高校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地方高校发展的优势;另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既有重大的、全局性的,也有一般的、局部性的,地方高校只要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应该可以找到发挥作用的空间,并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力。这一切,决定于高校与所在地域的政府、行业、企业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即校地融合的状况。

因此,校地融合是地方高校争取地方的帮助与支持、获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空间的有效实现方式之一。因此,校地融合能够让地方高校突破拓展社会服务的瓶颈,促进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

校地融合简单理解为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合在一起,即紧密衔接、协调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融合方式,校地融合主要包括高校与政府、高校与行业、高校与企业等层面。高校的职能、任务,与政府、行业、企业的职能、任务具有差异性,实现校地融合,高校应主动而为,即积极主动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主动服务中寻求地方政府的支持、寻求行业企业的支持,促进高校进一步发展;地方政府应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为高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条件,行业、企业要充分利用高校的智力优势,促进行业、企业发展,实现高校与地方共赢,实现校地融合。

二是融合内容,地方政府的职能远宽于高校,校地融合应该是基于履行高校职能的全方位融合,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诸多方面融合,在全方位融合中发 挥高校 的 作用、体现高校的价值。其中人才培养质量与科学研究水平是高校实力的象征,也是校地融合 的基础,社会服务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发挥作用的结果,也是校地融合的兴趣点。此外,校地融合过程中,地方高校也应充分发挥学校教学、科研、体育等设施、设备及人力等资源优势。

面对校地融合的现状,地方高校应该注意:一是校地融合是全方位融合,必须在学校层面进行统筹,一方面综合协调各部门、各院系部,全面整合学校优势,避免单方面、单业务合作导致“事倍功半”;另一方面,根据学校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培育,提高校地融合效果。二是充分利用地方高校的政府资源、媒体资源、校内师生资源和校友资源,尤其是要寻求地方政府支持,搭建起学校与社会的广阔桥梁。

当然,地方高校基于校地融合推进社会服务,必须要克服两种倾向:一是“功利主义”,即注重“有偿”而忽视高校社会服务的含义,曲解了社会服务的真实意义,学校、部门、教师等把主要 精力集中在 “有偿”与“创收”上;二是“一味迎合”,专注于“适应”社会的多样性需求与现实需要,让高等教育“迎合”世俗的要求而沦落为社会的附庸。

4.以校地融合创新地方高校社会服务

地方高校在社会服务中处于弱势是客观现实。充分发挥地方高校与地方的特殊关系、以及地方高校接地气的优势,积极创导校地融合,不断创新社会服务的方式与内容,促进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

以校地融合创新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应该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4.1校地融合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的理念

持久的融合是以双方付出为基础。地方高校的发展需要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的支持,校地融合是地方高校寻求地方支持的重要路径,社会服务是高校人才、智力、资源等优势向社会进行的拓展与延伸,是地方高校实施校地融合的基础。“服务”与“支持”是校地融合的有效实现的利益点,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校地融合也许可以进行,但不可能持续发展。因而,地方高校实施校地融合应坚持 “社会服务”理念,将高质量的“社会服务”成果作为获得社会支持的“回报”。

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可能让学校在社会服务方面处于“难作为”的状况。但是,不论地方高校现在的服务能力与水平怎样,在校地融合中,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不能改变。地方高校可以基于校地融合,以及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支持中,针对性地提高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与水平,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而夯实基础,即当前向社会“取”为今后更好地向社会“予”。

4.2利用校地融合,锻炼学校教师队伍,提高社会服务意识与能力

教师是高校社会服务的最终承担者,教师的社会服务意识与能力决定高校社会服务意识、能力、质量。

地方高校多为教学型学校,社会服务大多是学校推动,虽然也有部分教师主动参与社会服务,而更多的是被动参与,即受到学校的限制和相关制度的约束。当然,被动参与不是不愿意参与,而是不知如何参与、如何服务。因此,培育教师社会服务的意识与能力,重在创造条件让教师能够参与社会服务、享受社会服务过程与成果。

实际上,社会服务是连接科学研究与科研成果应用之间关系的良好纽带,是实现知识转化、科研成果转化的桥梁和中介以及实现研究价值的可靠渠道之一。地方高校一方面应该激励教师参与社会服务,让其能够尝到参与的“甜头”;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要利用各种校地融合项目,从学校层面为教师参与社会服务提供机会,让教师能够参与其中、享受其中,增强意识、提高能力。

4.3基于校地融合,熟知社会需要什么,明晰社会服务的方向

高校提供的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致,才能使高校社会服务得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高校依据社会需求发挥其特点与优势。

发现问题必须身临其境。通过校地融合项目,高校专业技术人员、学生等融入特定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发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据学校特色与优势选择一些问题作为研究的新课题;同时,根据社会需要、遵守教育规律,调整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以学校的人才、智力、资源等优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

熟知社会需要、明晰社会服务方向,对校地融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核心在于“融合”,通过长效机制、综合项目,将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紧密结合在一起,尤其是教师、学生等要真正走进所在地域的行业、企业,实现学校与行业、企业共进退。

此外,地方高校需要坚持扎根所在区域。正如范海斯所言:“服务应该是大学唯一的理想”、“学校的边界就是州的边界”。

4.4透过校地融合,建立与社会的广泛联系,积极开展社会服务

地方高校各具特色,整体实力虽然不如部委属高校,但社会服务地方能力应该毋庸置疑,特别是一些特色领域甚至超过综合性大学。制约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往往是被熟知、被认可的程度等,即地方政府、行业、企业能否接受地方高校的服务。因而,促进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迫切要解决熟知度、认可度问题。

解决地方高校熟知度与认可度,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地方高校与所在地域广泛的联系。一般说来,地方高校与所在地域拥有的先天的亲缘关系,具有建立广泛联系的优势,而依托校地融合,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让地方政府、行业、企业认识高校的能力与实力,愿意让地方高校参与服务,才能将优势变为现实,巩固且持续发展这种联系。

5.结束语

由于社会服务之于高校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使得高校社会服务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面临很多问题,但籍校地融合应该能够有效地破解。地方高校通过校地融合,全方位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高校被社会认知的有效路径,是地方高校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路径,也是地方高校拓展社会服务、实现学校价值的有效路径。


《“校地融合”联村医生工作团队构建研究》

信息来源:《中国社区医师》作者:浙江丽水学院 朱舜 发布时间:2014年4

摘要:联村医生责任制是一种新型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但是,联村医生责任制也面临着医疗卫生人才匮乏、整体专业素质低下等问题的严峻考验。如何有效提升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全科医疗能力与服务水平、买现联村医生模式向全科服务团队模式的真正转变成为急待破解的难题。本文就此问题做一简单阐述,以期有所帮助。

关键词:校地融合;联村医责任制;工作团队构建

基金项目:丽水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校地融合式”联村医生工作团队实证研究((LC201240)

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确定联系辖区范围内各个行政村的医生称联村医生。联村医生负责规范化管理联系村的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等工作,以此建立的一种长效机制,称为联村医生责任制。联村医生责任制是浙江省余姚市结合工作实际,在2003年初推出的新型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该责任制明确规定了联村医生的主要工作职责和任务,并以辐射型流动服务为主要模式,负责涵盖辖区内各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任务。经过10年的推广和发展,联村医生责任制已经成为浙江省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模式。联村医生为群众提供了便捷、规范、安全、廉价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为群众能有效控制危险因素、治疗疾病和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联村医生责任制使卫生服务人员与广大农民建立起新型的医患关系,赢得了群众信赖,提高了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可与参与程度、加深了各级管理人员及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对社区卫生内涵的理解,收到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联村医生责任制也面临着医疗卫生人才匾乏、整体专业素质低下等间题的严峻考验。有的地区由于全科医学人才甚至是专科医生的缺乏,使得部分护士、公卫人员和其他卫技人员也承担了联村医生的工作,他们的专业背景和知识范围,严重制约了他们的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联村医生基本各自为政、缺少支持,使得他们的服务非常局限难以全面落实“六位一体”功能。即便是经过全科医生岗位培训的联村医生,也因为岗位培训的师资水平与时间限制等间题,使他们对全科医学的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难以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更谈不上应用于工作实践。联村医生单兵作战以及全科医疗服务能力低下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联村医生责任制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有效提升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全科医疗能力与服务水平、实现联村医生模式向全科服务团队模式的真正转变成为急侍破解的难题。

实践内容

为了探索联村医生责任制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升联村医生的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效率,改善服务质量,我们以城市较成熟的全科服务团队构建及运行规律为参考,结合丽水市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卫生的实际状况,整合丽水学院医学院与丽水市莲都区曳岭中心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组建“校地融合式”联村医生工作团队(以下简称团队),对联村医生责任制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实践与研究。

构建融合式工作团队:通过明确岗位标准,双向选择,竞聘上岗,组建1个由3名医学院专业教师(全科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专业教师各1)3名曳岭中心卫生院联村医生(社区医生、公卫人员、社区护士各1)组成联村医生工作团队。并构建相应的绩效制度与工作、学习、生活和网络平台,促进高校教师与社区医务人员的相互融合。

团队工作区域划定:以曳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地,覆盖2个自然村,约2000人服务对象,开展以社区居民全人全程健康”服务为核心的团队服务。

团队服务场所设置:曳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全科诊疗室,作为团队开展全科医疗的执业场所,各村设置流动医疗服务点作为团队进行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的场所;团队通过家论著·管理实践庭随访进行上门服务。

团队服务方式设计:实行约定服务,通过建立健全家庭健康档案,从单纯个性化服务向综合性服务转化;通过社区居民与团队医生建立的信任关系,对社区居民进行约定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扩展到“以健康为中心”。

团队服务内容界定:全科团队树立以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的新型社区卫生服务观念,以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重点人群为切人点,开展慢性病与公共卫生为主要内容的全科医学规范化服务工作。

初步成效

管理前后主要慢性病指标比较、见表1

                


管理前后卞要公共卫生服务指标比较,见表2

管理前后主要公共卫生服务指标比较%



讨论

团队对于提高联村医生的全科医疗能力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从表1}2可以看出,团队开展实践以来,服务对象的主要慢性病和公共卫生服务指标都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究其原因,是因为团队的分工合作能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专业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同时还能起到“样板作用”,对于其他联村医生的服务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团队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对于实现农村卫生人力资源效益的最大化,有效提高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服务质量。

团队还为联村医生搭建了最便捷的学习平台。在工作、学习实践中,相对固定的团队关系使团队成员之间更容易形成一种长期伙伴式的学习关系,建立互联网、短信学习平台,构建资源共享、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激励机制,不间断、渗透式传递全科医学理念、知识与技能,通过长期积累,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对于联于寸医生全科医疗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团队对于提高医学院全科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团队为医学院校专业教师的社区实践提供了有效的基层平台,专业教师实践经验的增加能使教学更加贴近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未来的岗位需求,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团队还能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践教学条件,从而有效促进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团队也是高校教师参加社会实践与服务地方的最佳载体,随着高校教师与联村医生的密切协作,推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医学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与区域影响力也将获得极大的提升。

存在问题

实践工作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团队涉及两个单位主体,多点执业与人事管理等相关配套政策仍然滞后,实践工作只能作为短期的研究工作进行。而要团队长期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则缺乏相应的长效保障机制;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明显滞后,无论是医学院校还是农村基层卫生机构,都缺乏充足的人力贮备去开展规范化的农村全科医疗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因此团队服务模式就无法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实施;医学院校和上级医疗机构对农村的关注依然不够,对农村全科医疗与社区卫生服务的研究相对滞后,许多工作的内在规律都尚待进一步地研究与实践。

全科服务团队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地,以一定数量的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由全科医生、专科医生、社区护士、公共卫生人员等组成,通过居住地管理形式,以建立居民家庭健康档案为抓手,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综合性服务。全科服务团队站在个人或人群的整体需要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总体目的等立场上,由全科医生作为协调者,根据全科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提供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统筹兼顾、协调一致的卫生服务。全科月及务团队是国际上公认承担社区目生月良务工作的最佳载体。

发展和完善全科服务团队是由我国全科医学发展现状决定的,是在当前现实条件下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改革,推进新医改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涵。“校地融含式,’联村医生工作团队正是刊全科服务团队内涵的深刻理解与全新注释。高校教师的学术理论优势与联村医生的实践经验优势有机融合,对于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学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村地区初级卫生保健以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校地融合型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分析》

信息来源: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作者单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周燕,魏莉

摘要:采用文献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介绍国内外校地融合型图书馆的成功案例分析该类型图书馆运行的基本情况和在服务创新方面的实践提出校地融合型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校地融合型图书馆;服务创新;分析

目前,图书馆生存在一个相互依赖的时代。各类型图书馆联盟逐步兴起和不断发展,推动了高校和区域共建共享图书馆的步伐。 本文研究的“校地融合型图书馆”中,“校”是指高校,“地”指城市或区域。 国外校地融合型图书馆的实践起步于上世纪 70 年代,国内则起步于上世纪 90 年代,这种新兴信息实体是地方政府和高校共同打造的学习中心、文献信息中心和文化休闲中心。其定位主要是高校与地方政府或高校图书馆与地方公共图书馆双方紧密合作,共建共享共用共管。它兼有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两重性,既要服务校内师生,为教学科研提供资源和服务,又要向社会全面开放,服务市民,为市民提供继续教育、信息服务和文化休闲的场所。

从资源、技术、服务三大要素来看,资源建设与整合是共建共享的基础,技术是共建共享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而服务既是共建共享的目的,也是检验资源建设水平和技术能力的最终途径。因此,创新高校和区域图书馆用户服务,实现校地融合型图书馆服务效能 1+1>2 的目标,直接影响着其是否能够持续发。本文选取了国内外校地融合型图书馆成功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其基本运行和服务创新情况,总结经验和教训,并提出校地融合型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策略。

一、校地融合型图书馆概况和服务创新案例

(一)美国科利奇希尔图书馆

美国科利奇希尔图书馆是由科罗拉多州的威斯敏斯特公共图书馆和前程社区学院图书馆联合共建共享的新馆。图书馆馆舍建设经费由社区学院和政府共同出资,其所有权归州政府;在馆藏建设方面由两馆自行预算、采购和维护。前程社区学院拥有独立的主体图书馆,新建的校地融合型图书馆作为学院分馆与高校主体图书馆相分离,但可以方便地获取学校 主体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

科利奇希尔图书馆第一层是威斯敏斯特公共图书馆,其门对着主街道,便于市民进入图书馆;第二层是前程社区学院图书馆分馆,其门对着校园中心,便于师生员工进入图书馆。在用户服务方面,科利奇希尔图书馆从真正意义上体现了共建共享的合作原则,虽然威斯敏斯特公共图书馆和前程社区学院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仍然隶属于原图书馆,但是他们之间能够相互帮助,并通过图书馆量的馆藏资源共同为不同用户群体提供咨询服务,社区居民和高校师生可以随时查找所需信息。 同时,图书馆每一层都设有自由查阅。双方图书馆馆长按照协议书共同管理计算机网络。此外,科利奇希尔图书馆的管理层人员从双方人员中选出,属于典型的层级组织结构,它鼓励各部门定期召开双方联合会议,以便更好地协调图书馆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发展。

(二)英国伍斯特市共建图书馆

2000 年英国图书馆和信息委员会发表了 《发展学习型社区》的报告,报告指出社区或一定地域内的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应该通力合作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正是基于这种理念,英国伍斯市的伍斯特大学图书馆、伍斯特郡公共图书馆、郡档案馆和当地商业协会共建了图书馆。 组织管理上,共建图书馆以相互协作为基础,例如伍斯特郡委员会和伍斯特市大学经常就图书馆管理问题展开讨论,内容包括各部门工作,特别是如何提高经费使用效率等问题。在用户服务方面,伍斯特市共建图书馆的全部馆藏资源面向所有用户开放,馆员们为用户提供一致的文献信息服务,用户很难分辨出馆员原来的工作背景或专长。

为了使各类型用户更好地进行学习和研究,共建图书馆被分为散漫的活动区和安静的学习区, 这种方式淡化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区别。同时,图书馆对全体馆员进行集中培训,推动不同背景的馆员更好地理解和合作。 在资源和服务共享方面,大家达成一致协议,共建图书馆通过精彩纷呈的活动让各类型用户群体都能受益其中,如文化交流、儿童服务、高品质酒会和展览会等。

(三)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

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是宁波市教育局的直属单位,它同时也是宁波市第二图书馆、鄞州区图书馆、宁波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宁波市红领巾图书馆和宁波市数字图书馆。 该图书馆2003 12 28日建成并正式向社会开放,是为宁波市民和大学园区各校师生提供教育、信息和文化休闲服务,为全市儿童提供阅读活动和教育培训的社会公益性服务机构。

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零复本”是本馆图书采购的基本方针之一,以种类的齐全与周边院校多复本的藏书方针达成互补。 和鄞州地方文献为图书馆的收藏重点,如《民国鄞县通志》。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宁波服务站于 2007 该图书馆设立,每个宁波读者只需在平台上注册登记就可以免费享受该平台的所有资源服务。

在用户服务方面,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在共建馆定位、软硬件设施、革新观念、创新体制上都体现了以服务代管理的理念。图书馆拥有公众教学区、报告厅、展览厅、音乐厅、文化沙龙及活动休闲中心等,专门为市民提供学习、娱乐和文化休闲活动,如开办《明州大讲堂》、《明州展廊》。 从 2008年起逐步建立馆外服务点,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教育院校、社区共建分馆 500 个、“市民书屋”、“职工书屋”百家、乡镇图书馆(室)22 个、汽车图书馆”55 家、“漂流图书站”13 个、“集体借阅站” 30个。同时,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创建有对于图书馆发展有促进作用的附属产业,比如开办书店、销售文具、音像制品等,同时也开展了复印、打字、印刷等服务。

(四)北仑图书馆

“北仑图书馆 ”是宁波市北仑区政府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统分结合、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合作原则下,共建共享的新图书馆。 图书馆建筑为一整体,其中方形馆舍五层,包括宁职院图书馆和两馆共用的学术报告厅、会议室、研讨室、展厅等,圆形馆舍三层,主要是公共馆部分。 馆舍建设经费由宁波市政府、 北仑区政府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出资完成。 为了更好地管理,区校合作成立了北仑图书馆管理委员会, 主任由分管文教卫生的副区长担任, 副主任由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担任,成员有区府办、文体局、学院的相关职能部门。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统一协调两馆工作。北仑图书馆于20142月向全体读者开放。在资源建设上,公共馆主要采购普及性读物,宁职院馆主要采购专业类图书,两馆互为补充。同时加大电子资源采购力度,做好地方文献建设和情报服务工作。

在用户服务方面,两馆共同协作,扩大“九峰讲坛”影响力和知名度,举办各类书画展、摄影作品、科普宣传等展览,每周二、四下午免费播放3D电影,同时有序推进图书流动站、区农家书屋、科技情报站的建设工作,将文化为民、文化惠民与文化育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支持高校教育和科研工作,推动知识储存、共享、创新和文化传承。 目前,北仑图书馆共有57家流动图书站、9家乡镇图书馆分馆、205家农家书屋、4家科技情报站。今后,北仑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将逐步扩展到北仑区域规划的80 万常住人口,成为北仑区域的藏书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社会教育服务中心和网络服务中心,同时也是各乡镇图书馆、社区、村落图书馆的协作中心,使北仑区域图书文献领域形成“一盘棋”的服务模式。

二、校地融合型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分析

(一)资源建设和服务手段

在资源建设方面,校地融合型图书馆更加注重资源共建共享,如科利奇希尔图书馆是在前两馆共同文献资源的基础上建立的,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零复本,体现了资源收集的全面以及与周围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的理念,北仑图书馆更是在合作委员会的指导下,协调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采购的内容和重点。同时,科利奇希尔图书馆在网站建设上,仍然保留了各自图书馆独立网站,但同时实现了所有文献资源的统一联机目录检索系统,独立的图书馆主页保留了原有用户群的查阅习惯,统一的检索界面使其他用户能够方便、快捷的检索到所需资源。 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为校地融合型图书馆用户服务的协调和一致奠定了基础,如以上四所图书馆全部馆藏资源面向所有用户开放,其中伍斯特市共建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无缝的服务,尽量不让用户分辨出馆员原来的工作背景或专长。北仑图书馆兼顾校内师生读者和北仑区域居民的需求,调整和延长开放时间,其中学院图书馆保证在寒暑假期间每周开放5 天,与公共馆基本同步。

(二)队伍建设和服务能力

校地融合型图书馆需要各方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在服务工作方面有所突破。由于各方馆员对新的合作模式较为陌生, 因此会产生各种担心和隔阂的心理。因此加强队伍建设,开展培训和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如伍斯特市共建图书馆对所有馆员进行集中培训,以促进不同背景的馆员之间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合作。北仑图书馆邀请了杭州图书馆专家为两馆全体馆员开展专业服务培训,同时两馆联合邀请专家开展安全消防讲座和逃生演习,确保双方步调一致。为了两馆下属各部门的工作人员更好地合作,图书馆组织了各部门进行对口交流,使大家在日常工作中更好地做到互通有无,协调发展,保证馆员们在兼顾各类型用户群的基础上,发挥交流和协作的优势,使新馆服务水平更上一层楼。特别是读者服务部和信息咨询部的员工要适应不同用户群的需求状况,当面对一个学生读者时图书馆员必须像一个老师给予指导,而面对社会读者则需要提供周到的服务和帮助。

(三)管理模式和服务效果

校地融合型图书馆要打破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使得图书馆管理方式能够更好地融合,为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扫清行政管理障碍,提升图书馆利用率。如科利奇希尔图书馆从原两馆人员中推选新的管理层,他们从不同视角为新馆的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北仑图书馆更是建立和合作管理委员会,通过管委会会议对图书馆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和决策。很多校地融合型图书馆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种种争端和疑惑,双方可以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来明确解决方法,为确保校内师生读者、区域居民和各类用户群的需求,协议要将各个合作馆原有的标准及价值观都考虑进去。如协调馆藏资源采购,联合举办大型活动等,提升图书馆整体的服务效果,使图书馆资源最大化,实现校地融合型图书馆服务效能1+1>2 的目标。

三、校地融合型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策略

(一)加强与合作馆协调,创新管理体制

校地融合型高职院校图书馆除了具有高校图书馆的特征外,还兼具公共馆的特征,在共建共享过程中要与区域图书馆建立良好的协调和合作关系。高职院校图书馆需要根据自身特色,积极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促进建立与文化服务体系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如成立专门的图书馆管理工作委员会,成员由高职院校校长、图书馆馆长、馆员代表、区域领导以及社会各个阶层的代表共同组成。尽可能多收集信息需求者的意见和建议,各个层面的管理人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为共建馆的建设和发展提出可行性计划和策略。同时,在管理机构内部,要打破各部门间的“条块分割”,以为读者为中心,形成一个有机的服务体系,所有馆藏资源和读者服务要互为补充、通力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协同制定该类型图书馆的法律、法规、工作章程、评估标准等,形成一整套操作性强的协调管理机制。

(二)加强技术支持,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

在校地融合过程中,高职院校图书馆要体现高校的内涵和职业院校的特色,积极推进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等项目为主,形成一个资源丰富、服务快捷、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分布式数字图书馆服务网络,催生网络环境下新的文化服务业态。同时,要牵头做好校地融合型图书馆网站建设。高职院校图书馆和公共馆网站在保留其自身主页的同时,要以各馆所有资源为基础进行开发、建设,使得合作馆双方的网络资源得体均衡,并向所有用户提供的联机编目、检索数据库系统,使原有用户和新用户都能够快速检索和利用图书馆所有资源。

(三)以重点建设专业为核心,推动区域特色文化建设

校地融合型图书馆承载着大学教育和地方服务的双重功能,具备典型的“地方性、职业性与教育性多元互渗”的特征。而校地融合型高职院校图书馆则可以根据学院专业特色、课程特色、职业教育特色等,开展相应的特色文化建设,突出学院优势和校园文化,搭建高职院校师生和区域居民交流的平台,将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和高雅艺术传递给地方读者。

(四)提升员工职业素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服务的重点是对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校地融合型图书馆通常需要分属不同行政管理单位员工的通力合作,因此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和交流是更好开展服务的重要因素,尤其提高图书馆骨干的业务素质。 对于校地融合型高职院校图书馆来说,更要加大对优秀中青年馆员队伍的培养,包括图书情报等相关专业的学历进修,现代化信息服务手段的培训,新工具新方法的使用等,特别是围绕信息资源建设、数字图书馆建设等重点领域培养一批领军人物,加强各方人才的合作和交流,造就一支素质优良、具有团队精神的专业化人才队伍。


《“校地融合”携手打造绿色农业升级版》

信息来源:《农业科技与信息》作者: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职业教育中心 曲永栋 

发布时间:20168

摘要:新型城市化和经济新常态的双重冲击,倒逼传统农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走绿色发展道路。拓展新型农村科技教育服务模式,通过职业学校与试验实习基地高度融合,建立“大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打造绿色农业升级版,全面带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无疑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校地融合”;绿色农业;升级版

1.新形势 新课题 新举措

当前,在城市化浪潮下,农村呈现空心化和老龄化趋势,农业人口文化素质持续下降。与此同时,经济新常态下,订制式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的出现,让更多人萌生了投资绿色农业的兴趣。以辽宁省大连市金州新区为例,自2012年起大连市政府积极推进“全域城市化”发展战略,金州新区成为推进全域城市化的关键区域。当地农业人口数量减少、耕地数量减少,传统农业产品老化、附加值低等问题随之出现,农民参与农业现代化进程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

同年底,市政府下发的《大连市绿色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以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精品农业、种苗农业、外向农业、休闲农业、循环农业、创意农业为重点方向,大力推进渔业、水果业、蔬菜业、花卉业、食用菌和粮食等优势特色产业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全力提升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比重,围绕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供应等环节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绿色食品产业链。推广无公害生物肥料、生物制剂,在源头上控制农产品化学污染。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金州新区则通过“政府引领,资金扶持,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发展绿色农业产业项目,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促使农户增收。

据此,新区农教部门以服务“三农”为目标,拓展“双四”工作方式,以大生态示范基地为平台,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送社区教育课程下乡、课堂教学拉练、农业科研等活动,形成了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使农户顺利走上生态农业发展道路。

2.拓展“双四”科技教育服务下乡新模式

所谓“双四”,即:“四统筹”“四服务”,是一种在农村普及科技教育的工作方式。其中,“四统筹”具体包括统筹区农业、渔业、科技、卫生等横向部门相关站所的送教下乡、技术指导;统筹区电大和农广校的网上信息和光盘、图书资料;统筹涉农职校的工作评比、基地建设;统筹市农科院的师资和技术。“四服务”包括实用技术送教下乡;涉农职校师资培训;农村示范户、技术员培训;新技术引进、实验、推广。

主要负责该项工作的区职教中心,根据实际情况,努力拓展工作内容。通过加强纵向联合与横向合作,有针对性的根据农民所需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积极争取和购买大量的图书资料、宣传资料、光盘等科普资料。这些材料对于提升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综合素质很有帮助。为了全面提升农民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和农业生产经营能力,区职教中心积极探索涉农街道农民教育与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融合实施新模式。在与电大成功实施了“一村一大学生计划”农民培训工作,招收63名大专、本科“社会工作”专业学历教育学员的基础上,又成功启动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先后成立了“惠德食品班”、“辽海 MIC 班”,与企业联合招收81 名学员,开设了“农村经济综合管理”“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两个专业,成功探索出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将教育资源送到乡村的新模式。

3.“135基地体系”催生“大生态联动效应”

建设大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的目的,在于服务全区生态农业。其主要构想为:通过区职教中心的 1 个区级基地和 6 个涉农街道的职校基地,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并以此为基础,培育一批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产业优势明显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增强示范带动作用,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基地建有“135”体系,即:“一个保证”“三级联动”“五位一体”。“一个保证”就是各级政府加大对示范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区、街道政府部门为基地建设提供信息、科技、资金、政策、法规、组织等方面的系列服务,为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三级联动”就是区、街道、村三级组织在领导、管理基地上统一步调,协调行动,加强领导,形成合力;“五位一体”就是人、财、物、企业和软环境五项元素一起抓,共同发力,为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大生态示范基地建设,作为农民教育总体工作中的重要支点和联动纽带,有力推动了农民教育的全方位改革,产生了联动效应:职校教师通过基地平台,提高了自身的能力、素质,成为当地的技术权威,扩大了农教工作的影响力;基地建设过程中,引进、试验、推广了地理标志产品“金州大樱桃”等一大批新品种、新技术;基地组织开展了大量的培训活动,培训形式由单一的课堂讲座延伸到了培训现场和田间地头。


《基于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视角的校城融合研究》

信息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作者:成都大学 王清远,唐毅谦,杨明娜,叶安胜

发布时间:20167

摘要:大学与城市是人类文明史上两大标志性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大学与城市的关系既有适应共进,也有冲突对立,但总的趋势是日益紧密、融合发展。本文基于大学与城市各阶段互动发展的视角,分析了校城融合机制形成的必然性。

关键词:城市;大学;互动发展;校城融合

基金项目:四川省2013-2016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开放课程背景下普通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成都学院为例”(项目编号: 14-156-428);四川省2014-2016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标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项目编号: 14-450-155)

作者简介:王清远,成都大学校长,教授,长江学者,博士,主要从事教学管理研究。

大学是城市文明的延续,城市是大学发展的摇篮。大学与城市的关系,历经了中世纪的高等教育的精英化阶段的“大学驻扎城市却独立于城市管理”,到近代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下“大学与城市互动频繁并各得所需”,再到现代的高等教育普及化下,高校与城市“校城融合、共荣共生”,两者关系既有融合共进,也有冲突适应,但总的趋势是日益紧密,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一、城市发展阶段

按照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生活需求、区位条件、文化价值观念、社会结构和产业结构、新技术发展等变化,都会引起城市结构形态的变化,并推动城市进步发展。在诸多因素中,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演变发展的主要动因,伴随社会经济发展所引起的城市发展阶段的改变,并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世纪 50年代以后,有关城市发展阶段的研究逐渐增多,许多学者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城市发展阶段进行了探讨。国内学者郑国将其分为城市邻里、单一职能城市、综合性城市三个阶段。国内教材多是从生产力的角度去探讨城市形成与发展问题,即基于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和恩格斯的“三次社会大分工理论”的城市发展理论,一般认为城市发展分为农业社会城市、工业社会城市、后工业化社会( 信息社会) 城市三个发展阶段。

二、大学发展阶段

教育史学界多认为现代的大学模式起源于欧洲中世纪,而在此之前世界各地的“大学”虽具有大学之形,但不具有大学之实。例如中国早在西汉时,汉武帝从大儒董仲舒之请,创立太学,设置五经博士,为当时的最高学府。从汉代的太学,到隋朝、魏晋、明、清的国子学( 国子监) ,可以说都是中国古代的大学,为当时国内的最高学府,但这些最高学府并不具备现代大学的实质。1840 年鸦片战争之后,洋务运动兴起,西学渐入,出现了许多具备现代大学特征的新式学堂。这一时期创办的新式学堂,以外语学堂和军事学堂为主,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天津水师学堂、湖北武备学堂等。由此可见中国现代大学基本上是横向的移植,而不是纵向的继承。所以要考察大学的发展阶段应该以西方大学发展体系为主。西方大学在长达一千多年的发展中,主要经历了中世纪大学、文艺复兴时期大学和现代大学三个发展阶段。

三、城市发展与大学办学的融合

(一)城市发展与大学办学定位

城市在形成和发展初期,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城市规模、结构、人口等较小,城市只是单一地作为政治、宗教、军事中心,这时城市与大学的关系并不是很紧密,甚至有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早期的中世纪大学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就是如此,大学追求的价值内涵是学术自由,大学的教师和学生等主体有权按照他们认为正确的传统和法则自由地进行知识探索和学术研究,大学享有许多特权如司法裁判权、免除各种税收和兵役等而不受城市政府控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城市发展壮大,规模、结构、人口等不断扩大,要求大学为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培养高水平实用型人才,使得大学的办学定位与办学价值内涵开始转变——从单纯的学术自由转向知识传授与知识创新兼顾。大学不仅是教学的机构,而且还是科学研究的机构,是发现知识、创立理论的机构,大学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新知识的创造者。后来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以及现代城市的出现,大学开始不断移向城市核心区域并慢慢融入城市发展,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

例如英国著名大学利物浦大学建于 1881 年,在19 世纪英国“新大学运动”中产生。工业革命开始以后,英国社会越来越需要掌握专业知识的科学技术人才,但是中世纪以来深受宗教势力影响的古典大学一味强调绅士培养和贵族教育,拒绝自然科学知识进入大学之门。这种状况持续了一个世纪之后,以边沁为代表的功利主义学者开始对古典绅士文化进行反思。

此后一些地方政治家、实业家与学者聚在一起,以教育功利主义和世俗化为旗帜,以地方城市为“突破”开启了声势浩大的“新大学运动”。他们出资在英格兰的各重要城市陆续创办了十余所以“宗教无甄别”“课程讲实用”为基本原则、以培养科技人才为目标的新式高等院校,统称“城市学院”。这些城市学院大都围绕地方经济特色办学,逐渐成为促进地方工商业发展的教育和研究中心。如伯明翰学院、利兹学院和谢菲尔德学院分别成为酿酒业、纺织业和钢铁业的教育和研究中心。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在城市转型过程中,利物浦大学又敏锐地扑捉到城市发展的新元素,一方面,它从这些新元素中汲取“养分”,挖掘和开拓大学的前沿与特色学科; 另一方面,它通过教学与科研服务,为新兴产业注入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并推动城市走向更宽广的世界舞台。所以,今天的利物浦大学在整个城市发展中不断调整办学定位,并深刻地改变着利物浦的城市而貌。

(二) 城市需求与大学办学目标

城市孕育并催生了大学,大学用人力、智力反哺城市。大学作为城市结构的有机体,承担着创造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使命,满足着城市对人才、知识的需要。一方面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智力支持,一个城市的大学越多、规模越大、在校生越多、人才层次越高,这个城市所得到的好处也就越多。因为大学的主要使命是为社会输送人才,高科技人才依靠自己拥有的高科技知识能为社会创造超出普通劳动者的财富,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另一方面现代城市是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区域中心,也是区域竞争与国家竞争的重要参与者。现代城市已经发展到城市自身内在价值——城市文化竞争的阶段,城市文化既是城市品位的体现也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根基与精神动力所在。因此,建立有效的机制发挥大学对城市文化发展的引领作用,已经成为现代大学与城市发展的重要理念与现实选择。

从早期中世纪大学发展以来,办学目标与办学理念一直都在适应城市的发展需要。中世纪时期的第一所大学博洛尼亚大学诞生地博洛尼亚市作为交通要塞,商业繁茂、商旅密集,因此经常出现商业纠纷和刑事诉讼,而一批对罗马法律感兴趣的学者和青年人就开始聚集在一起研究探讨,又组成了教授研究法律的协会,这便是第一所中世纪大学博洛尼亚大学的前身——协会式大学,亦称“法学院”。后来随着工业革命兴起,为了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博洛尼亚大学开始开办一些学制为一年的实用工程学院,并不断完善工程教育。作为法学院的补充,博洛尼亚大学成立专门的学院讲授行政管理学、财政金融学、贸易条约史等课程,还成立文学师范学校和科学示范学校,又在医学和外科学学院之外成立兽医学校。而随着社会的潜在需求,医学也发展起来并迅速成为学校影响最大的专业。因为当时博洛尼亚只是亚平宁半岛上许多封建城市国家中的一个,与邻国之间战争不断,这刺激了实用医学、特别是外科学的发展。13 世纪,当时最著名的外科导师达卢卡应博洛尼亚市的邀请来到此地,一边为市民、伤员做手术,一边讲授外科学,他和他的弟子成为博洛尼亚大学外科学院的创始人。后来随着战争爆发,需要大量医护人员,所以博洛尼亚大学又开始开设医学院。城市与大学的发展史见证了博洛尼亚大学在城市转型发展中的办学目标选择和学科设置,这种选择也成就了一所大学从传统到现代的制度变迁。

纵观欧洲大学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校城融合机制形成的必然性。这些学校根据当时社会发展需求调整学科设定并培养了大量实用人才,为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在城市发展中不断提升大学办学水平。而随着新时代来临,高新技术发展迅速,不少研究型大学开始创立,为新技术的研究做出了大量有益探索,这也反映了城市社会需求与大学办学目标的紧密结合。


《地方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研究——以淄博市企业为例》

信息来源: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发布时间:20183

作者: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李平,臧铖,田朔

摘要: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自身研发投入、FDI、进口贸易、出口贸易以及政府补贴等五方面。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分析上述五大因素对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贡献度,结果表明: 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主要依赖于进出口贸易和政府补贴; 而企业自身研发投入并未对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产生积极影响;甚至FDI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对实证分析结果进行解释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全面利用五大因素提升淄博市企业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技术外溢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研究青年项目“山东省引进市场导向型FDI与进口贸易对促进经济绩效提升的比较研究”(16DJJJ03);淄博市校城融合发展计划项目“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研究”(2016ZBXC236)

作者简介:李平,男,浙江宁波人,山东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臧铖,男,江苏常州人,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田朔,女,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

改革开放以来,淄博市经济总量保持高速增长,然而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淄博市经济一味依赖传统增长动力必然面临减速的挑战,现有依靠人口红利释放、高投资增长、高出口增长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也很难跳出“中等收入陷阱”,所以,亟需探寻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向依托技术进步的内生增长模式转型,使经济增长动力真正转向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如何实现新常态下淄博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成为淄博市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型大市亟需解决的问题,其内含的总体问题与研究对象是如何在经济新常态下解决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问题,这既是一个理论研究话题,更是一个实践应用问题,既需要建立一套理论指导框架,也需要探索实践解决方案。

淄博市《2016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大力强调创新的重要性。而企业是市场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增强淄博市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一项事关淄博市经济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任务。近年来,淄博市企业研发项目数、研发投入均大幅攀升,体现出淄博市企业对于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 同时,淄博市政府亦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但淄博市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产出水平仍与先进省份、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差距。

当前,经济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企业间的全球竞争日趋激烈,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形势、资源与环境约束,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因而,在开放条件下系统研究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对淄博市企业在国内、外竞争地位的提升进行分析,对淄博市乃至其他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借鉴意义。

一、理论分析

企业持续发展依赖于科技创新。近年来,有关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研究已经相当丰富。本部分对相关理论成果进行梳理,力图给出系统的影响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机制分析。

(一) 研发投入

R&D 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一种具有新经济特性的活动,R&D 成果对于推动经济增长具有潜在的、巨大的贡献。许多学者就 R&D 投入产出效率、R&D 带来的经济收益、R&D 技术外溢效应以及 R&D 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做了详细研究。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有关 R&D 的理论也表明,R&D 对技术创新有重大作用,无论是在技术进步模型抑或技术进步变迁模型中,产品数目和质量的提高最终都来源于企业 R&D 投入。企业进行 R&D 活动,不仅有助于企业获得技术突破,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对已有技术的运用与模仿。鲁志国( 2005) 的研究指出,R&D 资本投入主要通过以下四大效应作用于技术创新: 即引致、种子、生产和自我增强效应。此外,相对于企业 R&D 活动,国家的研发投入也是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的决定因素,而这对于理解和评估新技术的发展前景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 R&D 不同的是,人力资本水平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载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增长。大量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对一国生产技术革新起到决定性作用,其对企业创新的作用主要体现为: 第一,人力资本决定了企业实现原始创新和二次创新的能力,人力资本缺失,导致很多发展中国家企业很难实现自身原始创新和后续二次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这部分企业很难在市场中持续生存下去; 第二,人力资本是技术溢出的重要载体,对企业实现二次创新意义重大。Xu( 2000) 的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长期存在人力资本匮乏现象,由此导致 FDI 的技术溢出效应并未显著促进发展中国家生产率增长。此外,人力资本水平也推动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原始创新水平。相比于拥有充裕人力资本企业而言,人力资本匮乏的企业可能不具备依靠自主创新带动企业发展的能力,而更多依靠于对其他技术的模仿与仿造。

(二)技术扩散与科技创新

国外研发流入对于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企业而言,也是获取技术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路径。直观来看,企业可以借助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获得国际间的技术外溢,提升企业研发能力。首先,从FDI来看。FDI对东道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备受关注,对于 FDI 是否促进东道国技术进步,也是众多学者争论的焦点。一种观点认为FDI 显著促进了东道国技术进步。王红领等(2006) 指出,FDI 提升了内资企业的研发能力,有利于这部分企业生产率提高。Feinberg & Majumdar(2001) 研究发现,国外研发投资流入,加快了印度关联行业技术进步的速度。然而,另一些研究发现,FDI 并未有上述促进作用。Romer(1990)通过对人力资本配置结构的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不利于流入国科学技术发展。他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凭借市场换取国外技术的战略效果进行重新评估发现,外资并购会导致母国企业研发能力下降。综上所述,FDI 对东道国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需要结合母国制度、市场结构以及企业特点等具体分析。

其次,从进口贸易来看。企业从事进口贸易也是带动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之一。相比于FDI,企业通过进口可以提升企业创新水平。Li-chtenberg & Pottelsberghe(1996) 通过对OECD国家的实证研究发现,OECD 国家的企业通过进口产生了明显的技术溢出效应。李平( 2006) 较全面分析了企业从事进口对技术进步的提升效应,研究发现,企业从事进口能够为企业带来模仿机会,有利于提高东道国技术溢出水平。此外,外贸企业通过将进口商品在母国市场上销售,会加大本土企业面临的竞争力,会刺激本土企业进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从而达到抗衡的目的。

最后,从出口贸易来看。出口贸易对企业技术提升的影响渠道主要是竞争效应。Krugman(1979) 通过运用一般均衡方法,系统分析了经济一体化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发现,贸易竞争优势通过提高出口会引致消费需求,这不仅使创新者在短期内获得垄断利润,而且也会进一步刺激后来企业进行创新行为。而当这一垄断时期结束时,新的技术能够慢慢在各国和各企业之间扩散,由此带来的竞争压力会迫使企业进行新一轮创新活动。此外,Grossman & Helpman(1991) 的研究也指出,企业凭借贸易竞争优势,会扩大企业出口,这一方面有利于企业接触东道国更多的先进技术,提升母国企业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企业提升利润率,从而可以将更多资金集中于研发创新环节。

(三) 政府力量

政府作为一个国家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和管理者,对市场经济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会产生很大影响。具体来讲,我们认为政府通过“弥补”和“引致”两大效应提升了企业研发投入。第一是“弥补效应”。政府通过对企业给予财政支持,可以增加企业创新回报率,从而有助于提高企业创新积极性(Grossman Helpman1991)。张小红和逯宇铎(2014) 指出,政府给予企业财政补贴可以增加企业研发投资行为。第二是“引致效应”。通常而言,政府作为最具权威的部门,对于政策的实行通常具有担保作用。尤其当政府通过对部分行业进行研发资助时,会引致其他企业参与到同类活动中,并加大对相关项目的研发投入。

二、模型、变量与数据

(一) 模型设定

通过建立计量模型来深入探讨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基本模型构造如下。

lntfpit= α1lnrdit+ α2lnfdiit+ α3lnimport +α4lnexportit+ α5lngovit+ φitXit+ υj+ μt+ εijt (1)

其中,i 代表企业;j 代表企业所属行业类别;t 代表年份;tfpit表示企业 i 在年份 t 的全要素生产率,用来衡量不同企业的技术水平;rdit表示企业 i 在年份 t 的研发经费投入;diit表示企业 i 在年份 t FDI 数额;importit表示企业 i 在年份 t 的进口额;exportit表示企业 i 在年份 t 的出口额;govit表示企业 i 在年份 t 得到的政府补贴;Xit表示企业层面的控制变量,这里主要选择各企业历年资本劳动比(klratioit) 和利润率(profitit) 作为控制各企业可观测异质性的主要控制变量;υj为两分位工业行业层面固定效应,用以控制企业所属行业的不可观测差异对其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影响;μt为不可观测的年份固定效应,用以控制时间方面不可观测异质性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εijt为随机扰动项。

(二)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1.被解释变量

全要素生产率( tfpit) : 关于微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可以归纳为OLS回归、Olley Pakes (1996)方法 (简称OP方法)以及Levinsohn Petrin (2003 )方法 (简称LP方法)等。

本文使用 LP 法测度企业生产率,并用之进行实证分析。具体回归方程为。

vt= α0+ αllt+ αkkt+ ωt+ ηt= αllt+ φk( ktmt) + ηt( 2)

在公式( 2) 中,φk( ktmt) = α0+ αkkt+ ωt( ktmt) vt为增加值,lt为劳动投入,kt为资本投入, mt代表中间投入。需要说明的是计算过程中资本变量选用固定资产值,代理变量选用工业中间投入合计,产出变量选用工业增加值,并使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折算资本,用燃料和动力类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折算工业中间品以及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 2000 年为基期) 折算产出变量,用企业总职工数衡量劳动投入,相应数据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国家统计局网站获得。

2解释变量

(1) 研发投入(rdit)。参照已有研究做法,本文选取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研究开发费用来衡量 R&D 投入,平减指数使用固定资产价格指数(2000年为基期) 。实证回归中采用其对数值形式。

(2) 外商直接投资(fdiit)。本文选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外商资本金作为外商直接投资的衡量指标,并选用固定资产价格指数(2000年为基期) 对其平减,最后再取对数值。

(3) 进口额(importit)。参照张翊等(2015)做法,本文首先对进口额进行换算( 使用2005—2006年人民币兑美元年度汇率均值),使其以人民币计价,再利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2000年为基期) 对其进行平减,并将平减之后的数值取对数。

(4) 出口额(exportit)。与进口额的处理方法相似,再使用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 ( 2000年为基期) 对其进行平减,并将平减之后的数值取对数。

(5) 政府补贴(govit)。选取政府补贴变量衡量政府干预力量,而政府补贴指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补贴收入衡量,平减指数采用各地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2000年为基期),并取对数。

3.控制变量

(1) 企业资本劳动比( klratioit)。参照毛其淋和许家云(2016) 的做法,本文使用固定资产与从业人员数比值,并取对数来表示。其中,固定资产使用以2000 年为基期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进行平减处理。

(2) 企业利润率(profitit)。参照李平和郭娟娟(2017) 的做法,本文实证所用企业利润率变量采用企业利润与企业销售额的比值表示。

4.数据来源

运用淄博市微观企业数据对上文的命题进行检验,包括两套统计数据: 第一,2005—2006 年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调查数据。按照Feenstra (2014) 的处理方法,删除以下类型的观测值: (1)营业收入、就业人数、工业销售额、出口交货值、固定资产总额与中间投入总额中任何一项为负值或者缺省;(2)出口交货值大于工业销售总额;(3)流动资产超过总资产;(4)总固定资产超过总资产;(5) 固定资产净值高于总资产;(6)没有识别编号的企业;(7)成立时间无效的企业。第二,中国海关数据。该数据库包含企业进出口金额、8 HS 编码商品信息、贸易运输方式、贸易的目的地以及来源地、贸易方式、贸易商品价格等详细数据信息。

将上述两套数据进行匹配合并,具体参照田巍和余淼杰( 2013) 的方法。但在观察数据信息时发现,企业在两套数据库的名称会存在细微差别,为保证数据库匹配的成功率,首先对企业名称进行简单处理,例如,某企业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名称为“山东**公司”,但在中国海关数据库中的名称则为“山东省**公司”,对照法人、电话等信息后发现两者实为同一企业,因而通过删除企业名称中“省”后再进行匹配,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匹配成功率。

三、实证估计与结果分析

在前文理论分析基础上,本部分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 对淄博市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因素进行实证回归检验,表1 1—3 列分别汇总了不加控制变量的企业创新能力回归结果、含有控制变量的企业创新能力回归检验结果以及控制时间和行业虚拟变量的企业创新能力回归检验结果。

(一) 研发投入

与已有研究不同,淄博市企业研发投入对其科技创新能力并无显著影响,结果见表1。通过观察表 1 1—3 列回归结果发现,研发投入对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估计系数均为正值,但未能通过 10%显著性水平上的检验。可能原因在于: 其一,随着淄博市经济实力日渐强大,企业资金积累日益增加,但相比青岛、济南发达地区而言,淄博市企业目前用于研发的资金仍相对较少,科研投入偏低,进而使研发投入对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有限; 其二,淄博市作为山东省乃至全国老工业城市,企业核心竞争力较薄弱,高层次人才匮乏,进而表现为研发投入对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二) 技术溢出

1.FDI 的技术溢出作用

实证结论表明,外商直接投资进入对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具有负向抑制作用,结果见表1。表 1 1 FDI 的估计系数为负,但未通过10%显著性水平检验,在逐步加入企业资本劳动比和利润率两个控制变量和年份、行业虚拟变量后,FDI 对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负向作用加强,其系数分别为-0031 和-0029,且均在 1%水平上显著。综合以上三种实证结果,我们认为,FDI 对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有抑制作用。可能原因有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外资进入引起淄博市本土企业研发能力下降,使其高度依赖外来技术,致其科技创新能力水平下降; 另一方面,淄博市企业人力资本配置结构不合理也是导致 FDI 对其科技发展产生负向效应的重要原因。

2.进口贸易技术溢出作用

由表 1 1—3 列进口对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系数可以发现,进口的估计系数分别为 01430126 0133,三者均通过 1%显著性水平上的检验,这表明进口对淄博市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具有稳健性。国际技术扩散借助进口贸易主要从以下两个层面提升淄博市企业创新能力: 第一,中间品贸易。淄博市企业将进口的中间品运用到本土企业的生产过程,一方面可以对外国中间产品中含有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相应研发成果加以利用,继而促进生产力水平提高;另一方面,本土厂商研发成本远高于进口中间品,从而进口引致“技术溢出”效应。第二,国际技术贸易。其带来的技术外溢显著提升了技术引进企业的技术水平,不仅体现在技术存量上,更会引致企业的二次创新或适应性创新。

 

3.出口贸易的技术溢出作用

将出口作为影响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放入模型(1) 进行实证回归,其结果见表 1。通过观察表 1 1—3 列可以发现,出口对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系数均为正值,其大小分别为 01380122 0115,虽然系数稍微有所改变,但其显著性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都通过 1%显著性水平上的检验,即表明出口对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与大多数学者结论一致,认为“边出口边学习”效应是淄博市企业出口带动其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三) 政府力量

将政府补贴作为核心解释变量纳入模型(1)中,并将其对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的作用结果汇总于表 1 中。在未加入控制变量时,政府补贴对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系数为 0.042,仅通过 10% 显著性水平上的检验。为缓解因遗漏变量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将企业资本劳动比和利润率两个控制变量纳入模型进行重新回归,结果显示政府补贴对淄博市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系数为 0.056,通过1% 的显著性水平,较之未加入控制变量之前,显著性和系数大小均有所改变。进一步地,为控制不可观测的年份固定效应以及企业所属行业的不可观测差异对其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又同时控制了时间和行业固定效应,政府补贴对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系数增加为 0.060,显著性仍通过 1% 的水平。这表明政府补贴确实促进了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与 Mc Cloud Kumbhakar(2008)Sissoko(2011)的结论一致。

(四) 其他因素

为使淄博市企业研发投入、进口、出口和政府补贴对其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更加接近现实,在模型(1) 中同时纳入企业利润率和资本劳动比两个主要控制变量,结果汇总于表 1 2—3 列。通过观察表1 2—3 列发现,利润率对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估计系数为正值,且通过1% 显著性水平上的检验,这表明利润率显著促进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其原因为,企业利润率越高,收入水平越高,除了日常经营性支出外,用于研发投入的费用越多,进而表现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随着企业利润率水平的增加而增加。此外,在控制时间和行业固定效应前后,淄博市企业资本劳动比对其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系数均为正值,且都在 1% 水平上显著,表明资本劳动比与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资本劳动比数值越大,其对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越强。

三、全面提升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在已有理论机制分析和针对淄博市企业实证分析结论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以为全面提升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一) 借助FDI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

首先,FDI 的引进应根据自身特点,注重规模,更应注重质量。现阶段的外资主要来源于亚洲国家及地区,应更多转向拥有前沿技术的发达国家; 其次,注重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低收入区县的 FDI 流入,且应在完善基础设施上下功夫。例如延伸公路、铁路网,建设通讯网络等,这将有利于降低原材料和商品运输成本,优化投资环境,以更多的 FDI 流入促进本地区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再者,采取倡导市场需求向高技术领域、国际化发展等措施来吸引外国企业在本市开设 R & D机构; 最后,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是经济与环境相互协调,引进 FDI 的最终目的是利用其带来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促进地方发展,但不能为了眼前经济利益舍弃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二) 借助进口贸易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

首先,进口商品中的物化技术有助于提升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但并不是技术越先进越好。由于淄博市各区县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各区县应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研发能力、技术水平以及吸收能力选择本地区的适宜技术; 其次,加强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促进模仿与二次创新。淄博市正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撑,通过实施逆向工程从发达国家领先企业获取技术,最终实现赶超是提高淄博市产品技术含量、增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三) 规范加工贸易发展

淄博市的加工贸易在开拓国际市场、利用海外需求带动国内经济增长以及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做出巨大贡献,但值得注意的是加工贸易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低,具有一定性质的“出口飞地”性质。因而,应从外溢效应的角度规范加工贸易发展。具体而言: 一是提升加工贸易技术含量,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加工贸易型 FDI 进入中国投资的门槛; 二是淄博市企业加大技术投入,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人力资本素质; 三是加强加工制造的价值增值,关注国际外包业务发展趋势,拓展自己业务范围,提高工人收入并以此带动内需扩大,督促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此外,政府也需突出从事加工贸易的发展重点,延长加工贸易在市内的制造环境,积极引入研发设计、服务等高附加值的上游产业环节,从而充分发挥加工贸易企业的关联效应,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四) 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增强技术吸收能力

人力资本是技术吸收能力的主要指标,技术吸收能力不足会阻碍淄博市利用国内和国外R&D 资本增加本国技术存量的进程,因此,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是增强技术吸收能力的重中之重,也是淄博市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在全球化背景下,有效利用世界已有知识和技术存量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这取决于高素质的决策者、技术人才和劳动者。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因此,淄博市必须进一步开发教育,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对现行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协调学校与社会需求关系。不仅要加大研发与教育投入,而且要加强培训和有效管理各类技术人员以提高研发效率,充分发挥技术人员在创新活动中的作用。

(五) 重视政府采购的作用

发达国家中大多科技工作由私人部门承担,政府主要从事耗资巨大、外部性较强的研究项目,经济转型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政府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首先,政府需求作为需求的一部分,对技术创新产生重要影响,适当的政府采购将为扩01大国内需求和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市场保证。其,政府要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干预和监控作用。政府应对企业工资增长加大调控,构建企业职工工资保障和增长机制,从而矫正市场机制失灵问题,加快建立企业职工工资介入、调节机制。一要加强细化、完善工资指导线; 二要结合社会平均工资情况,增加发布工资价位的数量,合理指导劳动者和企业明确各类人员工资水平; 三要加强完善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促使企业对人工成本合理调控并及时提升工资水平。再次,应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扶持体系。一方面,增加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和成果转化; 另一方面,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大力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市场环境。


《山东理工大学:找准科研服务地方的着力点》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路恩春 李义勇 发布时间:2008116日第11

在前不久召开的2008年山东省产学研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展示洽谈会上,山东理工大学推出了180项科技成果、124项专利、14个科技服务平台,与多家企业达成了20多项科技合作意向,成为会展上企业关注的焦点。笔者在会展上还了解到,该校高松教授率领的课题组与山东海威科技公司等单位联合研制的分布式实时铁路轨温、降雨量无线遥测系统投产以来,共创产值8000多万元,间接经济效益每年达1.3亿元;该校张学义教授发明的可控整流稳压式钕铁硼永磁发电机技术转让给30多家企业生产,新增产值30亿元,利税4.5亿元……

近年来,许多高校把为地方经济服务、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作为科技兴校的重大战略,但是取得的成效却不够理想。山东理工大学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取得如此好的成效,奥秘何在?

围绕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找课题

“有些科研成果结题后无人问津,加大宣传也推销不出去,很可能是在选题立项时就存在‘先天不足’,假如科研课题符合国家发展导向,解决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肯定会引起市场的关注。”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都光珍认为。

据统计,我国农村每年产生植物秸秆7亿多吨,其中大部分被废弃。而2吨秸秆的热值相当于1吨燃煤,如果把农村废弃的植物秸秆利用起来转化为能源,不仅能增加农民的收入,为贫困地区提供价廉、清洁的能源,而且能减少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正是看到这方面研究的重要意义,山东理工大学老校长姚福生院士果断地选择了生物质的裂解液化这个当时国内很少有人研究的前沿课题。

正因为这一科研项目符合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导向,近年来该项目团队成果丰硕,捷报频传:先后承担了国家“十五”863计划重点项目、国家十一五”863计划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8项;发表相关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EISCI检索28篇;获得2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部分技术在生产实际中应用并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

国家提出节能减排的发展战略后,山东理工大学领导层马上意识到高校在其中大有可为,对相关科研项目给与重点支持,使得一批成果快速走向应用。学校研制的低谐波节能型中频电炉系统取代了煤电消耗量大、空气污染严重的冲天炉。该技术在时风集团、淄博焦化煤气公司等单位投入使用后,经济效益巨大,仅时风集团每年增加经济效益就达5000万元。该校谭小耀教授的863计划项目中空纤维陶瓷膜空分制氧系统的研制,使制氧成本比传统的制氧方法降低30%以上,可减少外流的热损失,有效提高动力性能,同时大大减少废气排放量,在军用领域、日常生活、医疗救护、医疗保健、富氧养殖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预计每年可新增产值3亿元。

凝聚学科合力构建科研服务平台

实现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需要建立合理的机制与平台。为构建科研成果孵化平台,山东理工大学先后设立了科技开发处、科技成果产业转化服务中心等机构。学校积极推进与企业共建实验室、研究所、中试基地,在企业建立“科研根据地”;与企业联合申报高层次课题,合作攻关;主动参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科学规划、政策咨询以及各种软科学研究,担当起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囊团”。

结合山东省制造业较为发达的省情和自身学科优势,学校组建了数字化设计与机械制造、先进材料、生物化工、信息与控制工程、农业装备与环境工程、交通运输6大学科群,凝聚学科合力,重点建设优先发展,发掘为制造业服务的深厚潜力与持续活力。

2004年,学校联合地方和企业的5个研究院,组建了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院。各成员单位联合申报高水平科研项目,共享先进仪器设备,目前已联合完成了国家863计划项目洁净煤先进电厂高温气体净化用陶瓷过滤器,正在联合申报用于净化和换热等的多孔陶瓷技术研究的国家级项目。

2005年,经科技部批准,学校与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山东硅酸盐研究设计院联合成立了山东省历史上首个工业类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业陶瓷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还在数字化设计制造、车辆工程、清洁能源等领域整合全校相关资源,建立了1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联合成立了32个研究所(中心、基地)。学校还投资近3000万元建立一个分析测试中心,为服务制造业的相关学科发展提供高端研究支持平台。

为地方主导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在加强校地科研机构建设的同时,学校结合地方主导产业做文章,有针对性地申报高层次科研项目,为提高淄博市的总体科研能力提供技术支撑。学校承担的山东省内和国家部委科技任务中,有30%以上的项目主要针对淄博市地方企业的技术难题、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如2006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钕铁硼永磁发电装置可控整流稳压技术及其应用已通过省部级等鉴定项目10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受理发明专利18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5项,在淄博多家企业应用,企业每年增加近1000万元的利润。机床数控技术和应用研究”项目在淄博多家企业应用,使普通机床的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为机械制造产业的结构升级和调整提供了技术支撑。

经济效益的提高使合作企业尝到了甜头,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到合作队伍中来。中国农用运输车的大型企业时风集团,主动要求该校在公司总部建立科研基地;北汽福田与该校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联合建立了自主研发机构,企业出题目,学院进行攻关。“与其花钱养博士,不如以更小的成本将科研人才随时请来,开展全方位的交流、合作。”时风集团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


《烟台大学:校城融合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魏海政,王晓刚,陈颖 发布时间:20180403

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微球制剂产品注射用利培酮已完成美国FDA和我国CFDA全部临床研究,并获批提交新药上市申请(NDA);全球首个治疗帕金森病缓释微球制剂注射用罗替戈汀已完成美国FDA和我国CFDA临床期研究……”近日,烟台大学校长郭善利告诉记者,烟台大学教师和研究生参与的绿叶制药新药研发工作近年来多次取得重大突破,一大批校企、校地合作项目成果涌现出来。

为什么能有这么多的成果集中涌现?原来,烟台大学药学院是由烟台大学和绿叶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各出资50%于2000年建立的,十多年来,药学院已实现了企业与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一体化,成为校企合作的典范。

“双方人员组成‘联合办学管理委员会’,学院根据‘联合办学管理委员会’的决策方向,以行业需求为出发点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药学院三分之二的教师在绿叶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兼职,负责或参与企业牵头的‘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和公司新药产品研发。企业资深专家也被学院选聘为双师型导师,负责为研究生开设‘药品知识产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药物制剂工艺与工程’等实战型课程。”烟台大学药学院院长傅风华介绍。

“烟台大学是烟台的一张城市名片,对推动烟台转型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立足烟台、融入烟台、服务烟台,反哺社会,既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烟台大学党委书记张伟说。在烟台大学和绿叶制药集团成功合作模式的引领推动下,烟台大学先后与浪潮集团、中兴通讯等诸多企业联合开展了软件工程、会计学等8个本科专业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与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东方海洋集团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单位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将校企合作平台打造成育人、科研、服务的综合性平台。

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该校创造性实施的“双薪双体制”模式,成为高端人才引进的有力支撑。这一政策允许高端人才引进后,既享有烟台大学教师编制及相应工资待遇,同时也享有绿叶制药集团为其提供的国际化薪酬。在这一模式的有力支撑下,该校师资队伍层次不断提高,科研实力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学校走出一条产学研结合的新路,也取得了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实现了互利共赢。

烟台是一座因港而立、因工而强、因开放而兴、因仙境海岸而闻名和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烟台大学任万忠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从事碳四分离技术研发十余年来,设计碳四处理能力近700万吨/年,技术已转让国内外39家石化企业。郭忠教授带领的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桩腿热压模具科研团队,自2006年起承担了烟台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海洋平台“M2模具项目的研制,每生产一根半弦管产值约13万元,相比进口能节约资金6万元,每建造一座海洋石油钻井平台,创造产值近亿元,节约资金3600万元,有力推动了钻井平台关键技术的国产化进程,提高了我国海洋石油装备的国际竞争力。李又欣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与绿叶制药集团合作研发的利培酮长效微球项目,成为在美国通过FDA审核的首个真正意义上中国研发的新药,填补了我国尚无高端制剂产品进入欧美发达国家的空白。

高校服务地方,地方扶持高校。近日,烟台市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推出了一揽子重磅政策鼓励创新、支持人才,顶尖人才团队最高可获亿元资助,为烟台大学等高校引进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强化学科产业对接、共建协同创新平台、携手打造新型智库,学校将不断深化校所城产融合联动,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学科优势,加快项目开发、成果转化,不断提高校企、校地合作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郭善利说。


《校城融合走出“淄博模式”》

信息来源: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掌中淄博 作者:周荣顺,徐以强 发布时间:2018-03-27

走进山东理工大学西校区东门的“大红炉”,路演大厅、创业咖啡、创客书吧、创客工场等浓厚的创业创新氛围扑面而来。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入驻大红炉众创空间的创业项目已达100余个,涉及电子元器件开发、网站建设与软件开发、广告创意设计、新材料研发、无人机应用、影视文化等,随着我市校城融合工作的不断推进,一批富有创造力的创新创业人才在这里涌现。

架起创新平台,高端人才集聚。20164,我市与山东理工大学签署《校城融合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两年来,通过不断对接、主动融合、合力共为,一系列阶段性成果凸显。

校城融合发展之初,我市围绕构建环山东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孵化圈,打造鲁中创业创新中心。截至目前,中心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建成了12000平方米的大红炉众创空间,现入驻创业项目100余个、其中30余名教师、200余名学生也在这个平台上一展才华,凭借良好的业绩,今年初被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围绕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开建山东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鲁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构建集战略规划与咨询、应用研究与孵化、人才培养与引进等功能为一体的创新平台。此外,我市还充分发挥理工大学人才密集、馆藏资源丰富等优势,组建起淄博发展研究院,承担发展规划、咨询论证等政府外包服务。一系列产业创新、创业创新平台及新型智库平台的建设,有效提升了区域创新能力。

高端人才集聚,成为校城融合发展一大优势。2017,我市为理工大学兑现122位高层次人才补贴2129.2万元,引进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温广武、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兰玉彬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同时,建立校城融合企业技术需求库和专家库,面向理工大学发布了97项企业技术难题,面向企业发布了理工大学242位专家的研究成果。

“借力校城融合政策,重山集团与山东理工大学周晋教授合作开展氟化碳材料研发。目前,氟化碳纤维的中试车间正常运转,相关产品已开始供给国内知名锂电池企业。重山集团董事长李学告诉记者。

促进成果转化,校城全域融合。20174,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山东理工大学教授毕玉遂研发团队的成果无氯氟聚氨酯新型化学发泡剂”,被临淄区补天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5亿元人民币买断20年独占许可使用权。这一成果,解决了聚氨酯产业破坏臭氧层全球性难题,为产业发展找到新出路,项目展现出科技的巨大价值。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我市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预算资金,支持校城融合发展。两年来,共组织实施校城融合发展平台建设类项目11,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类项目79,社会发展研究类项目16,拉动科技创新投入6亿多元。

据悉,校城融合发展在我市11个区县与山东理工大学的校地合作中也迸发出诸多亮点。张店区设立3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校城融合发展;淄川区与山东理工大学共建山东理工大学淄川研究院、中国锻压装备制造交易基地;博山区、桓台县、沂源县就在当地成立山东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达成意向;周村区、临淄区、高青县也从人才共享、项目对接、成果转化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在我市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通过校城融合,创新驱动谋求新出路、开辟新空间的效果已然初显。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家底”丰厚 全面对接新旧动能转换》

信息来源:中国山东网 作者:刘自锐 发布时间:2018-05-08



在国家“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政策引导下,学院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新旧动能转换培养高技能人才所做的工作。”57日下午,全国网络媒体山东高校采风记者团走进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许可的一番话,让40多名媒体记者感受到了这所高校的与众不同。在接下来的采访中,该校在对接新旧动能转换工程方面所做出的转型升级动作,更是让记者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家底”丰厚 主动对接新旧动能转换

媒体行采访期间,恰逢该校航空学院、中德智能制造国际学院、文创艺术设计学院三个新办学院揭牌,新办学院揭牌可直接与新旧动能转换对接。同时,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作为一所有60余年办学历史的老牌理工类院校,21个专业与之对应。也就是说,在助力新旧动能转换方面,该院有家底,有良好的人才培养体系作为支撑,现阶段要做的是为培养更多与之相适应的专才作为突破口。

该院为了能够适应新旧动能转换、区域经济发展等不匹配的专业进行调整或撤销。“我们也要善于革新,我们的新专业要适应科技发展和地方需要。科研处发展规划科科长郭跃华说,例如大数据技术应用专业、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是计划新增的专业,这两个专业的增加与已有专业形成了更为全面的信息技术专业群,所培养出的人才更能多方位的适应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

据了解,在《济宁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草案)》中,济宁市以发展新兴产业来培育壮大新动能,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医养健康为重点,推动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扩容倍增、重点突破,培育形成新动能主体力量。

正因该院有“家底,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提出下一步将围绕济宁市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建立与济宁资源、产业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机制。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环保节能产业、医养健康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学校现有专业基础,继续与相关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科研院所共建学院(专业)、研究院或科研平台。许可介绍说。




培养文创产业人才 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该院坐落于文化底蕴深厚的孔孟之乡,儒家传统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且毗邻的京杭大运河所承载的运河文化也是丰富的文化遗产,区域文化特色明显。文化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力,我院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将成立文创艺术学院,以此为载体释放出创新活动,通过对特色文化的创新创造出财富,激活新动能。

学院大运河文化产业公司总经理王超武介绍,文创学院将于近期挂牌,共设置了7个专业,今年实现招生。该学院将整合化工新材料学院的宝玉石鉴定设计与制作作业、建筑工程学院的视觉传播与设计专业和环境艺术专业、航空航海学院的会展策划专业,同时新增服装设计、影视演艺、文化创意三个专业。

优秀传统文化现在所发挥的传承、传播、育人功能好比是旧动能,通过对文化的创新转化成新的动能,符合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以及新旧动能转化的内涵。”王超武说,济宁当地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可利用,从这些文化中体现出IP(知识产权),形成具有经济效益的文化元素进而形成文化产品,经过推广与销售,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非常典型的新旧动能转换模式。

近年来,该院在优秀文化传承、文化体验、双创、创客空间、文化创意、文旅融合、产业扶贫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与工作。在2017年,该院成为第一批山东省文化创意集市创建单位,是全省获批的唯一一所高职院校,也是济宁市获批的唯一单位。同时,学院文创艺术学院实训实习基地是山东省文化产业实训实习产业基地。未来,该学院还将进一步营造更加开放、多元的产业生态和文创要素平台,加快布建设文化创意、文化传承、文化消费、休闲娱乐体验的聚集地,推动济宁市乃至全省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动能转换走向国际化 成立中德智能制造国际学院

除此之外,新成立的中德智能制造国际学院,则彰显出浓浓的“国际范儿。据了解,中德智能制造国际学院是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与德国梅泽堡应用技术大学签订协议,共同筹建的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

由于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在引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和汽车专业中德合作办学方面,已经有了相当的成功的经验,因此该院决定,继续拓展中德合作办学专业和服务产业领域。学院将开设智能制造类、汽车类、新能源类和电子信息类专业,让本地区学生在自己家门口接受世界上最优秀、最规范的职业技能培训,并有机会赴德国深造。

据悉,该学院将引入两地政府、德国工业4.0高级研究院、北京产教融合科学研究院、中德诺浩教育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有关教育研究和投资机构及中德企业充分参与,从而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更好地服务区域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新旧动能转换对于我们高校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是培养的人才能够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的需要,增加就业机会;挑战是新旧动能转换这一浪潮中,对高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郭跃华说,面对机遇,主要出击,搭乘新旧动能转换的顺风车;面对挑战,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新旧动能提供更多的人才、技能支持。

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战略。下一步,该院将坚持立足济宁、融入济宁、服务济宁,充分发挥学院的专业优势、人才优势和地缘优势,聚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和智力优势,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关键词:201803 2018 18 信息 参考 
?